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阅读笔记读悟有感

发布时间:2022/7/15 12:31:53   点击数: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专业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阅读

悟道休言天命,

修行勿取真经。

一悲一喜一枯荣,

哪个前生注定?

袈裟本无清净,

红尘不染性空。

幽幽古刹千年钟,

都是痴人说梦。

本诗选自《遥远的救世主》,主人公在拜访五台山得道高僧智缘大师时所写。这首诗语句工整,意境深远,初读不免觉得晦涩难懂,边读边悟只觉立意之精妙,故写下愚见以作留念:

阅读者:武一凡

诗的表层意思是觉悟了的人通过内心来产生自律,心中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修行的人是用清规戒律来控制自己的内心。能够悟道不是靠上天注定的,而是倚重要自己的修持,诚心修行不必去取什么真经,换句话说不一定取得真经才能修行,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是修行,正所谓天下之道论到极致,百姓的柴米油盐;人生冷暖论到极致,不过男女的一个情字。人的悲喜、草木的枯荣没有什么是前生注定而今束手无策的。穿着袈裟(出世)不一定能乐得清净,人间红尘、市井文化(入世)也未必一定能玷污性情空灵。那幽幽的千年古寺也并不是唯一能修行的地方。若说只有在古刹中也能修成正果,不过是痴人说梦。

本诗更深层的寓意,我斗胆妄言:所谓真经,就是能够达到寂空涅槃的究竟法门,可悟不可修。修为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不落恶果者有信无证,往因往果、往念往心,如是生灭。不昧因果者无往而往,无欲无不欲,无戒无不戒,如是涅槃。由此可见,修行比悟道多了几分功力,少了些许境界,修行和悟道前者重行,后者重心。一表、一里,这在底层逻辑上是相对的,不可混为一谈。

?

读罢,思酌良久,自觉回味无穷,遂胡诌一首小诗,假以明志:

修行莫笑悟道空,

乾坤自在此山中。

禅心不因惹尘惧,

任尔骤雨逐狂风。

遥远的救世主

?

.

2

2

0

2

阅读

笔记

图文:武一凡编辑:赵玉桐长按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bb/2514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