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简介 >> 古典智库梁启超论人生苦乐与责任
一、梁启超先生怎么诠释“人生之苦”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
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
老、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
二、梁启超先生怎么诠释“责任”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
欠了人的钱没有还;
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
得罪了人没有赔礼;
............
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人家。这种状态不仅仅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
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後头:
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
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
三、梁启超先生怎么诠释“快乐”
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
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
孔子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孟子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这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
曾子说:“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四、梁启超先生谈责任和快乐之间的关系
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
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关于本文作者介绍
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著有《中外纪闻》。
备注:此文转载自《梁启超全集》中的《最苦和最乐》章节内容基础上编辑整理而成,图片来源于百度图库,转载请注明出处。
赞赏
长按最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白癜风哪家医院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jj/13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