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翰墨书香读冯友兰论人生有感

发布时间:2017/9/24 21:48:35   点击数:
  书中冯先生对于“人生的意义”、“人生的追求”等诸多困扰人们的问题都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解答。但他关于人生四种境界的论述实为全书的精华,根据人自身对于宇宙、人生的觉解程度不同,可分为四种境界:   (一)自然境界:其特征是在此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顺着自己的能力、习惯或社会风俗去做,既无明了的目的,也不明白行为的各种意义,处于“混沌”状态。如小孩吃奶和原始人类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都是属于自然境界。   (二)功利境界:其特征是在此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以追求个人的利益为目的,以自我为中心,处于这种境界中的人对自身的行为已有明确的了解,但这种了解仅限于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追求自己的利益。   (三)道德境界:其特征是在此境界中的人,是为社会的利益做事,追求的是“义”,处于这种境界的人,能够自觉做到“尽伦尽职”,以“贡献”为人生追求。   (四)天地境界:其特征是在此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事天”的。这“天”是指哲学上的“宇宙”,即包容万事万物的“大全”,处于此境界的人,以宇宙为中心,自觉为宇宙的利益做事,如此,他就与宇宙同一,具有超道德价值。   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是一般人所能有的境界,自然境界表明人是自然的人,功利境界表明人是现实的人;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则是需经过人的努力才能产生的觉解,道德境界表明人是道德的人,天地境界表明人是宇宙的人。冯先生还指出外研人新的价值观:利人、创新和协作。价值观与人生观相辅相成,若要真正将这些价值观落到实处,其实已经对我们的人生境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利人,意味着我们要以公共利益为上,严于律己、勤俭节约,吃得了亏、吃得下苦。不必赘述,这其实已经是典型的道德境界了。其次,创新,就是对原有模式和方法的突破与改进。真正的突破性创新得以实现的前提是全身心地投入,即稻盛和夫所谓的“全神贯注”。自然境界的人往往得过且过,对工作不够用心;功利境界的人,以自己的所得来估量付出的程度,也不可能全神贯注;只有道德境界甚至天地境界的人,能够自觉的“尽伦尽职”,从而在苦思冥想和百般尝试之后终获突破。   第三,协作,主要是指打破部门界限,实现跨部门的协调与配合,从而达到全社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自然境界的人往往认为事不关己,对外界缺乏必要的沟通和配合;功利境界的人一切从自身或本部门的利益出发,一旦改革损害到了自身利益,立即跳出来反对。道德境界的人追求的是对组织的贡献,会自觉配合能够实现组织利益最大化的协作。总之,我们应该自觉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从而对单位、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获得更充实、更精彩的人生。(图/文编辑 宋倩倩)

赞赏

长按







































白癫风医院
儿童白癜风的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jj/1367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