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读书论人生下內容梗概

发布时间:2020/11/3 10:40:04   点击数:
由于《论人生》写作时间较长,作者在不同时期思想变化也比较大,因此《论人生》没有特别统一的主旨。《论人生》由58篇散文组成,其中每篇都是独立成章,重在对人性中的某个侧面或人生的某种境遇阐述见解,是随遇而感式的文章。故该书主要的精华是它的一些议论及其所反映出来的思想。一般说来,《论人生》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论人生》一书体现了他对人性的敏锐的把握。这样的文章,包括《论人生》、《论困厄》、《论虚荣》、《论狡猾〉、《论作伪与掩饰》、《论复仇》等等,占了很多篇幅。其中许多是传诸后世的名篇。培根拥有一种直指人心、透彻灵魂的智慧,加上他一生遭遇多舛,因此许多篇章都充满了成熟的感情,论人评事一语中的。如在《论逆境》中,他写道:“幸运所生的德性是节制,厄运所生的德性是坚忍。”他认为“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德性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当时培根正逢身败名裂之时,中国古人说,作诗是“穷而后工”,培根这时的情况与此类似,他对逆境人生的铺张尤为令人感动。像这样精彩的议论,书中比比皆是。如在《论父母与子嗣》中,他写道:“子嗣使劳苦变甜,但是也使不幸更苦。”在《论财富》中,他主张“不要相信那些表面上蔑视财富的人,他们蔑视财富的缘故是因为他们对财富绝望。”在《论游历》中,他称“游历在年轻人是教育的一部分,在老年人是经验的一部分。”凡此种种,读来有如与智者攀谈,往往能令人在不知不觉间获得新知,并不断为作者敏悟式的点化所折服。其次,《论人生》拥有一种成熟的经验式的智慧,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中肯而不偏激。对读者而言,它具有启迪人生、把握人生的现实作用。《论人生》是一本带有浓厚的入世色彩的社会教科书。培根热心于将他的生活经验传给读者,其中没有高深玄奥的论述,许多评议合情合理。而绝非说教。它的现实性是该书最突出的特点。如在《造作伪与掩饰》中,培根并不反对作伪与掩饰的价值,他说:“最好的结合是有坦白之名,隐密之习。”而在《论死亡》中,他写道:“死还有这一点:就是它打开名誉之门,熄灭妒忌之心。”其中充满着对生命老到的感悟,体现了培根深刻而复杂的生活观。像这样的篇章,在《论人生》中颇有一些,甚至包括了《说花园》、《论养生》这样的篇章。其中大多有助于读者们更好地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从“文必有补于世”的角度看,《论人生》比较直接、坦白。第三,在《论人生》中,体现出了很强的政治、社会意识,充满了道德劝诫的意味。这样的篇章有《论殖民》、《论真理》、《论邦国真正的伟大之处》等。在这些篇章中,培根显然更倾向于当时英国和社会中的进步力量—资产阶级,表明了积极的价值取向。如在《论贵族》中,培根对民主政体表示出赞赏的态度,并认为“贵族人数众多则国贫而多艰,因为这是一种过度的消费。”在《论变革》中,他写道:“人们在变革之中最好能以时间为榜样。”他的这些论点,多少带有着一定的时代的进步意义,这便决定了培根式的道德劝诫往往给人积极的观念。以上所述,只是培根这本不厚却堪称巨著的《论人生》的部分内容,像所有指导人生的书籍一样,其真正价值往往在细节而不在整体,在实用而不在观念,因此只有品读《论人生》的读者们,才会真正体会并把握到培根式智慧的深刻与文阔。精彩语录△思想中的疑心就好像鸟中的蛹蝠一样,永远是在黄昏中飞翔。疑心使君王倾向专制,丈夫倾向嫉妒,智者倾向寡断而忧郁。△一个人的心智若在仁爱中行动,在天意中休息,在真理的地轴上旋转那可谓他已到了地上的天堂了。△真理的探求,真理的认识和真理的信仰乃是人性中的最优之点。△一个自身无德的人见别人有德心就嫉妒。△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忍。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一种德性。△死亡还有这一点:就是它打开名誉之门,熄灭妒忌之心。△舞台较人生受惠于恋爱者为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zs/2017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