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以为这是本心灵鸡汤,而我讨厌那些絮絮叨叨的文章,如果不是吉老师的推荐,我应该不会读这本书。阅读之后才发现朱光潜先生评价一些人读书有问题的话“太贪容易,太肤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说的就是我。
这本书我读了两遍,第一遍大致浏览,第二遍把自己看得懂的喜欢的文章细细读了,并做了批注和笔记。把我的收获简单整理一下。
内容丰富,领域宽大
书中涉及有王权,国家,宗教,法官,贵族,叛乱等内容;也有涉及父母子女,朋友,旅行,消费,养生的内容。甚至还有一篇文章论放贷。他的讨论有些上升到了我理解不了的高度,有些也会像我的老师谆谆教导,我的朋友亲切交流,很接地气。
他不仅论人生的各个方面,也论各种人生。
金句频出,比喻精彩
宽恕别人的过失,便是自己的荣耀。————《论复仇》
如果一个人同时兼具有人的脆弱和神的坚不可摧,那才是真正的伟大。————《论逆境》
......
金句太多,无法罗列。
在《论效率》一文中,他这样比喻高效完成工作时应该把构思写下来:“即使最后这些构思被拒绝或被驳回,也比漫无目的的闲谈更具指导意义,毕竟燃烧过后的灰烬要比单纯的尘土更能滋养土地。”
在《论谈话》一文中他说:“在谈话和聊天时,人应该像在一片广阔的田野中奔驰,而不是像走过直达某个人家门的道路,去针对某人。”这一点真是把身为老师的人谈话中好为人师的毛病说得形象贴切。
精彩比喻,比比皆是。
看文章,练阅读
《论善良与伪善》一文大概字,作者没有分段,一口气写下来。我初读时脑子里完全是混沌一片,不知所云。本想放弃,“本来一本书有几篇不喜欢读不懂的文章是正常的”。转念一想,我来给文章分分段,捋捋作者的思路,这也是一种收获。吉老师说过老师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上不去是没法指导学生的。再读,细读,找中心意思,找关键句,找出起承转合的句子,终于把文章读通读懂。
想起一句话:“内容人人可见,形式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个谜。”很高兴通过这样的阅读,我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jj/22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