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8/19 15:59:33 点击数: 次
“看了这本书,你会更好的理解你自己的人生应该怎样走,为了自己的幸福,这是人生的智慧!叔本华:漫谈人生的不同阶段文/叔本华音频/凤凰FM几乎每一个人的性格都似乎特别适合人生的某一阶段,他到达这一阶段就是登峰造极。有些人年轻时非常可爱,在那以后,毫无出色之处;有人在盛年时活跃有劲,年纪渐增就失去所有价值;许多人在年老时最占优势。伏尔泰说过一句精辟的话:人生各年龄阶段各有不同情况,未能随机适应将经历所有不幸。因此,如果我们看看人生的不同阶段在我们身上所造成的变化,作为我们探讨幸福之性质的结尾,将会是适当的。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能实际拥有的就是“现在”,也仅仅限于现在。唯一不同的是,在人生开始之际,我们期望有一个长长的未来,在一生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们就会回顾一个长长的过去。还有就是,我们的脾气(并非性格),已有若干明显的改变,这就让“现在”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显出不同的色彩。年轻人对于世事的了解和处世之道如果早熟,也就是说,要是他早年就知道怎么与人相处,好似胸有成竹地踏入社会,无论从理性或是从品德观点来看,都不是良好的现象,它代表市侩的生性。在另一方面,看见人们的举措大惊小怪,与人交往时笨拙而且脾气执拗,则显示出比较高尚的性格。青年攀登人生的山峦,看不到死亡(死亡在山峦另一边的山脚),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青年时期那么愉快、生趣盎然。一旦我们越过山顶,死亡就出现了──在越过山顶之前,我们只是靠听闻略知死亡的。这就让我们感到气馁,因为在这同时我们开始觉得精力衰退。昔日朝气蓬勃,如今只有严肃认真,这种变化甚至在我们脸上都能看出来。年轻时,不管他人怎么说,我们总把生命看作是无穷尽的,漫不经心地消耗时间;年岁愈大,我们愈为厉行节约。朝向生命的终点,我们每过一天的感觉,就像死囚一步步走向绞架一般。从青年的立足点言之,我们的生命似乎是朝着无终点的未来延伸;从老年的立足点言之,往回走几步就是过去。在开始之际,人生给我们的景象是,各种东西都出现在老远之处,好像我们用望远镜倒着看它们一样;但在结束之时,每一件事物都在近处。感到人生短暂,我们一定是老了,也就是说,我们已经活了一长段时间。另一方面,年事增加,每一件东西都看起来小一些。年轻时生命的根基是稳固的,现在简直就似乎是飞快消逝的一些片刻,每一片刻都是空幻的,我们最后认识到,整个世界是虚妄!年轻时,时间的步子似乎慢得多,所以我们生命的开头的四分之一,不但是最快乐的,也是最长的,它留下比较多的回忆。如果有必要,我们就生平的第一个四分之一能拿来告诉他人的话,可以超过随后的两个阶段的总和。说真的,在一生的春天,正像一年的春季,日子长长的,简直令人烦厌;一到秋天,无论是一年的或一生的,虽然日子比较短,倒是更为温熙而且融洽的。对于一个老人,为什么他度过的一段生命是那么短暂?理由就在:他的记忆短暂,因此他想象他的一生也是短暂的。他不再记得生命中不重要的部分,不愉快生活的大部分现在也忘记,唉,所能留下的记忆太少了!一般说来,我们的智力并不完美,我们的记忆也一样有缺陷。为了不让所学习到的教训,以及我们经历过的事件,慢慢陷入遗忘的深渊,我们就必须在这些方面经常做些反思。然而,我们不习惯反思不重要的事,而且一般来说,不愿意反思对自己不愉快的事,但如果要记住它们,我们便有需要那么做。但是,那一类我们认为不重要的事会继续有新的增加:大多在开始看起来挺重要的样子,因为它反复发生而变得无关紧要,因此到最后,我们实际上已忘了它发生的次数。所以,我们对于早年的事记得多些,对于后些年岁的事记得较少。我们活得愈长久,我们称之为重要、认为值得记住的事就愈少,仅仅由于这一点,我们就不会把许多事记下;也就是说,事情一过,我们就忘记。时光继续奔驰,它的行程总是留下极为稀疏的痕迹。选自叔本华《人生智慧录》山东画报出版社年1月出版。图片来源于网络。“凤凰读书计划”每日读书之今日荐书人生智慧录《人生智慧录》叔本华著山东画报出版社/-1叔本华以《世界作为意志和表象》奠定其哲学地位,但开始使得世人重视他的著作是在《补苴论文集》出版之后,而《人生智慧录》则是《补苴论文集》中*精华的部分。叔本华融合东西哲学主流思想,从劝勉世人和实用观点着手,论述人们应该如何看待财富、地位和名声,如何*大可能地获取成功和幸福。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心境同样的事也会有不同的选择找组织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扫码加入读书群,与千万书友交流读书心得,并有机会赢取赠书。分享讨论
白癜风容易治疗好吗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falalicar.com/rslzs/133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