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人生目标和理想

发布时间:2021/8/7 10:41:36   点击数: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地址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职业作为人类的主体性实践活动,是我们体验生活意义的重要途径,也占据了生命黄金期中最重要的时光,我们为之付出了大量的体力、智力和情感,寄予了自己的向往、期望和追求,因此理想不可避免地踏着职业的阶梯来体现。职业目标和理想的实现程度,直接影响了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和认可程度,也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和心态。

人生目标和理想的特点

个体性

理想之花灿烂,理想之果甘美,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这些目标和理想也会因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不同而有所差异。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论文里写道:“我选择职业所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周恩来总理则选择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人生的目标和理想具有个体性,这种个体性决定了你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思维,拥有怎样的梦想。

那么人的目标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什么目标的差别会那么大?心理学家尝试对其进行了分析: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区域,左脑掌管计算、语言和感情等,其内在表现为利害得失的计算和追求感情的愉悦;而右脑掌管图形、空间、直觉等,它的内在作用表现为控制本能反应,如眨眼等与生俱来的习惯。左脑的功能是后天学习得来的,如语言、数学逻辑等。而右脑的经验是人类祖祖代代通过遗传因子传下来的。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压力空前巨大,越来越多的人用左脑决定自己的生活,即重视自身利益和追求感情愉悦,却不知道自己的心灵(右脑)真正想要什么。

长远性

目标和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是前进的方向。一般来说,目标和理想越是高远,它的实现过程就越复杂,需要的时间就越长。事实上。目标和理想的实现常常比事先所预料的时间要长,特别是比较高远的目标,当人们热切期待着它的到来时,它却总是姗姗来迟。目标实现的长期性是对人们的毅力和信心的考验,对此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纵观人类发展史,任何一个目标和理想的实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波折,充满着艰险和坎坷。

在追求理想的旅途中,没有永远的顺境,也没有永远的逆境。当我们身处顺境时切莫得意忘形。因为顺境可能只是一时的,必须做好遇到逆境的准备;当我们身处逆境时,也勿悲观失望。只要勇于战胜境,顺境就会来到面前。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关键是我们怎样去认识和看待它们,只要善于利用顺境,勇于正视逆境和战胜逆境,远大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大作曲家贝多芬,由于贫穷没能上大学,17岁患了伤寒和天花病,26岁不幸失去了听觉,在爱情上也屡受挫折。在这种情况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与命运的顽强搏斗中,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逆境不但没有吓倒他,反而成了他获得强大生命力的磁场。

发展性

人生目标和理想与个体的需求是紧密联系的。个体的需求是处于变化中的。因此目标和理想也具有发展性的特点。大家现在思考一个问题:人活着有哪些方面需求呢?很多学者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研究,其中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结论有借鉴意义。他认为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生理需求指的是满足人生存所需的基本活动,比如吃饭、喝水、呼吸、睡眠等,其中任何一种需求得不到满足,人将不能生存。安全需求是人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等方面的需求。社会需求又叫社交需求,指的是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职业成功的个体更容易获得称赞和仰慕,随之带来的是成就感、晋升机会、荣誉奖励等,这些都能很好地满足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需要。

目标和理想无疑是自我需求的反映,我们的很多需求都要通过职业理想来满足。当我们走出校园开始自食其力的时候,职业理想可以满足基本的生理和安全的需求。再过一段时间,当我们在行业和职业中稳定下来之后,职业理想可以带来更高质量的社交和尊重需求的满足,还会产生人生价值实现的满足。由此可见,职业理想是实现高层次需求的途径之一。

目标和理想也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是外部环境在个体领域的映射。“时势造英雄”指的就是个人的理想要和社会的发展趋势相配。

人生目标和理想的作用

导向作用

目标和理想是人生大海上的灯塔,没有理想的人生,仿佛是没有方向的小船,只能随波逐流。人生是一个在实践中奋斗的过程,要使生命富有意义,就必须在有意义的奋斗目标的指引下前进。目标和理想对人生的历程起着导航的作用。古往今来,无数事实证明,科学的人生理想,能让我们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遭遇困难挫折时越挫越勇。强者与弱者、奋起和沉沦,其实就是有无理想和信念的差别,一切强者都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起的人,而一切弱者都是因为失去了生活的目标而沉沦的人。

调节作用

人生目标和理想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参照系的作用,它指导并调整着我们的活动。当一个人在生活中偏离了目标时,理想就会发挥纠偏作用。理想一般是远大的,实现理想不能一蹴而就,最好的方式就是分解实现理想的步骤,一步一步地使自己前进,然后思考怎样达到自己设立的目标,立足当下,放眼明天;坚信明天是美好的奋斗只在今天;当下付出,在未来收获。个体的职业发展需要根据实际环境分阶段制订目标,沿正确的道路前行,而具体的目标成了检验行动效果的标准和参照物。

激励作用

我们每个青少年都有自己的理想:升学,成才,实现人生理想为国家效力。但是,到达理想的彼岸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我们去奋斗,去实践。管理学中有个非常著名的激励理论-期望理论。这个理论可以用公式表示为:激动力量=期望值x效价。在这个公式中,激动力量指调动个人的积极性,激发人内部潜力的强度;期望值是根据个人的经验判断达到目标的把握程度;效价则是所能达到的目标对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这个理论的公式说明,人的积极性被调动的大小取决于期望值与效价的乘积。可见,发掘内心所需,找到吸引自已的目标,同时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外部的环境,设定高度匹配的目标,那么目标就能激发起的动力,个体的积极性也就越大。这个理论启示我们:人生目标和理想是我们行动“发动机”,是我们前进的巨大动力。理想所提供的动力的大小与理想的层次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理想的层次越高,其所提供的动力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本文节选自《生涯规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xw/2310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