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
一位一直在思考中的年轻人。
今后,
他将不定期与大家分享他的思考,
虽不甚成熟,
但藉此抛砖引玉。
脚下的路,由思考决定方向,
年轻人,
就该有思考,
就该积极与努力地表达。
鲁迅的一生,曾经与两位女性有过婚姻关系,一是当他二十五岁的时候,在母亲的安排下与朱安结婚。二是他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教书时爱上学生许广平。起初先是热爱鲁迅的许广平上课时总是坐在头一排,随后主动给先生写信请教人生困惑,探讨革除学校制度流弊以及国家教育的未来。收到许广平来信的当天,鲁迅便以“广平兄”相称,给她写了封回信。正是这封谈学风论政治、言人生说处世的回信,开启了此后两个人的一世情缘。
广平兄:
今天收到来信,有些问题恐怕我答不出,姑且写下去看。
学风如何,我以为和政治状态及社会情形相关的,倘在山林中,该可以比城市中好一点,只要办事人员好。但若政治昏暗,好的人也不能做办事人员,学生在学校中,只是少听到一些可厌的新闻,待到出校和社会接触,仍然要苦痛,仍然要堕落,无非略有迟早之分。所以我的意思,倒不如在都市中,要堕落的从速堕落罢,要苦痛的速速苦痛罢,否则从较为宁静的地方突到闹处,也须意外的吃惊受苦,其苦痛之总量,与本在都市中略同。
学校的情形,向来如此,但一二十年前,看去仿佛较好者,因为足够办学资格的人们不很多,因而竞争也不猛烈的缘故,现在可多了,竞争也猛烈了,于是坏脾气也就彻底显出。教育界的清高,本是粉饰之谈,其实和别的什么界都一样,人的气质不大容易改变,近几年大学是无甚效力的,况且又有这样的环境,正如人身的血液一坏,体中的一部分绝不能独保健康一样,教育界也不会在这样的民国里特别清高的。
所以,学校之不甚高明,其实由来已久,加以金钱的魔力,本是非常之大,而中国向来又是善于运用金钱诱惑法术的地方,于是自然就成了这现象。听说现在是中国学校也有这样的了,间有例外者,大概即因年龄太小,还未赶到经济困难或花费的必要之故罢。至于传入女校,当是近来的事,大概其起因,当在女校已经自觉到经济独立的必要,所以获得这种独立的方法,不外两途,一是力争,一是取巧,前一法很费力,于是就堕入后一手段去,就是略一清醒,又复昏睡了。可是这不独女界,男人也都如此,所不同者取巧之外,还有豪夺而已。
我其实那里会“立地成佛”,许多烟卷,不过是麻醉药,烟雾中也没有见过极乐世界。假使我真有指导青年的本领——无论指导的错不错——我绝不藏匿起来,但可惜我连自己也没有指南针,到现在还是乱闯,倘若闯入深坑,自己有自己负责,领着别人有怎么好呢,我之怕上讲台讲空话者就为此。记得有一种小说里攻击牧师,说是一个乡下女人,向牧师历诉困苦的半生,请他救助,牧师听毕答道:“忍者罢,上帝使你在前生受苦,死后定当赐福的。”其实古今的圣贤以及哲人学者所说,何尝能比这高明些,他们之所谓将来,不就是牧师之所谓死后么?我所知道的话就是这样,我不相信,但自己也并无更好的解释·······
我想,苦痛是总与人生联带的,但也有离开的时候,就是当睡熟之际。醒的时候要免去若干苦痛,中国的老法子是“骄傲”与“玩世不恭”,我自己觉得我就有这毛病,不大好。苦茶加“糖”,其苦之量如故,只是聊胜于无“糖”,但这糖就不容易找到,我不知道在哪里,只好教白卷了。
······我再说自己如何在世上混过去的方法,以供参考罢——
一,走“人生”的长途,最易遇到的有两大难关。其一就是歧路,倘若墨翟先生,相传是恸哭而返的。但我不哭也不返,现在歧路头坐下,歇一会,或者睡一觉,于是选择了一条似乎可走的路再走,倘若遇见老实人,也许夺他食物充饥,但是不问路,因为我知道他并不知道的。如果遇见老虎,我就爬上树去,等它饿的走起了再下来,倘它竟不走,我就自己饿死在树上,而且先用带子缠住,连死尸也决不给它吃。但倘若没有树呢?那么,没有法子,只好请它吃了,但也不妨也咬他一口。其二便是穷途了。听说阮籍先生也大哭而回,我却也像歧路上的办法一样,还是跨进去,在刺丛里姑且走走,但我也并未遇到全是荆棘毫无可走的地方过,不知道是否世上本无所谓的穷途,还是我幸而没有遇着。
二。对于社会的战斗,我是并不挺身而出的,我不劝别人牺牲什么之类者就为此。欧战的时候,最重“壕堑战”,战士伏在壕中,有时吸烟,也唱歌,打纸牌,喝酒,也在壕内开美术展览会,但有时忽向敌人开他几枪。中国多暗箭,挺身而出的勇士容易丧命,这种战法是必要的罢。但恐怕也有时会迫到非短兵相接不可的,这时候,没有法子,就短兵相接。
总结起来,我自己对于苦闷的办法,是专与苦痛捣乱,将无赖手段当作胜利,硬唱凯歌,其是乐趣,这或者就是糖罢。但临末也还是归结到“没有法子”,这真是没有法子!
以上,我自己的办法说完了,就是不过如此,而且近于游戏,不像步步走在人生的正规上(人生或者有正轨罢,但我不知道),我相信写了出来,未必于你有用,但我也只能写出这些罢了。
在这封书信中,鲁迅谈到了一些十分现实的问题,向我们揭露了生活的真相,也展现了他的为人真实诚恳,敢于吐露真言。
在信的开端,鲁迅便说道“有些问题我是答不出的,姑且写下去看看”,是呀,就算是圣人尚且也有不懂难解的困惑吧,但鲁迅还是坚持尝试去帮助学生解答她的困惑,但这封信里充满了谦逊之词,也正如他自己信中所说,“我连自己也没有指南针,到现在还是乱闯,倘若闯入深坑,自己有自己负责,领着别人有怎么好呢,我之怕上讲台讲空话者就为此。”可见确实是一个不愿说大话的人,每个人应该都有自己适合的路要走,我们又怎能轻易随便就指引他人呢,而鲁迅所说的一些见解和方法也仅仅是希望他的学生能够有所参考,随后自己思唔从而寻求自救。也就是寻找自己的“糖”。
我觉得书信中所言的一些问题较之当下也是耐人深思,比如关于尽早接受苦痛的话题,中国的学校很少有教学生如何掌握社会上的生存之道,只是迫于各种压力,只为求得优异的成绩而对学生展开无情的攻势,当然这也是受了环境的影响,因为,家长和上一级的学府重庆白癜风什么地方看白颠疯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zs/16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