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版本 >> 用灵魂看人生,懂生活莫过于鲁迅
想来也满有趣的。
上学时,z头疼的,就是学鲁迅的文章。除了《少年润土》,其他的文章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可是长大后,却总会捧起他的文章读上几页。
想来也是那句话起了作用,少年读不懂鲁迅,读懂已经是中年人。
想了文章,自然先是要读读他的人。
今天的书籍就关于鲁迅先生的故事,是一个作家笔下的真实的鲁迅的样子。
这本书就是《鲁迅传——于无声处听惊雷》,作者刘小川。这本书是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经博集天卷推荐。
他笔下的鲁迅有血有肉、朴实无华、敢予直言。
小的时候,他听保姆长妈讲故事,听到小百姓愚皇帝时笑得手舞足蹈,直接就得出了结论,龙椅上的皇帝不是好人。
鲁迅七岁上学,去的地方就是我们在语文书里知道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十三岁时家道中落,祖父因贿赂入狱,父亲患病去世,幸福戛然而止的他从此就开始了思考人生。
人活着需要追求意义,有意义的人生才会活得饱满。
在仙台学医后感悟到,医学是不能救治人的灵魂的,只有用笔才能激活人们对世间的看法。
这也就是我们后来知道的他弃医从文的过程。
后来他做了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弟子,从《说文解字》学起,丰富自己在文学上的造诣。直至他用笔写出无数文章唤起国人的奋斗意识。
通过这本书,我们会重新认识他:
他是什么样的人:拥有着“Zui痛苦的灵魂”,看得透,讲得明,直截了当。
他如何看待所处的生活:
他考察人性拷问灵魂,也不会放过自己。
他对后辈有过什么样的关怀:他指点文青萧红:
不必问现在自己要什么,只要问自己能做什么,如果作者是一个斗争者,那么无论写什么写出的东西一定是斗争。
鲁迅去世后被称为我国现代史上z大的文化符号,20世纪国人的精神导师。
文化上,他对国民的印象就是那一句“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书中记录了他生活的年谱以及我们学生时代曾经学过的文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社戏》、《祝福》……
看这些文章,记缅怀陆续先生,但是也会一起我们童年的故事,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