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与鲁迅比邻而居是种什么感觉

发布时间:2019/3/20 4:17:18   点击数:

与鲁迅比邻而居是种什么感觉

文/蔡朝阳

两个感觉:

第一,节假日千万别往鲁迅故里那边走,堵成狗。

第二,外地朋友不要来找我了,找一次去一次,去到吐。

然而,到绍兴的游客越来越多,还是近几年的事情。今年四月份,佛山悦谷的小朋友过来游学,我一个大意,最后差一点订不到酒店。才悟到,难道,绍兴的旅游业,已经这么火了吗?

然后十一长假,官方统计的数字,七天内,超过万游客来到绍兴。那几天,恰好我们有一个鲁迅研学的营队同期展开,我们经过大先生故居边上,过其门而不入,直奔长庆寺。中途偷眼看了一角鲁迅故里,为之咋舌——我猜,至少10万游客,攻占了百草园。什么肥胖的黄蜂,什么轻捷的叫天子,什么低唱的油蛉——哪里还敢有什么踪影。

鲁迅,自然是值得纪念的。只是想起来鲁迅这么高冷,这么傲娇,这么狷介,这么不苟且……要是他泉下有知,知道整条鲁迅路都在吃他,真不料他会作何感想。

这不是戏言,所有鲁迅笔下虚构非虚构的人物,都复活了。奈何祥林嫂太胖,阿Q太油滑。孔乙己倒是活得很滋润。而闰土若是健在,他家也已经变成滨海开发区了,拆迁的补偿足以购置一套新房。唯有康大叔寂寥无名,他其实应该开一个馒头店……

正说也好,反说也好,戏说也好,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有时代自己的逻辑。这是现实,你必须承认。

很多年以前,我写过一个小文,叫做《在鲁迅路口》。这个文里,对鲁迅还是有一些腹诽的。因为,可能,我对鲁迅有一些更高的要求。然而,这并没有道理。就好比,我们不能要求鲁迅作为文学家的同时,还必须是一个社运家。就像老虎伍兹高尔夫打得好,我们还要求他在篮球上,不亚于乔丹。

在本行,以小说与散文的汉语能力,以及这个能力背后的洞察力而言,鲁迅确乎是无以伦比的。我时常赞叹于鲁迅超凡的笔调,那种“岂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力量,是最上乘的汉语。

然而,就写作这件事而言,30岁之后,我更喜欢胡适。明明白白,把一件事说清楚。胡适是说理,鲁迅是文学。自不可相提并论。而我在一段时间里,写作语言的追求,也倾向于写明明白白的汉语,避免文学性的不确定性。我知道鲁迅的好,但自己想要说一些粗浅的理。

近几年来,却发现了鲁迅另外的好,继而重新发现了鲁迅,这个发现,让我窃喜。读过我家庭教育类文章的朋友,会发现,我总是在不断引用鲁迅的名言。

这真不是因为鲁迅是乡贤,而是,我发现,在五四那一代人中,最早建立现代的家庭观和现代的儿童观的,还是要从鲁迅算起。就是说,鲁迅是最早将现代的儿童观念关键推介给大家的那位先驱者。

举个例子,巴金的《家春秋》,提出了家庭革命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更早的提出者,恰是鲁迅。而且,鲁迅虽比之更早,却更深刻,更富有穿透力。

我们当下,在器物文明上,确实进步了很多,但是呢,在观念上的提升,其实还很可疑。我在重读鲁迅周作人的时候,就想到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与鲁迅比邻而居,可是,鲁迅的观念,看上去却那么先锋而前卫,要超过我另外的街坊邻居、隔壁阿二、市井闲谈,近一个世纪。

月底要去楠溪江参加一个跨年音乐节,跟李青老师对谈的那个话题是什么?鲁迅。愤怒而摇滚的鲁迅。

鲁迅一辈子做过的事,几乎件件都堪称牛逼。独有一件,非但牛逼,而且特别不可思议,就是,他居然翻译了一个童话,叫做《小约翰》。

这跟他身上的标签,什么民族魂,什么思想家,什么老愤青,多么地不协调。但鲁迅就译了。那是年。

鲁迅说,这是一篇“象征写实底童话诗”。无韵的诗,成人的童话。因为作者的博识和敏感,超过了一般成人的童话了。

我是年才读的,读的是别人的新译。后来又重读鲁迅的译本,渐渐就明白,鲁迅的苦心在哪里。

因为你了解鲁迅,而不将其标签化,就会知道,这里面,是鲁迅一以贯之的思考。用鲁迅自己的话来讲,叫做“立人”。“立人”起点在哪里?从儿童开始。

自从那句石破天惊的“救救孩子”喊出来,鲁迅从没有就此停止过。

无论是《从孩子的照相谈起》,还是“肩住黑暗的闸门”,还是那篇著名的《五猖会》,还是《二十四孝图》,还是这本《小约翰》,鲁迅始终在为孩子们发声,在为孩子们谋求童年的权利。

我们现在看多了西方的儿童理论,渐渐地自以为是起来。殊不知,我们本土,有个大牛,叫鲁迅。

关于《小约翰》,最早是年,留学日本的鲁迅在一本德语杂志上阅读了部分译文,此后多年辗转奔波中,他一直惦记着此书。年译出,年1月,作为“未名丛刊”之一,由未名社在北京出版。这是荷兰文学在中国的第一个单行本。

这也是70年代的读者,我的童话阅读的起点。

我把《小约翰》《小王子》《夏洛的网》和《彼得潘》,作为我的童话四书。我读这四本童话,都是在30岁之后,但也不觉得可惜,因为时间和机缘就是这样。这样甚好,我在33岁成了父亲,于是,家庭教育的起点,就是在鲁迅先生的思考和著述之上了。

10月份,我们做了一次鲁迅主题的营队,反响甚好。我带着孩子们走过那些鲁迅走过的石板路。即便我自己,也还是有会心的。相对于浅尝辄止的观光客,对于鲁迅,我还算比较了解。那次,我带着孩子们在三味书屋门口,指点解释什么叫“三味”,为什么要有一只梅花鹿……小朋友恍然大悟,边上打酱油的游客也听得津津有味。游客还夸我:这位导游讲得好,肯定昨天晚上备课很认真。

听到这样的夸奖,我的内心挺满足的。

还有一次是在书圣故里。王羲之故居边上。我在讲王羲之的故事,旁边礼品小店的阿婆忙不迭将小卡片塞给我,上面是她店的







































北京主治白癜风医院
骨肽注射液副作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zs/1789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