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新闻 >> 有掌声,有泪光,有力量这场海峡两岸残障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晓慧厦门报道
同胞携手,大爱无疆。
6月16日,由中国残联主办,福建省残联、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厦门市残联、台湾中华青年交流协会、台湾中华公共事务管理学会等共同承办的第十五届海峡论坛˙两岸残障人士交流嘉年华在厦门市成功举办。
福建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曾智勇表示,本届嘉年华以“同胞携手·大爱无疆——‘共创精彩人生’”为主题,举办开幕式、“共创精彩人生”主旨论坛、两岸残疾人服务机构有关合作签约仪式以及参观海峡残障人士书画艺术展等4项活动,在更广范围搭建两岸及粤港澳大湾区残障人士交流新平台,共同推动残疾人事务深化合作再上新台阶。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省政协副主席黄玲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台湾中华公共事务管理学会理事长刘廷扬、台湾中华青年交流协会秘书长郑婷文、澳门扶康会主席陈才发、台湾陆生校友总会会长郑良宏等台湾和香港、澳门余名重要嘉宾参加活动。
这是一场特殊的论坛,很多参会者都有生理上的残缺,但他们用残缺为生命做出了完美解读。据记者了解,此次嘉年华是近年来台湾艺术家、基层社团、残障人士、首来族参会最多的一年。
三大亮点做大“同心圆”
两岸残障人士嘉年华属于海峡论坛的基层交流版块,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8届。
本届嘉年华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四个更大”重要要求,围绕“扩大民间交流、深化融合发展”的主题,增强合作交流实效,突出推动海峡两岸残障事业融合发展。
记者采访获悉,与往届活动相比,本届嘉年华活动具有3大亮点:首先,扩大合作组织,拓展“朋友圈”。今年在与厦门大学中国残障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继续合作,保持与以往闽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组织沟通联系的基础上,增加台湾中华青年发展联合会、台中市身心障碍艺术发展协会、高雄市身心障碍团体联合总会、台湾中华身心障碍者自立更生创业协会、平潭综合实验区台商协会等社会组织作为承办或协办单位。着眼建立更加务实合作的残疾人事业朋友圈,举办“共促融合发展”签约仪式,福建省海峡残疾人艺术团与台湾中华身心障碍者福利教育发展协会,厦门市阳光残疾人书画院与台湾中华身心障碍者自立更生创业协会等两项闽台、一项福建与香港、澳门残障组织签订合作协议。
其次,深化合作往来,共叙“一家亲”。在主旨论坛上,中国残疾人艺术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千手观音领舞邰丽华等10名两岸知名残障艺术家、爱心助残人士,围绕“共创精彩人生”,从艺术人生、大爱无疆、向上向善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他们倾听彼此的声音、分享彼此的故事,以心交心,增进了解,为两岸残障事业交流注入了新活力。举办“共享翰墨芬芳——海峡残障人士书画艺术展”,展出两岸残障艺术家及书画名家作品余幅。福建、宁夏、山东及台港澳残障人士欢聚一堂,以艺会友、以文抒怀,同胞亲情血脉相连、文脉相承,共绘“一家亲满庭芳”画作,生动诠释“两岸一家亲”的共同心声。
最后,促进了情感沟通,做大“同心圆”。嘉年华举办过程中,余名残障人士跨越山海相聚鹭岛,通过所见所闻、亲身经历,真切体验到祖国大陆新时代的发展成就和蓬勃向上的生机活力,促进了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加固了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纽带,筑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无论是举办主旨论坛、两岸残障人士书画展览,还是签订合作协议、实地参观考察,两岸残障同胞结交新朋友、共叙老友情,进一步弘扬了残障人士自强自立、向上向善的精神追求,传播文明理念,传递爱的力量,共同促进两岸融合发展。
“大咖”荟萃,共创精彩人生
“我命由我不由天!”这是对于很多努力奔跑的残疾人美好的诠释。
在主旨论坛上,10位嘉宾围绕“共创精彩人生”主题同台交流,讲述了残疾人自强不息、创造精彩人生及爱心人士扶残助残故事,分享了残疾人艺术、教育、体育、就业等领域宝贵的经验。
“这就是同一个梦,同一个远方;同一滴汗水,同一路希望,包括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梦路上奔跑不息,我们唯有奔跑,奔跑是永不停跳的舞步!”邰丽华在会上称。
福建省优秀中小学校长,厦门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陈莎茵表示,残疾学生共创人生精彩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需要特殊教育界、家庭和社会的合力推动,让每个残疾儿童享受到一个公平、平等的教育机遇。
作为中国孔子基金会文化大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残障艺术家,刘晓清表示,“我会努力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书画作品奉献给大家,也希望今后可以有更多机会和两岸书画艺术家们加强交流学习,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原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钢琴演员、福建省90后青年钢琴家林钰宁表示,“钢琴已融进了我的生命,钢琴让更多的人看见了我,钢琴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只要不给自己设限,永不言弃,一切皆有可能!”
“10年间,我们通过绘画艺术疗愈了许许多多的身障朋友们,希望未来有更多需要的人,一同加入我们温暖的大家庭。”台中市身心障碍艺术发展协会理事长、残障艺术家黄利安表示,把爱传播到更远、更需要我们帮助的人身上。
和大多数一直在努力的残疾人一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90后青年盲人作家吴可彦至今已出版了10本书。在他看来,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也是海峡两岸残障人士的共同追求。
同为90后,北京冬残奥会两项世界冠军郑鹏,在面对困境的时候迎难而上,最终在不断前进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
“只要勇于攀爬,刻苦锻炼,我们的内心世界就会更加强大,再高的山也可以如履平地。”厦门市阳光残疾人书画院院长、福建残障艺术家张涛希望,这份精神和毅力可以传播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北京彩虹天使咖啡屋创办人、台胞李绍嬅,手牵着听障烘焙师薛云峰的手走上论坛主席台的中央,在她看来,这些残疾人都是生命的勇士,“我想感谢陪伴彩虹天使咖啡屋一路走来的两岸天使,也要感谢克服残疾,勇敢追求梦想的听障师傅们,因为你们,咖啡屋拥有了真实且珍贵的爱。”
台湾中华身心障碍者自立更生创业协会理事长刘天富,是唯一半躺着进入会场的参会人员,作为先天四肢残障,手脚卷曲,生活起居、大小便都需要他人协助的人士,60多年来的每天,他的生活画面里都少不了低头就着盘子吃饭,咬起杯子喝水……然而,他却凭着乐观的个性、思想的灵性、向上的心性,反转了自己的悲情人生。
18年前,他创办了拥有二百多位会员的“台北身心障碍者自立更生创业协会”,服务身心障碍者职业训练,以及就业安置不遗余力,且绩效显著。他创造了近百人次身心障碍者手机维修工程师就业稳定收入。
刘天富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称,我认为“不认命、不服输”是最为重要的个性特质,面对重重困难我常常积极主动探索解决之道。
有掌声、有泪水、有力量!不到两个小时的主旨论坛,海峡两岸及粤港澳大湾区残障人士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他们习惯以正向思维应对挑战,而这正是残疾人多年坚持不懈、不畏挫折、越挫越勇的原因。
责任编辑:周南主编:文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