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知青故事康师傅的ldquo芳华

发布时间:2020/2/2 17:46:50   点击数:

  

   残阳絮语

  

  康师傅,本名张松康,是许多粤海知青都熟悉的“公众人物”,只要提起他的大名,大家都会想起那个个子不高、永远面带微笑、衣着整洁、戴着眼镜、行为儒雅、聪明绝顶的大叔来。

  

  

  狗年年二十九晚,他还参加社区联欢演出来着,第二天大年三十清早,他就带着夫人消失在广州城北的晨雾里,驱车公里,到了广西阳朔,在漓江边“吹嘀嗒”(方言:吹喇叭)去了!张松康说,逢年过节就外出旅游,习惯了!

  

  

  大年初一,康师付给我发来两段贺年视频:让人意外,因为他别出一格;让人舒心,因为他送来了欢乐。

  他写道:初一大早,我登上阳朔最高峰,遥望对岸兴坪古镇、轻雾中的漓江和书童山,对着远方的朋友们说:拜年啦!

  

     

    

    

  在广大知青朋友,或是街坊邻居眼里,张松康就是一个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劲、走路带小跑、热心公益、无私参与、深受同龄人欢迎、也受孩子们喜爱的“康师傅”。

  

  年元旦刚过,《广州日报》就以一个版面的篇幅,推介了广受市民欢迎的“社区人物”张松康。推介词是这样写的:

  张松康,出生于光塔路玛瑙巷,广州老知青。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从事音乐教学30多年,并任多年的省音协音乐考级老师。他经常运用钢琴、手风琴、扬琴、小号、圆号、长号、大号、二胡等10多种乐器上台演出和伴奏。他经常举办器乐培训班、音乐讲座,为大众普及音乐知识。此外,他还擅长组织、指挥各种类型的大合唱。他组织或指导的团队、学生曾荣获国内外音乐比赛多项奖。退休后,他也常对群众进行音乐义务辅导,受到广泛好评和欢迎。

  

      

  下面,让我们读读这篇人物特写吧!

  张松康,是粤海知青的代表,一个认真书写夕阳人生、活得有滋有味的知青大叔!

  

《广州日报》

  

  提起张松康,街坊们并不陌生,在辖区内的许多文艺表演场合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如去年的庆中秋文艺汇演活动、在伦文叙广场开展的“学法守法反对邪教”诸如此类的宣传活动、还有在街道文化站举行的各种各样的文艺汇演慰问活动,他都踊跃参与。他表示,身为光塔人,非常支持街道的工作,只要街道需要他,他都会风雨无阻地赶过来参加街道的活动。同时他非常感谢光塔街道和文化站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广阔的文化舞台,营造了欢乐、缤纷的社区文化氛围,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主活。

  

  张松康在指挥乐队在街头演出

   

艰苦知青岁月音乐相伴

  

  年11月17日,15岁多的他上山下乡来到原广东农垦海南垦区东平农场。在海南一待就是10年,并先后在农场文艺宣传队、海南农垦文工团从事音乐创作、演奏工作。他回忆道:“我在海南当知青时,割胶、犁田、插秧、开荒、砍树……什么农活都干过!”在艰苦的知青岁月里,休息时间别人打牌,他就跟随文艺宣传队的成员学习管乐。白天在生产队劳动,到了晚上就排练文艺节目。他的音乐技艺愈发地娴熟,逐渐从连队文艺宣传队进人团队文艺宣传队,后到第八年头,他从众多知青中脱颖而出,被选人了专业的(兵团)文艺宣传队,脱产专职搞文艺演出2年,直到结束知青生涯年返回广州。

  有一次兵宣队的几位成员在他家小聚,大家拿出自己的绝活烹茶论琴。他的朋友说:“松康原是我们的手风琴手,又弹得一手钢琴、电子琴,后来还吹笛子和葫芦丝,现在竟然吹上了拉管!好像没什么乐器在在他手里玩不转的。他的一专多能是历史使然。当时兵宣经常分队下基层巡演。为了应付繁重的任务且不说装台、搬运这些力气活了,有时还要上台当当‘匪兵甲’、‘特务乙’的角色哩!”

  据了解,在当知青那段日子里,张松康就学会了多种乐器。回到广州后,他通过去少年宫教课继续进修学习多种器乐。如今,在他的乐器室,可以看到手风琴、钢琴、小号、圆号、长号、扬琴等10多种乐器。他懂得乐器之多让人为之惊叹,当问到他是如何学会那么多乐器时,他微微一笑,说:“音乐是相通的,乐器种类繁多,但原理是一样的,所以容易学。”

  

  张松康(后左二)在农场宣传队里

   

茶叶界名人热衷音乐教学

  

  其实,张松康说得很轻松,但他做起来一定很不简单,要知道他回广州后就在广东省茶叶进出口公司上班,下班了晚上他还要去少年宫教学乐器。周末也要教学。一个星期最多还上过24节课。经常是上午教珠心算,下午要教钢琴,晚上要教管乐。他究竟是从哪里得到那么多时间去学会这么多乐器呢?

  他说:“我很少去交际,我的时间都是用在音乐上。30多年来为了给小朋友们上课,没有休过周末。只请过两三次假,是因为要去俄罗斯等地方演出才请假的。我女儿结婚都没有请假。”到今天也是如此,他依然沉迷于不断追求音乐艺术的道路上。一坐下来10多个小时练琴,专心致志地完全不觉得时间过得飞快,因为热爱,从来不觉得苦闷。

  他还是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理事、广东省珠心算协会常务理事。曾任年广东省珠心算大赛副裁判长,负责出题、审稿之类的工作。平时带孙女,他也喜欢跟孙女玩珠心算的游戏。原来他在茶叶公司时曾经担任过会计,后升为经理。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拥有丰富的茶叶知识的他,还在报纸媒体上开辟了专栏,专门向大众普及茶叶知识。退休后的他也没有丢掉老本行,依然在白云街给市民上课传授茶叶知识。

  

  张松康在上“茶的冲泡、品尝”辅导课

   

  张松康在年广东省

 珠心算大赛上宣读比赛规则

   

退休生活丰富情牵社会公益

  

  如今退休多年的张松康依然热心公益,在光塔街、沙园街、北京街、金花街、白云街等街道文化站都有他的的身影,对群众进行音乐辅导。他还担任广州多支老年文艺演出队的指导、指挥与伴奏,有时也会受邀到香港澳门对文艺演出队作指导。

  平时,他的演出一个接一个多得不计其数,除了频繁在社区为居民奉献上精彩的演出,他还到东涌、花都等地方开展慰问演出,让广大市民领略音乐的高雅魅力,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和喜爱。

  他组织、指导的乐团和学生经常参加赛事,曾获得年香港国际青少年键盘器乐大奖赛“优秀导师奖”、年亚洲国际艺术交流大赛“优秀导师奖”等众多荣誉证书。年的广州市“美在金秋”老年人风采大赛,他同时作为沙园街、光塔街的指挥和配器参与了赛事,最终沙园街夺得银奖,光塔街获得优秀奖。据了解,他指导和伴奏的北京街知青合唱团,曾获年广州市“美在金秋”老年人风采大赛金奖。

  知青文艺演出团队的演出他也很热衷参加。回忆起知青岁月,张松康感慨道:“凡有过知青经历的人,都知道那一段人生的无味、艰辛,失落与沮丧,但真正留在记忆中的却是劫难过后的成熟。”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于年和夫人去琼海市民族中学,把自己和朋友募集而来的一批乐器,送给了学生。他们在当地花了半个月悉心传授技艺,一直教到学生能上台演出。当地的音乐爱好者也闻名而来向他请教。他说,年是知青下乡50周年,打算今年再回去看看孩子们乐器学习情况,顺便再给他们多带一些乐器。

  他表示能够把所学之长传授他人,奉献社会,发挥余热,他觉得非常有意义,也感到非常开心。除了音乐、茶叶,他还喜欢下围棋、摄影。年他曾荣获“围棋业余3段”的证书。其摄影作品也获奖在越秀区图书馆展出。退休后,闲暇之余,他和夫人经常出国旅游,在旖旎风光中陶冶情操,享受人生。有时候也带孙女一起同游,共享天伦之乐。

  

  张松康在指挥社区乐队演出

  

──────────

记者黄婉容通讯员黄晓盯摄影报道

原载年1月8日《广州日报》

            

残阳

老知青的榜样!









































北京中科白瘕风级别
昆明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jg/1895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