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纯粹能量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

发布时间:2017/11/2 13:45:02   点击数:

纯粹生活PureLife

1容颜自然改变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三毛《送你一匹马》

2更多的憩息

读书给我更多的憩息,引导我散步在别人的知识与灵魂中。——尼采

来源→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

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弗兰西斯·培根《培根论人生》

3读书之本

曾国藩认为,读书的首要任务就是明训诂。在古人的知识体系里,通俗的解释词义叫“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叫“诂”。

曾国藩认为,在读书上,字词理解是基本功。在我们今天来看,这一“本”就是指读书一定要认真,重视字词的基本功,理解清楚作者在文中想要表达的意思。弄清来龙去脉,不要不要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这才是读书之“本”。

来源→上等人家8条处世之规

4传习录

《传习录》上记载,一朋友问王阳明:“读书不记得如何?”王阳明回答说:“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朋友问:“看书不能明如何?”王阳明说,“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如此。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

来源→王阳明与弟子的4段对话

5读书记不住怎么办

有人问:读书记不住怎么办?王阳明:“晓得”是第一义,“记得”的第二义,二者有境界高下之分。因为记得只是你记住了书中的话,晓得则是你从自心中发现了书中的那些道理,这就是读书以发明本心。

来源→王阳明与弟子的4段对话

6读书不明白怎么办

有人问:读书读不明白,该怎么办?王阳明:读书只要理解了就行,为什么非要记住?其实,理解已是次要的了,重要的是使自己的心的本体光明。如果只是求记住,就不能理解;如果只是求理解,就不能使自心的本体光明了。

来源→王阳明与弟子的4段对话

7君子不器

孔子是一个读书人。一般读书人寒窗苦读,心中都悬着一个目标,就是有朝一日成器,即成为某方面的专门家,好在社会上混一个稳定的职业。

说一个人不成器,就等于是说他没出息,这是很忌讳的。孔子却坦然地说,一个真正的人本来就是不成器的。也确实有人讥他博学而无所专长,他听了自嘲地说:“那么我就以赶马车为专长吧。”

来源→想不到孔子也这么洒脱

8孔子对于读书

其实,孔子对于读书有他自己的看法。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纯学术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还主张读书是为了完善自己,鄙夷那种沽名钓誉的庸俗文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孔子一再强调,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类似于“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样的话,《论语》中至少重复了四次。

来源→想不到孔子也这么洒脱

9读书和思考

只读书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无所适从;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无法决断而错失时机。

原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能量之源点击↓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

都是对生命的辜负!王阳明与弟子的4段对话上等人家8条处世之规想不到孔子也这么洒脱传递纯粹能量融入纯粹生活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疗效好
哈尔滨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zs/1412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