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茶文化的盛行,与宫廷紫砂兴起

发布时间:2023/3/26 13:38:45   点击数:
中科白癜风恢复美丽黄皮肤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1/

“宫廷紫砂”特指地方官吏选择民间优秀工匠制作的精品,进献或上供朝廷,供皇室使用或完全按照皇家的意旨制作、专供宫廷使用的紫砂器。宫廷紫砂历史虽然相对短暂,流传于世的紫砂器也非常稀少。

但因其有着严密的工艺制度和极致的艺术标准,加之砂质上乘、工艺精良,文化内涵丰富,又富贵华丽兼具宫廷气息,还创新地结合了泥绘、描金、髯漆、珐琅彩绘、镌刻等装饰工艺,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的瑰宝,甚至在很多西方国家的博物馆里,都能寻觅到紫砂壶的倩丽身影。

一、茗饮茶文化兴起

宫廷紫砂的发展与明清时期茶文化的盛行,并流入宫闱有着直接的关系。根据《明会典》记载,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年),人们逐渐认识到团饼茶的耗时费工,茶香损益等缺点,朱元璋体恤民情,下令“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从此即以“撮泡”蒸青的散茶为流行,泡茶法成熟并成为主流,而“开千古茗饮之风”。

饮茶方式的变化,使茶叶的加工方式、品饮方式,和适用的茶具都相应发生了变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的宜兴紫砂茶器成为茶事活动的主角,并流行到现在。茗饮方式的改变使明代茶人摆脱了以前饮茶的繁琐程序,而开始追求清饮之风,从此茶文化真正消融于百姓日常和社会生活当中。

陆羽的“清饮品茗法”提倡不加除盐外的其他佐料,从而体现茶固有的色、香、味,朱权的《茶谱》中详细记载了当时的饮茶风尚,对茶品的要求是“味清甘而香”,追求茶品之原味;使用的茶器则明确反对“雕镂藻饰”,讲究自然而朴素;对品饮环境是喜好泉石之上、松竹之间、月明风清之下,或明窗净犊之时,喜好清幽安静的茗饮环境。

追求“品天地之灵气,感自然之神妙”的出尘感受。至此众多文人雅士参与茶事活动之中,寄情山水,崇尚自然田园,品茶论道怡情。文人大规模参与茶事活动,使茶文化的意蕴和范畴带来新的飞跃,也引领了茗饮之风的盛行。文人们对于茶事活动讲求自然、简朴的情调,追求茶之原味,境之自然,心之随意。

并将单纯的品茗与歌舞、焚香、书画、弈棋、清休等结合了起来,茶文化开始步入雅致化。同时茶文化更是深入民间,消融于百姓日用和生产社交活动之中,有人统计在一百二十回本的《红楼梦》中,有处写到茶,《金瓶梅》中提到茶的地方多达处,明清时期与茶有关的诗词大约有一千多首。

如白居易的《萧员外寄新蜀茶》,描述了人们相互之间赠送茶礼的社交礼仪。茶馆数量已经全面超越了酒楼,茶事逐渐从生活方式转变为重要的社交休闲方式,使用精美而实用的紫砂器饮茶,更成为江南地区的时代风尚。文人们品茗喜好雅集于茶室之中,写作绘画、冥思怡情或论道评古,这一风尚也传入宫廷之中。

清朝时宫廷内苑兴建了“焙茶坞”等二十多处茶舍,帝皇于此品茗鉴画、诗书创作、评论古今、神游万宇,其品赏方式也倍显帝王的风采。茶事融入宫廷日常生活,清内务府设有了满足茶事需求的御茶坊。作为封建朝代的最高权力统治者,皇帝一直都是饮食文化的领先者和饮食器具的倡导者。

当茶文化在宫廷开始盛行时,细腻、温润、益于茶香的紫砂茶器,也随之进入皇家视野,并成为宫廷必需品。封建统治者的茶事活动除了享受茶品的美味之外,也注重茶器的质感,更追求茶事活动的风雅与自然,而皇室的特殊地位也要求一种相应的,超脱于民间的具有宫廷气质的紫砂茶具,宫廷紫砂应运而生。

二、茗饮与美器之和

我国的饮食文化追求美食与美器的和谐统一,在器物方面追求实用与审美的统一。孙中山先生曾说:“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各国所不及”。中华饮食文化具有六、七千年的文明史,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中蕴含着中国人,自古以来追求生命本质,崇尚和谐自然。

讲究生理与精神兼养的人生观和哲学观。对于茶文化的起源,目前学界基本认同药食起源说,认为饮茶属于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关于饮茶起源的说法,《茶经六之饮》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西汉的王褒在《僮约》也有“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等记录。由此可知茶早在秦汉甚至是神农氏时期,便是社会饮食的一环。

饮茶器具顺应饮茶的习俗而生,成为了饮食器中重要的门类。历朝历代的茶器,也伴随着茶事活动、茗饮方式的更迭而各显差异,至明朝泡茶法成为主流之后才基本定型,并推崇紫砂器具为其中之冠。中国人所追求的味是以“五味调和”为最佳境界,慢慢衍生出中华民族饮食美学追求的“和”的最高境界。

紫砂器和茶文化的完美交融,不仅体现在茶之原味的保存与提升,还在于其内在意蕴的协和。一是美食与美器之和,紫砂茶器可以充分发挥茶饮色、香、味、形、声、感之美,而其本身造型、材质、色彩、装饰等工艺美学上,都远远超过了茶碗等茶具。

二是美食、美器与美境之和,紫砂的自然朴素,茶叶的清新纯粹,与大自然的风情与美韵浑然天成,古亭品茗、山间烹茶、江畔品饮等都成了茶画中常见的景象;三是一种纯精神之和,茶之事蕴含着深奥的哲学和博大精神,承载了佛之禅学,道之自然,儒之道德,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之中。

茗饮风俗也逐渐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生活习俗,而转变为了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一种重要的文化茶文化。所谓的茶文化,是指茶事活动为主的茗茶,被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现象,并逐渐上升为一种修养和教化的手段。

唐末刘贞亮提出茶的“十德说”,他认为茶事可以陶冶品德、洗涤身心,从中体会“礼”和“仁”的道德情怀,这一茶道观念在唐代也逐渐被茶圣陆羽吸收,发展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精髓之一的“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俭以养德,砥砺精神,这是陆羽茶道观的精髓所在。明代茶人,设法从情、灵、素、韵、绮、倩等方面深化茶道文化内涵。

从而对个体修身养性、安身立命起到一些助益作用。《茶文化论》中认为茶文化通过其教化作用,能有效拉近精神与生活的距离,并提升现代的文明层次。中华茶文化千年的积淀与创造,使之已经融入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和精神活动之中,成为一个多民族、多层次的涵盖各社会结构的文化整合系统。

其中蕴涵着佛的佛理禅意、道的无为自然、儒的仁爱礼仪。佛家茗茶最初乃是养生、清思之用,但是茶的精神内涵与佛教禅的哲学精神相契而融合,形成了佛教推崇“茶禅一味”。饮茶从生活休闲习惯成为了行道的手段,用之明心见性,创造忘我空寂的饮茶和修养意境。道家是最早以饮茶作为休闲活动的群体。

茗饮活动带来的神清气爽的使用感受,与道家追求的内省自然相得益彰,从中体悟到那份与天地万宇合为一气的真切感受,饮茶上升为精神世界的探索行为。儒家的传统学说是中国茶文化的思想主体,饮茶的清、灵、素、韵,与中庸、兼爱等伦常道德相连,茶事活动或欢快或明净与入学的乐感、和谐文化相沟通。

茶文化对廉洁、励节的教化作用,与其主张的入世操守不谋而合,其中蕴含的秩序、道德、规范,甚至蕴涵兴邦治国之策。中华民族的饮茶传统,非是仅为追求生活或审美的享受,还以茶来修炼自己的道德境界,求得精神上的自洁、自省、自律。

三、和谐理念的贯彻,至善之道的追求

“和”是中华文化追求的终极境界之一,儒家强调中庸尚和;道家强调天人合一;而佛家则追求觉悟真理后的“无上大和谐”。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谈到“祛襟涤滞,致清导和”。这些都表明早在明清宫廷茶人之前,和谐的思想便已经引入了茗茶文化当中。在宫廷紫砂的制器中,便是以“和”为整体进行构建的。

例如:材料、造型与功能之和,装饰、造型与主题之和,功能、主题和环境之和,各种和合之美才构建出不一样的茶境。品茗间,欣赏者与自然之道也不自觉地沟通与和谐了起来。和谐而不分裂,完满而无缺憾,以“和”为整体设计理念是中国成器的重要特质,“和”之后才能达到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

在道家的思想中,至善的“圣人之治”是遵循自然的指引“无为而治”,归于成器之道则不谋而合,至善的“成器之道”是对于自然法则最优化的利用,在和合之上,让所有元素达到一种最和谐、最优化的状态。至善的器物思想不仅仅留于形之至美,更关乎于行之明德。《大学》开篇的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至善”的所要达到的状态和境界,有一种导向的作用,那便是“亲民”。道与器的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中晚明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社会逐渐摒弃了不利于工商业发展的重道轻器的造物观点,追求实学、强调人本、重视民生的文化思潮开始兴起。

明朝哲学家李蛰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xw/2592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