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人生论坛人生三境界

发布时间:2017/11/19 10:12:41   点击数: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有时候黑白颠倒,是非混淆,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人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到了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休止和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遗恨终生。但是有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练,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

书外人语

做人应该务实一点!当建立了确定的理想,决心要达到这个目标时,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那就是这个目标切实可行吗?不切实际地掂量自己的能力,总对自己要求过高,总想做到最好,有时是不现实的。例如,你想成为一位伟人的种种能力和实力,到头来,你的这个目标与现实条件差距太大,只能沦为空想。所以,确立目标时,认识到现实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农村与城市对接

农村与城市对接,从此你我不再隔绝;农村与城市对接,从此你我一同飞跃。小路与大道连成网络,果树与街树各显优越。啊!都市民谣与乡村山歌对唱,唱成一曲现代的交响音乐。

农村与城市对接,从此你我共度日月;农村与城市对接,从此你我共享和谐。乡里与城里没有区别,农民与市民一亲亲切。啊!都市商场与农贸市场连网,连成一幅繁华的彩色画页。

好心态的培养和坚持

当我们已经长大的时候,还在以浪漫的想像,分享心中的纯真和寂寞时,心态的年轻已昭然若揭。

心态的乐观与否,许多是天生的,但更多的是后天培养所致,与其心胸是否宽阔有关。以前我常被一些人的假象迷惑,见到一些爱开玩笑的人,总觉得他们对生活无比乐观,却不经意地见到他们常为一些微不足道之事,斤斤计较,对别人无意之错睚眦必报。更要命的是,他们只准自己开别人玩笑,甚至是明显过火的玩笑,却不容许别人开自己稍加色彩的玩笑,一说就犟,一犟就吵,到处树敌还不自知,人见人烦还以为自己很有人缘及幽默感。他们把内心的悲观掩盖在外表的乐观之下,与人初交常一见如故,深交就原形毕露。

乐观的人生总很淡定,无论何时何地,遭逢是喜是悲之事,都能从容不迫,既不因物喜而喜形于色,亦不以已悲而悲痛欲绝,只很执着地沿着心中的目标而从容前进。培养一种好心态很不容易,非一朝一夕所致,身居高位并不等于自身修养就很到位,只要私欲膨胀就很可能导致心态的不平衡,做出连普通平民百姓都不如的怨天尤人之事。反之,一介布衣百姓也很可能心态很好,一箪食一壶浆就很满足,再受点国家政策之类的雨露滋润就更是欢天喜地了。

把心态坚持到底,说说容易,其实很是不易,一般人想学都学不来。特别是碰到一些大的变故时,当事人常不由自主地乱了方寸,又焉能保持处变不惊的心态?但你抗打击的定力不断地增强了,又能想方设法肝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定会在苦中作乐中恢复元气,并进而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

弹性的尺度

弹簧因其能收能放,收缩后再反弹的特殊功能被大量应用于实际生活。弹簧何人发明已无据可查,但我想发明弹簧的人绝对是个绝顶聪明之人,他(她)怎么就想到了利用这个弹性原理呢?

由弹簧引伸出来的弹性功能则更是无处不在,大至法律条文明文规定的弹性处理,小至潜规则状态下的弹性模糊,弹性的问题和弹性的事实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在有经验的人们那里,这种功能早已经够收放自如。

我们常告诫自己和别人要与世无争,与人产生纷争时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事实也确实如此,现实中的许多矛盾,只要弹性一下就能消弥于无形,冤家仇人也有可能握手言和。这种弹性的奇效,经常把一板一眼地喜欢按规矩办事的老外们惊得目瞪口呆,没在咱们这里混上几年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得太明白。

人人都知道关系的重要,不管什么事情,只要经过关系弹性之后,解决起来易如反掌。一些让人畏之如虎的硬性规定,普通人常不敢越雷池一步,却因此撑死了胆大兼通关节之人,他们只要稍在某个环节弹性一下,就让貌似不可愈越的鸿沟变成了坦途。但大多数的人虽知道弹性的重要,却并不会实际应用,就象大家都知道钱是个好东西,却不知如何去挣大钱一样,这里面的学问奥妙无穷,不是别人一教就懂的,不但普通人隔行如隔山,就是同处一室相互知根知底的人们,把握起这弹性的尺度来也是各不相同,只有少数人才能娴熟地运用弹性的问题。

但在过多的地方使用弹性原理,特别是在不该应用弹性的地方强行弹性,定会弹伤许多无辜之人,而且会使一些受弹性所伤的人,也不经意地玩弄起这个武器,却不知最后弹到的又会是谁?!

张海江,男,汉族,年3月出生,河北武安市人,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现为磁山文化研究会会长,环球出版社编审,《磁山文化》主编·责任编缉,中国国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生态环境保护联合中心组织委员会委员,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等职。

您的鼓励很重要。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治愈白癜风要多少钱
白颠风早期症状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jj/1430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