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版本 >> 中国新闻网报道我校学子参加ldquo
通过福州市团委和校团委组织,我校共有10余名同学参加了由福州市团委组织的“好年华·聚福州”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于8月2日至8日在福建社会科学院学人志愿者团队三位专家学者带领下,在福州开展为期一周的“好年华·聚福州”走访式社会实践活动,了解、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福州基层的创造性发展与创新转化。
我校学子到福建社科院启动社会实践。在福州期间,我校学子们走访了福州多个基层街道、社区,以及福建博物院、福建省电影制片厂、福州南仙茶摊、福州鹿森书店、福州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福州非遗馆、闽都喜娘文化讲习所等优秀地方文化传播平台。福州十四中学生在镇海楼前为我校学子做英文讲解。活动中,福州闽都乡学讲习中心志愿者、福州十四中陈昉老师及该校6位初中学生志愿讲解队在大雨天登上镇海楼,带领我校学子们参观福州历史文化名城展示馆、福州古厝展示馆,并用流利的中英文详细介绍了福州的历史变迁及独特的古厝文化。据了解,这支志愿讲解队曾为世界遗产大会的海内外嘉宾进行过英文讲解。此次活动还吸引了福州外国语学校西班牙语班的小志愿者来学习多语种讲解。福州是寿山石的原产地。寿山石是中华瑰宝,是福州的重要文化名片,为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寿山石雕技艺为第一批国家非遗。在福州双星艺术城芙蓉人家寿山石工作室,我校学子到此学习寿山石文化。闽都乡学讲习中心志愿服务讲师、福州宦溪中学教师林书文老师与学生们进行了座谈并进行讲解。工作室的寿山石雕艺人还现场教大家鉴别真假寿山石。福建社科院专家为我校学子讲解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同时,我校学子们还到福州市非遗保护基地——南仙茶摊这个知名茉莉花民俗文化传承平台学习。“刚才通过老师们的讲解,才知道作为福州市花的茉莉花,已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同时,福州茉莉花茶窨制技艺还被评为国家非遗项目,通过现场观摩受益匪浅。”一位受访我校学子称。夏日炎炎,我校学子们抵达陈氏三姐妹金牌喜娘会所了解福建省级非遗产项目喜娘习俗。参观过程中,福建社科院民俗研究专家、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方向红老师介绍说,福州闽侯是“中国喜娘文化之乡”,以及喜娘习俗的申遗过程和“喝彩”艺术与时俱进的传承现状。福建省级非遗传承人陈氏三姐妹现场带领大学生进行了福州传统拜堂的互动式体验,展示喜娘“喝彩”。两位同学扮演“新人”,方向红老师还扮演“婆婆”亲手在“新娘”头上插上了吉祥的红花,大家在一旁喝到“好啊”,生动有趣、喜气洋洋。我校学子在福州体验喜娘习俗。
福建社会科学院学人志愿者、此次社会实践调研课题负责人郭莉副教授表示,这次活动通过福建省、福州市、区各界、各级单位的合作共建来进一步推动闽宁合作项目,展现了福州人民的友好和热情,加强了闽宁两地人民“山海情”的互动,增进了宁夏北方民族大学学子对闽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充分展示了福州文明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实践感悟
历时七天的社会实践中,我们走访了省博物馆、马尾船政局、省非遗展览馆以及大大小小多个社区。在三坊七巷里,我们遇见了历史课本上一个个熟悉的名字,重温了民族英雄林则徐等的英雄事迹。在上下杭我们看到了“咸康参号”的金字招牌、昔日繁华的商帮会馆,还有中西合璧的采峰别墅。我们也同诸多群众谈心交流,大家的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出新的火花。我们也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只有到实践中、到基层去,把个人的命运同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联系起来,才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实践团成员王雅佩
从福建省电影制片厂,到马尾船政博物馆,再到社区的调研……短短的七天,作为一名民大学子,福州的实践活动让我感触颇深。感谢福州市鼓楼区团委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这次的活动既让我们感受到福州历史之中深沉的爱国情怀,又让我们领略到福州市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活动之中经历了风雨天,但是“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一路的见闻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来自于中华民族骨子之中的不朽奋斗精神、抗争精神,激荡的海军军歌至今依然回荡在我的耳边。“七溜八溜,不离虎纠”,在队服上印着这句口号的指引下,能够有缘与众位同学齐聚福州,一起聆听这堂伟大的、别出心裁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我感到无比骄傲!
——实践团成员黎旭辉
走过福州的三坊七巷,感受老城区古建筑的文化氛围。华灯初上时分,漫步在杨桥巷的我走进了林觉民先生的故居,从墙上的文稿走近这位革命烈士,他年少时推崇自由学说,宣讲革命道理,后东渡日本寻求救国救民之道。在盛世将颓,临渊而立的岁月里,他为革命忍痛告别孕妻,积极参加起义,用鲜血点燃黎明的曙光。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一封荡气回肠的红色家书《与妻书》,声声泣血,字字含情。奈何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家国风雨飘摇之际,就是这样千千万万个革命烈士在腥风血雨中前赴后继,在硝烟战火中永不放弃,而今的我们更应如此,十年饮冰难凉热血。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团结在党旗下,跟随党的脚步,肩扛使命荣光,传承党的光辉,维护民族团结,谱写祖国的新篇章。
——实践团成员郝烨
“好年华·聚福州”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我们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让我坚信只有跟党走才能过上好日子。我们跟着福州鼓楼区团委,走访了柳河、中山等社区,了解到他们管理社区的方式以及如何开展相关文化活动。我们还学习了解当地的一些非遗文化,闽剧、软木画、喜娘文化等。民间艺人的文艺表演。在这样的艺术环境中,整个福州若有若无的散发着沁人芳香。
我在福州看到了“新”,福州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基层社区管理有机融合起来,其中加入了新颖、创新、新潮活力元素。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而社区也因这活力充满着朝气。这样一段旅程,对我,注定是不平凡的。我们要保护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让红色旅游更好的承担起思想教育、文化传承的使命。通过红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国人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从而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五个认同”。
——实践团成员顾世蓉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编辑:崔梦欣、蓝婉妯责编:侯好杰监制/审核:彭鹏、刘野青春北民大
ID:bfmzdxtw
新浪微博
北方民族大学团委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