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版本 >> 转发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家长育儿焦虑应
8月29日,由宝山区德育“双中心”主办的宝山区“父母空中课堂”在开学前如期和家长相见,共有位家长参加本次“父母空中课堂”。本次活动由宝山区德育“双中心”执行副主任蔡素文主持。
主讲嘉宾朱仲敏,教育心理学博士,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副研究员。上海市心理学会德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青少年心理健康、积极心理资本。出版专著《青少年心理资本:可持续开发的心理资源》,主编著作《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小学生心理免疫力提升指南》,发表论文30多篇。
专题讲座朱仲敏以《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家长育儿焦虑应对》为主题,先从“读懂孩子”“调整自己”两个方面入手。告诉家长要理解当前中小学生的学业压力和竞争是存在的,揭示了当代青少年发展的“三大不平衡”,家长要帮助孩子认识并运用相应的举措来应对。读懂孩子的同时,家长要调整好自己,才能改变孩子。
讲座还分别从三个角度讲述了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儿童观、如何看待家长育儿焦虑、如何破解家长育儿焦虑。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儿童观面对孩子的成长问题,作为家长要以积极的视角去作积极的反应,多发掘孩子的优势、潜能、内外在资源,激励孩子,肯定孩子。用事实说话,但是少给孩子下负面的结论性评价,问题取向和资源取向相结合。
家长在引导孩子成长中要了解,好的学业发展需要三方面的基础——理想、心理、生活,学业发展为孩子今后的职业发展进行知识、能力储备。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的生活习惯、提升心理健康素养是培养心理健康孩子的关键因素。
如何看待家长的育儿焦虑?当下社会,最大特征之一就是“不确定性”,朱仲敏从家长育儿焦虑的本质、内容、成因、后果给予了多重诠释,提醒家长情绪是相互感染的,要打破恶性循环,进入正向的良性循环才是解决问题之根本。
如何破解家长的育儿焦虑?积极心理学三个核心主题——积极的情绪、积极的关系、积极的环境是助推个体积极心态养成、获得幸福体验的重要因素。
朱仲敏与家长分享了三“放”两“不放”,家长要学着“放平、放低、放手”,坚持“不放纵、不放弃”,达到“收放”的平衡,亲子沟通中注意沟通技巧、沟通效果,放松沟通。
家长应对育儿焦虑需要“强大自己”。有效解决孩子的问题可以把情绪应对和问题应对结合起来,帮助孩子寻找社会支持,寻求他助。孩子的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人生第一所学校,家长要给孩子上好人生第一课,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家庭教育已经走向法治化和科学化。家长是一个没有持证就上岗的“职业”,是一个需要终生学习并身体力行的“职业”。
朱仲敏《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家长育儿焦虑应对》讲座,对于开学在即的家长提供了更具实操性的方法和策略。讲座结束,家长们仍然意犹未尽,希望宝山区德育“双中心”的家长心理健康讲座能继续定期开展下去,期待下一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