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道德经人生大智慧浅谈一

发布时间:2017/8/23 9:12:22   点击数:
老子的道德经《道德经》五千言给世人留下了丰富的哲理宝藏,我们不仅可以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方面研究其思想所起的指导作用,对我们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也有着宝贵的启示作用,今天我想和大家简单分享一下道德经中的人生智慧。

做人要有水的精神

﹏﹏﹏﹏﹏﹏﹏﹏﹏﹏﹏﹏﹏﹏﹏﹏﹏﹏﹏﹏﹏﹏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感悟:在老子看来,最高的德性、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具有道的精神:生化、利生。我们都知道“地球上有了水,才有了生物”。地球上一切原始生命都孕育于水。故说:水是生命之源。水的第二个精神就是“不争”,能顺势而为。水无常势,水无常形,道也如此,道不跟万物争,而天地万物无法与道相争。人要学水的精神,抱着利他、不争的心态做事,才会如鱼得水。

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大。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感悟:每个人都有对一些事物追求的权利,但在追求时也要考虑自己实际情况,如果目标过于远大,有时只会加重自己的身心负担。而在追求的过程中,更要懂得知足知止。很多人都曾经为自己的贪婪或软弱或强势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后悔过,战胜自己一切的不良习气或者性格弱点就会使自身变得更加强大。

曾有人谈起一位朋友,自知有一点,知道自己懒散,但是不上进,对自己缺点无法克服。人道中年,朋友劝他改变自己,他便找各种理由解释。朋友无奈,打了个比喻:假如你悬在万丈危崖上,拼命往上爬就有生路,一松手就会坠入万丈深渊。你怎么办?努力爬还是不爬?我感觉你就是那种宁可松手,任凭下坠,也不愿意拼命怕上山崖的人。朋友无言。战胜自己真的难吗?真的很难,生死攸关。

做人要报怨以德

﹏﹏﹏﹏﹏﹏﹏﹏﹏﹏﹏﹏﹏﹏﹏﹏﹏﹏﹏﹏﹏﹏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感悟:老子不主张与人结怨,主张和解,主张修善。这种不利于个人的生活,不利于社会的安定、不利于世界的和平的事最好不要去做。复仇一直是人类文化中动人心魂的情节,多少复仇的故事,从古希腊一直到莎士比亚在传唱,中国武侠故事里,最多的是复仇。而老子从天道之善而得出的结论是:尽量不要结怨,而要积极修善,为了修善也不能结怨,一旦结怨,就难以为善。俗话说:“冤冤相报何时了”。人间最可悲的是骨肉相残之结怨,亲人反目而结怨。翻看《二十五史》,充满史书的还有很多结怨的故事,至今在历史中流淌着黯然的泪、淡红的血。古人总结的人生经验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

守柔贵雌的大智慧

﹏﹏﹏﹏﹏﹏﹏﹏﹏﹏﹏﹏﹏﹏﹏﹏﹏﹏﹏﹏﹏﹏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感悟:老子认识到柔弱的东西里面蕴涵着韧性,生命力旺盛,发展的余地极大,很能持久。故在柔弱与刚强的对立之中,老子断言柔弱的呈现胜于刚强的特性。“柔弱胜刚强”的例子是很多的,最典型的就是水,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也就是说,天下之物论柔弱以水为最,特别是在攻克坚强的东西方面没有什么能胜过它,水凭借流动的力量改变它表面上看来是柔弱卑下的特性,水能穿山透石,淹田毁舍,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阻止不了它,战胜不了它。

如何做成大事、做难事?

﹏﹏﹏﹏﹏﹏﹏﹏﹏﹏﹏﹏﹏﹏﹏﹏﹏﹏﹏﹏﹏﹏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感悟:都是很多事纠缠在一起,盘根错节,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天下的大事,也都是由小事纠缠在一起,所以做大事,要从小事做起。因此圣人始终不直接去做大事,所以能够成就大的功业。轻易许诺肯定难以兑现,把事看得太容易肯定会遇到太多的困难。因此圣人要把它看得困难一些,所以最终不会遇到困难。老子这几句话,讲出了事物难易、大小的辩证关系.很富有哲理意味。在老子看来,对于难事,应从容易下手的地方作起I对于大事.应先从细小处着手。他主张先易后难,逐步完善,以蚂蚁啃骨头的劲头,一点一点击干。老子告诉我们做事的方法策略,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灵网备Z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
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zs/1341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