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版本 >> 王国维与人生三重境界
在中国近现代相交的清末民国时期,出现了一位享有国际盛誉的著名学者王国维,他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就卓越,贡献突出,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考古等方面均有深耕和创新,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
王国维最为人知的作品,是《人间词话》,此文首提境界之说,把优美的中国古典诗词引入到一个全新的美学视野,提出了有别于孔子在《论语》及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写的《人生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词出自北宋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昨夜西风把绿树都吹残了,隐喻一个毫无背景及依靠之人,在人生的第一阶段其处境之艰难,景色越是萧瑟,人就越是孤独无依,才会登上高楼,黯然惆怅。这个时期的人生,周遭布满荆棘,对前途和未来充满着迷茫,孤独而不知前路在何方。但同时,他还能“独上高楼”看远处,分析眼下的形势,说明他没有放弃,他还想努力奋斗,这是他将来可能会取得成功的前提,由此也引出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词出自柳永的《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虽然很多人不喜欢柳永,觉得柳词轻佻,但柳永这句词,却是写的极好的。当一个人遇到困难时,不抱怨,而是知难而进,办法总比困难多,那么他就进入到了第二重境界,当然这第二重境界才是最难的。目标容易有,但追求目标的过程,很多人却坚持不下来。有的人半途而废,有的人在终点前停了下来,都是因为他们在短时间内没有看到自己期待的结果,于是就放弃了。
可人生正确的打开方式,就是对认准的对的事情,要追根究底,孜孜不倦,纵使累到形神消瘦,衣带渐宽,也绝不后悔。只有这样的人,他的人生才能升华到第三重境界。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词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在这里用词很妙,当众人都在热闹场里时,他却独自清高,躲在那灯火冷清处。这第三重境界可以理解为两个意思:
其一,当所有人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