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版本 >> 维普大案背后的论文江湖
经过近20年运营,维普网已经成为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齐名的中文信息服务提供商。其维普查重软件得到广泛应用。
找人发了三篇论文后,51岁的小学老师代红的专业技术等级晋升了,她的人生阅历也有了扩展。在重庆下辖的一所县城小学按部就班工作了30多年,她从没想过有一天会跋涉千里,去往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的法庭,给帮她发论文的公司老板蔡晓伟作证。
其实论文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代红称,论文虽然给她加了分,但由于当年退休的老师人数大于参评人数,所以她自动从专业技术九级晋升到了八级。但正是因为加了分,才让她相信自己发表论文的刊物是正规的,不是非法出版物。
但代红的出庭证言也没有发挥作用。检方指控,蔡晓伟在与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下称维普公司)合作过程中,冒用连续型电子期刊的名称、刊号,私自出版、印制成纸质期刊,邮寄给作者,收取版面费,法院支持了这个指控。在年12月14日作出的一审判决中,修水法院认定蔡晓伟等七人非法从事出版活动,自年10月至案发共组稿出刊余期,印刷纸质期刊22万余册,共收取版面费、排版费、印刷费等费用万余元,其中蔡晓伟等三人系主犯,以非法经营罪分别判处四年半至三年不等的刑罚,并处罚金;另外四人系从犯,以非法经营罪分别判处缓刑,并处罚金。
一审宣判后,蔡晓伟向九江市中级法院提起上诉,二审尚未开庭。
蔡晓伟的一审辩护律师坚称,邮寄给作者的纸质刊物是免费的非卖复制品,不应被认定是出版、发行行为。另一名出庭证人、供职于电力公司的王梅告诉财新记者,在她评职称的时候,电子期刊和纸质期刊一样管用,所以她不认为自己受骗了,“我要纸质的刊物只是为了收藏”。论文发表后,她评上了副高级的高级经济师。
在中国,发论文不论目的还是过程,时常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是我自己写的论文。”王梅坚定地说。代红则称自己“老了,大脑一片空白”,回忆不起来论文的内容。在发表过程中,她们都花了几百元钱,这笔钱表面上师出有名,是参照“国际惯例”的版面费,但实际上到底属于什么性质、花在了那里,很少有人愿意追究。
“纸刊”争议
年10月17日,凌晨4点,代红在重庆江北机场候机室见到了王梅,她们和蔡晓伟的家属先乘飞机,再坐汽车,颠簸至晚上9点到达江西修水县。第二天早上,蔡晓伟等人被控非法经营案一审开庭,两位证人出庭,在控辩审三方面前,代红讲述了在“正规期刊”发表论文的经历。
代红说,她通过国内知名的大型中文期刊文献服务平台维普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bb/26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