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版本 >> 樱桃园书店首期书单打造你的阅读小宇宙,
DrumTowerWestTheatre
-戲劇文化的傳播者-
鼓楼西·樱桃园书店于去年鼓楼西朗读会木心专场活动当日开业,并推出了“人生不如一句陶渊明——木心主题展陈”,特设木心书架与木心美术馆文创展区,为“在鼓楼西重逢木心”纪念活动赋予另一重特别维度:回到阅读原点,重读木心。
春节倒计时期间上班摸鱼的你,是否满脑子正盘算着怎么过春节,是否正计划着如何逃离七大姑八大姨的狂轰滥炸?樱桃园书店特别推出春节书单,为你打造一个不一样的春节!
谁说春节不是读书天,带几本书回家过年,度过漫长而无聊的春运之旅,大快朵颐之际也不忘自我投喂一些精神食粮。在阅读中度过春节,也是一桩又爽又酷的美事呀!
《一句顶一万句》/刘震云
作家刘震云参磨四年的杠鼎之作,是刘震云迄今为止最成熟最大气的作品。这部小说洗尽铅华,返璞归真,笔触始终紧贴苦难的大地和贱如草芥的底层人群,结构单纯而内容丰富,命悬一丝而荡气回肠,主人公常常走投无路而又一直勇往直前。
在观看鼓楼西制造《一句顶一万句之出延津记》之前,快把小说带回家吧,一定能为你看戏时灌注更多趣味。
《基督山伯爵》/[法]大仲马
《基督山伯爵》是法国作家大仲马的代表作。法国拿破仑“百日王朝”时期,法老号大副唐代斯受船长委托为拿破仑党人送了封信,因此遭小人陷害被打入黑牢,一场复仇行动就此埋下伏笔。
《基督山伯爵》的奇遇里渗透着人性的力量和神启。在上帝垂顾,为人类揭开未来之前,人类的全部智慧都涵括在这两个词中:等待和希望!这是普世价值,能够覆盖不同文化和时代。
《城南旧事》/林海音
林海音的经典名作,吴贻弓导演的同名电影也是一代经典。作家余光中高度评价林海音的写作:“上海是张爱玲的,北京是林海音的”,本书特别收录林海音签名、手稿、照片、初版封面,值得收藏。
《夜逝之时》/[冰岛]弗丽达
出版于年,甫一出版便获得了同年冰岛文学奖,年又获得了北欧理事会文学奖,是第二部荣获该奖的冰岛文学作品。获奖辞称:这是一部大胆、创新而富于诗意之美的小说。作品回望过去,追寻其中对我们当下仍有意义的生命价值。
小说以主人公尼娜的视角,以不同寻常的叙事手法讲述了一段家族故事。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系“北欧文学译丛”,系列其他还包括《神秘》《屋顶上星光闪烁》《关于同一个男人简单生活的想象》《慢性天真》《在我焚毁之前》《短工》。
《爱听老舍》/老舍
老舍先生的有声作品集。老舍长女舒济先生亲自推荐了朗读本书的八位艺术家,并拟定所选篇目,如郑榕朗读《断魂枪》、斯琴高娃朗读《月牙儿》、濮存昕朗读《我的母亲》等。此外,本书还特别收录了老舍二十多岁时朗读课本的珍贵原音。
去年,鼓楼西朗读会为纪念老舍先生诞辰周年,特别推出老舍专题,配合本书的音频,你也可在此先行透过视频,领略名家演绎老舍的风采。
????回顾
“世间幸亏有过老舍”朗读会全纪录
《四季随笔》/[英]吉辛
此书是奠定传奇作家吉辛文坛地位的经典佳作,这本半自传体散文集原名《亨利·瑞克罗夫特杂记》。吉辛在书中虚构了一个叫亨利·瑞克罗夫特的人物,此人酷爱读书,写作二十余载,却被贫穷以及其他不利于脑力工作的环境所困扰。他在50岁时,有幸得到一笔巨额遗产,自此他隐居乡野,过上了一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纯粹生活。
本书分为春、夏、秋、冬四个部分,随手翻开一章,除了对四季流转有精妙的描述外,这本书更是年轻人应当如何幸福度过青春的人生指南!
《至味在人间》/陈晓卿
春节吃什么,想必已成为最近的你脑海中的循环话题。《至味在人间》是《舌尖上的中国》制作者陈晓卿的十年饮啜笔记。
从千里之外的江湖至味到灵魂深处的家乡味道,从四面八方觅食的扫街嘴到饮食变迁的沧海桑田,从食客厨子店小二谈到饭菜与共那一人,拂袖笑破饭桌上的假面具,平民食物也看得人口水四溅之时,归根结底直抵人心:吃什么、在哪吃这些问题远不如“和谁吃”重要,人间至味往往酝酿于人与人之间,最好吃的永远是人。
《魔灯》/[瑞典]伯格曼
《魔灯》是世界电影巨匠英格玛·伯格曼唯一的生平自述,写于作者拍摄完《芬妮与亚历山大》,宣布结束自己的电影生涯的五年之后。
在这“仅有的一部投入了自己全部文学抱负”的作品中,伯格曼以彻底的严肃性,试图将自己的创作源头与历程和盘托出:童年,父母,宗教,剧场,婚姻与工作。如果想要更深入了解鼓楼西经典剧目《婚姻情境》的创作背景,千万别错过《魔灯》啦。
《纽约琐记》/陈丹青
《纽约锁记》虽不及《多余的素材》《退步集》声名大,但重要性不容小觑,它是陈丹青纽约生涯的结账,初事写作的开端……他的生活因这本书从此转向,出现新地带。和其它几本书相比,陈丹青说“这本书不越界、没脾气,聊聊纽约、谈谈艺术,自然显得雅,而久在域外,所谓生活积累比较厚,要论写作的闲静与专注,也确是这本书”。
岁末,陈丹青也莅临参加鼓楼西朗读会木心专场,错过的朋友不妨在此回顾。
????你怎么知道将来不会有人念木心
“与陈丹青谈木心”全记录
《莫言作品典藏大系》
去年下半年,全26卷精装版的“莫言作品典藏大系”面世,这是迄今为主规模最大、最全、定稿版典藏全编,该套装收录了莫言亲笔软笔签名、唯一编号的收藏证,随套装还附精美手账和经折装书法长卷《高人颂》。
与此同时,莫言与另一位诺奖得主克莱齐奥的巅峰对话也于去年亮相鼓楼西,精彩回顾点击回看。
????诺奖揭晓前夕,听听诺奖作家莫言和勒克莱齐奥都聊了些什么?
《飘》/[美]玛格丽特·米切尔
40年前,浙江出版推出了一部值得中国所有读者铭记的作品——傅东华先生翻译的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小说《飘》,推动了全国出版界的思想解放,也打开了地方出版走向全国面向世界的大门。年,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了精致烫金压花礼盒装荣誉典藏版《飘》,随书附精美羊皮笔记本和纪念版编码藏书票,独家记录出版往事。
《漫步在青春的河畔》
《盛开繁花的季节》/林清玄
年,林清玄先生自己用心编选了两册专写给青少年的作品选集,独家授权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林清玄先生除了亲自拟定书名,还为两本书亲笔撰写了序言,两本书分别为《漫步在青春的河畔》和《盛开于繁花的季节》。这是林清玄先生生前授权的最后一套书,也是他给青少年的最后一堂生命课,为儿童与少年带去他对生命的温柔感悟。
《一九七九年的茶馆剧照》
/吴钢、吴蜜
话剧《茶馆》由作家老舍创作,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于一九五八年在首都剧场首演,演员包括于是之、蓝天野、童超、郑榕、胡宗温、英若诚、黄宗洛等,可谓不可复制的一代。“文革”结束后的一九七九年二月,《茶馆》恢复演出,延续首演阵容,盛况空前。
戏剧摄影家吴钢曾为七九版《茶馆》专场演出拍摄剧照。本书集结这批照片,按话剧场次排列,配以剧情说明文字,充分保留了老舍语言风格,既是一本摄影画册,亦可看作《茶馆》的摄影连环画,让读者得以回望当年舞台盛景。
《非洲小札》/柳桦
本书辑录了七十余则非洲见闻轶事,是柳桦派驻苏丹、贝宁等地工作期间所写。在他的笔下,对陌生之地风土人情的探索,成了既“接地气”又不失野趣的日常生活:捏牛黄、猎麻雀、养公鸡、种韭菜、打响指……率真有趣,令人回味。
BBS时代,这批小文曾顶着“半张碟”的署名俘获大批网友,后归拢刊于《读库》和《读库》,又大受读者好评。柳桦拒绝轻飘飘的旅行文学,希望每一次记录都硬邦邦、沉甸甸,与有种有趣有料的《读库》情投意合,也为国人了解真实的非洲,打开一扇不一样的窗口。
《吉尔小姐》/[美]项美丽
与中国有关的美国女作家中,一定不能缺少这个名字——项美丽。她为《纽约客》写作67年,历经四任主编。
孤岛时期的上海、日据时期的香港,英国小姐吉尔沦落风尘。动荡的大时代下,命运如飘萍浮木,一系列不同寻常的情感遭遇中,交织着一幅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侨居沪港各色人等的众生相,与《潘先生》《香港假日》相互映照,组成二战东方战场的鲜活侧面。
樱桃园购书通道~
鼓楼西剧场演出日历
《哈姆雷特》
03.18-03.22
鼓楼西剧场
点击直达鼓楼西剧场官方购票平台点击这里告诉我,你在看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