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知识 >> 雅昌专稿去海边看场展览吧雅居乐国际公
▲
▲“雅居乐国际公共艺术展”开幕夜
8月20日晚,我国首个海滩公共艺术展“雅居乐国际公共艺术展”在海南省陵水县清水湾盛大开幕。本次展览由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和雅居乐清水湾联合主办,上海太德文化承办,罗浮紫艺术典藏策展,新锐策展人梁庆担任首届展览的策展人。
国内首场海边大型公共艺术展
本次展览以“海上明日”为艺术主题,不同艺术家的雕塑作品沿着12公里海岸线依次展示。参展艺术家包括JoyBrown、GillieMarc、DaveHind、SteveTobin、PeterWoytuk、MelanieMaclou、颜石林,王荣等,作品饱含生活趣味、互动性、美与哲思。展览分为一个主展区、两大延伸展区、和室内艺术空间区。其中,主展区位于清水湾绵长的海岸线,这里不仅展示享誉国际的艺术家作品,也设置了青年艺术家在地实践区,特邀国内青年艺术新生力量,于展期内进行在地创作;延伸展区位于清水湾游艇会、和山海间附近;室内艺术空间将同步参与高黎贡书院的升级,预计年11月初正式对公众开放。
这是国内首次在海边举办大型公共艺术展,这些作品于海岸线展示,不仅让艺术家的作品走出室内空间,与海天一色融为美好的画面,也为观众提供更多想象空间。
▲
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来庆强
▲
雅居乐控股公司副总裁兼地产集团总裁王海洋
▲
宝库中国执行董事、《FA财富堂》艺术杂志出品人朱旭东
▲
澳大利亚悉尼海滩雕塑展创始人及董事DavidHandley
作为展览主办方之一,雅居乐地产集团海云区域副总裁、高黎贡书院创始人简毓萍女士接受采访时表示,八年前,作为中国旅游地产专家,雅居乐率先洞察到现代城市人逃离都市枷锁、追寻理想生活的内心渴望,提出“给国人梦想,造第二人生”的生活理念;如今,伴随物质日趋富足,而人们的精神世界亟待填充。雅居乐“第二人生”,不仅仅创造了最佳的人居社区,更是希望能够构建出具有艺术之美的精神居所,让文化艺术成为生命的必需品,滋养灵魂,充实生活。在这一基础下,“雅居乐国际公共艺术展”应运而生。
▲
雅居乐地产集团海云区域副总裁、高黎贡书院创始人简毓萍
简毓萍告诉雅昌艺术网,她在构想此次公共艺术展之初,已有三个目标:“首先,我们要保证艺术展览的纯粹性,我们想借此展览让多人观赏、认识艺术家和其作品,观众可以与它互动,成为作品的‘再创作’。第二,我们希望从一个展览出发,往后为更多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建立平台,推广更多艺术家的作品。第三,我们试图培养美誉教育――国内不少家长希望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气质,我们希望借此让更多孩子认识作品、保护作品,时机成熟后,我们会引入更多亲子艺术培训和相关课程。”此外,简毓萍还透露,为举办此次展览,雅居乐仅在作品方面,已投入约万元。“相比其他活动,这个价格要高一些,但我们认为非常值得。”她说。
▲
罗浮紫艺术典藏创始人毛文采
对于此次合作,成功推进上海静安雕塑公园项目的罗浮紫艺术典藏创始人毛文采告诉雅昌艺术网,有别于其他公共空间,在海边规划、展示作品有一定的难度。“由于海边的特殊的气候,部分作品经日晒后,其表面温度非常地高,观众无法碰触。对此,雅居乐方提供了更多保安。另外,部分铜制作品遇海水后会腐蚀,因此需要观众合理地观赏、互动。”
▲
从左至右:毛文采、王海洋、隋建国、DavidHandley、林明杰、朱旭东
8月20日下午,展览相关论坛“谁为谁而活?地产开发与公共艺术的不解之缘”如期举行。论坛由毛文采主持,雅居乐控股公司副总裁兼地产集团总裁王海洋、艺术家隋建国、澳大利亚悉尼海滩雕塑展创始人及董事DavidHandley、艺术评论家、资深媒体人林明杰、宝库中国执行董事、《FA财富堂》艺术杂志出品人朱旭东参与论坛,与现场观众分享地产与艺术的融合之路。
下面,我们沿着海岸线,来认识本次展览的参展艺术家和相关作品:
JoyBrown
▲
JoyBrown在一起系列
JoyBrown出生于日本,日本的陶艺文化精神对她影响深远,东西方文化融合成为了她雕塑作品的最大特色,她赋予作品以和谐与乐观的灵魂。在年,获得了康涅狄格州RuthSteinkraus-CohenMemorial杰出妇女奖。
SteveTobin
▲
SteveTobin生长的声音
SteveTobin喜欢收集旧物,并赋予它们新的艺术生命,通过艺术的表达放大它们鲜活的状态,释放出如往日般积极的本性。作品“根”系列作为重要雕塑参加温哥华国际雕塑展以及华盛顿州科克兰德艺术项目。
PeterWoytuk
▲
PeterWoytuk孕育辉煌
生于年,出生地为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圣保罗市。雕塑是表达意识与想象的方式。他的作品虽由硅铜制成,却充满了“柔软”的质感,总在诱惑人们上前与之作一番亲密接触。他也因此被《国际先驱论坛报》誉为“20世纪末西方世界最伟大的动物雕塑家之一”。年,他接受邀约在纽约百老汇大街举办盛大个展。
MelanieMaclou
▲
MelanieMaclou心花怒放
MelanieMaclou是一个热爱自然,热爱挑战的澳洲艺术家。自幼想成为纺织艺术家的她,被一块儿泥土所征服,从而爱上了雕塑。她用铝管、LED灯创作出了一朵硕大的抽象铝“花”,与自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她希望每个从她雕塑下走过的人们,都能好好地停下来“闻一闻花香”,感受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惬意和舒心。MelanieMaclou一直热爱大自然,但她喜欢采用一种更加微妙的方式,让人们欣赏地球之美。
DaveHind
▲
DaveHind第二人生
DaveHind透过作品描绘大自然的奇幻奥妙,并表达对于大自然的尊敬。他作品中的“双手”,象征真实而非虚拟的世界,它们强调手工与工场制作的不同,展现自然造物的神奇。
GillieMarc
▲
GillieMarc舞动吧大海
▲
GillieMarc看见幸福
GillieMarc是澳大利亚著名的当代夫妻艺术家组合,因其标志性公共艺术雕塑的“狗先生”和“兔太太”闻名于澳大利亚,亚洲及美国。
颜石林
▲
颜石林少年与海
颜石林年生于湖南长沙,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雕塑专业,获得“全国高等院校优秀毕业生作品展”佳作奖,是中国最具潜力的新锐艺术家之一。颜石林的雕塑对个人记忆和生命状态的表现,充分反映了他的生命哲学。
王荣
▲
王荣从未老去
王荣年生于陕西西安,现为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年其“座像坐象”雕塑作品在上届艺术博览会获得众多的喜爱和认可。年“童年系列”作品面世,表达了一个新生代艺术家,游离在成人社会现实个体与儿童世界里的幻象,在“成长”中的身份认同的焦虑。
据悉,展览持续至年3月31日。
▲
对话简毓萍
雅昌艺术网:作为地产方,雅居乐举办公共艺术展原因是?
简毓萍:在筹备展览之前,我们已确立三个目标。首先,雅居乐要举办纯粹是艺术展,我们抱着把展览和地产业务划分开来的心态去做的。这么做的目的,是得以让更多人认识、观赏艺术家的作品,并与之互动,形成作品的“再创作”。其次,我们希望从这场展览开始,让它形成一个支持青年艺术家发展的平台或孵化器,推广更多未知名但有才华的艺术家。再次,我们希望在未来有机会举办更多亲子活动和艺术课程,让更多孩子懂得欣赏艺术、保护艺术品。
雅昌艺术网:这次展览的缘起是?
简毓萍:我最初只有办展览的想法,但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一开始,我接触了一些艺术圈专家,但他们可能觉得我们不是认真的,所以一直没有进展。后来,我拜朱总(宝库中国执行董事、《FA财富堂》艺术杂志出品人朱旭东)为师,由他引荐了毛老师(罗浮紫艺术典藏创始人毛文采)。去年忙完“椰子狂欢节”后,我就飞往上海参观静安雕塑公园的公共艺术展。那天雨很大,我没见到毛老师,但我看到“狗先生”和“兔女郎”在草地上滑滑板(GillieMarc作品),就很兴奋地和朱总说:“这放在海边该多好啊!”其实,当时,我看到这么多作品就挺心动的,但心里实在没底,不知道要花多少钱(才可以)。因为,对于地产方,我们也没有太多的预算,去做一个和地产项目无关的纯艺展。后来和毛老师见面后,彼此发现很投缘,逐渐开始这次的展览计划。从计划到落地,大约花了8个月的时间。
雅昌艺术网:举办这次展览,雅居乐的投入有多大?
简毓萍:仅作品方面,大约投入了万元。作为单次活动,这笔费用算是比较高的,但它很有意义。
雅昌艺术网:雅居乐是否有考虑收藏此次展出的部分作品?
简毓萍:为了让艺术展继续有生命力地做下去,我们一定要让它循环起来。我们正在筹备一个雅居乐艺术基金会,热爱艺术的雅居乐业主和客户可以参与其中,成立这么一个共建、众筹的平台。目前,我们正在咨询各方部门,走合法的手续。除此之外,我们会发布,让大众为自己喜爱的艺术品投票,如果大家都认可、喜欢某一、两件(组)作品,我们不排除收藏它(们)的可能。当然,如果有藏家有意向要购买作品,我们是认可这个可能的,只是在具体的操作方面,需要进一步商榷。
雅昌艺术网:在未来,雅居乐还有哪些艺术计划?
简毓萍:雅居乐的艺术计划是逐步实现的。
一开始,我们做高黎贡书院,不仅提供足够的书给大家看,也接受外界的捐赠。在书院里,我们经常举办书法家、雕刻家、画家、作家的展览和论坛,也推出孩子的培训课程。高黎贡书院我们会继续做下去。除斥之外,今年我们会在海边拿一栋别墅,做高黎贡书院展览博物馆,邀请各界艺术大师前来举办展览和论坛。
另外,我们将“雅居乐国际公共艺术展”视为一次“双年展”。在清水湾展览8个月后,我们会把部分作品放到云南腾冲雅居乐原乡项目里。今年11月,我们邀请艺术家到那里进行在地创作,用本地的材料,做驻留项目。这项工作的具体事宜,会在未来几个月里对外公布;如果举办成功,不排除以后每年持续推出。除此之外,我们会邀请不同设计师参与,在雅居乐原乡里完成特色民宿。
同时,在雅居乐西双版纳的“西双林语”项目里,我们也做书院、健康、体育、亲子、艺术培训的活动。
因此,雅居乐的艺术项目会持续推进。就像我和毛老师说的,我要做一位文艺青年,永远追随艺术的脚步。
(本文图片由“雅居乐国际公共艺术展”提供鸣谢摄影师李景亮、数码师张小龙,以及各位参展艺术家)
作者:彭菲
编辑:陶一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