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青教育人风采赵丽红潜心育人,做新时代学生

发布时间:2021/3/25 7:40:49   点击数:

教师是教育理念的实践者和教书育人的示范者,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的高素质人才,教师的良好素质和勤奋工作是第一位的,教师以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以自身道德的、人格的、形象的力量,通过示范的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只有严谨求实的学术,才能塑造良好的学风。只有营造优良的学习环境,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才能激励学生进步的信心和干劲。

本人年博士毕业留校任教至今,一直秉承我校“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遵从学校“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热衷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以高昂的热情和全身心的投入专注培养所指导的每一位本科生和研究生,践行为育人而教书,在教书中育人,初步取得一些成效。育人培养学生体现在以下几点。

在本科生培养方面,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同时依托学校的URP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到实习实践中来,开展实质性的科研试验,对其进行由点到面的科研训练指导,助力学生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在—期间累计指导14名(4名少数民族)本科生申请并参与科研创新项目,其中2项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3项北京市级项目,其他为校级项目。这些学生在项目结题后均获得继续深造的机会,其中2人(杨伯宁、廖杨辉)出国继续学位深造。积极接纳和指导校内外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累计指导人数15人,其中有2名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届赵艺竹,届唐彧)。申请发明专利2项。

届本科毕业生格桑白拇(藏族),是我校优秀的少数名族本科毕业生典范,她于年暑期开始在本课题组开展本科毕业论文的试验研究,从事的科研项目为“降解展青霉素酵母菌的筛选、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尽管她语言交流不方便,但是她却表现出极高的科研热情和踏实勤奋的科研作风,每天全身心投入到科研试验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潜心向老师和博士生请教,一一击破和解决试验中遇到的每一个困难。经过几个月系统的科研训练,该生试验进展顺利,获得一系列可靠的试验数据。由于其科研内容有创新,试验结果有实践指导意义,该生以前3发明人身份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申请号CN10744674.5)。该同学并没有受语言方面的影响,认真撰写本科毕业论文,其毕业论文“降解展青霉素酵母菌的筛选、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获得届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百篇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奖。本人作为其指导教师也获得年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百篇优秀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指导教师奖。

届本科毕业生唐彧(蒙族),是另外1名我校优秀的少数名族本科毕业生代表,他于年底开始在本人所在课题组开展URP项目及本科毕业论文的试验研究,从事的科研项目为“一株同时降解玉米赤霉烯酮和黄曲霉毒素B1的谷氨酸棒状杆菌及降解特性研究”。该生基础扎实、思路开阔,对科研表现出一种特别的执着和热情。他以严谨的科研态度和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约束自己,经过长时间系统的科研训练,已完全具备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出色的成绩完成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在读期间其研究成果发表1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唐彧,张琼琼,郭永鹏,郑雅文,赵丽红.一株同时降解玉米赤霉烯酮和黄曲霉毒素B1的谷氨酸棒状杆菌及其降解特性研究,饲料工业,,40(20):34-39.),申请专利1项(申请号CN10013737.2)。基于自身优秀的科研表现和学习成绩,该生获得本校研究生保研资格。其毕业论文“一株同时降解玉米赤霉烯酮和黄曲霉毒素B1的谷氨酸棒状杆菌及降解特性研究”获得届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百篇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奖,同时获得年北京市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优秀论文奖。本人作为其指导教师也获得年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百篇优秀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指导教师奖。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试验,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度,积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创新思维和独立探索精神。本人从年具有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每年1个硕士研究生名额,至今已经培养5名硕士研究生,毕业3名,1名硕博连读,1名在研。指导的所有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均在毕业前接收1篇SCI学术论文(①张丽元,年毕业,在Toxins上发表学术论文;②马景林,年毕业,在ProbioticsandAntimicrobialProteins上发表学术论文;③张静,年毕业,在FoodandChemicalToxicology上发表学术论文)。年本人具有博士研究生招生资格,级硕士研究生郭永鹏,硕转博,为本人培养的第1位博士研究生,在硕博连读近5年时间里,学生和老师相互理解和激励,相学相长,在饲料霉菌毒素降解酶基因的挖掘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该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6篇,其中1篇在TOP10%期刊FoodChemistry上发表,影响因子6.。基于以上科研成绩郭永鹏博士获得我校年国家奖学金,在课题组近5年的科研训练和实践创新过程中,形成并具备了完善的、独立的科研创新能力以及科研项目和论文的撰写能力。

我认为,创造力是人的一种潜能,学生的创造力不是“教”出来的。只有给他们一片自由的空间,他们的内心才会得到发展,创新意识才会被唤醒。每一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都是经过自己的辛勤付出奋斗出来的。对于学生来说,如果老师在其学习奋斗的过程中言传身教,给他们提供一个优越的环境,在最关键的时候要给他们一把助力、甚至一句鼓励的话,都会潜移默化深刻影响到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会激发他们积极向上奋进的热情。为培养好科研素养高、专业基本功扎实、创新思维能力强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我们一定要深度领悟“三全育人”的精髓,立德树人,潜心教书,争做新时代学生的领路人和“三全育人”的最美奋斗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jg/2110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