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读研的意义给时间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

发布时间:2024/8/3 11:47:40   点击数:

01

在知乎上,很多人都提过这样一个问题:读研,到底有什么意义?

之所以要问这个问题,原因就在于,许多研究生对于自己的付出与回报、师生关系、发展前途普遍感到失望,甚至是不满和愤闷。

其实,仔细想一想,这些不开心的事,几乎每个研究生都会遇到。

在付出与回报方面,面对最近几年陡增的考研大军人数,自己经历千辛万苦PK掉千军万马,但真正上岸之后才发现,不过是刚从一个“内卷”跳入到另一个“内卷”之中,整天效率低下且身心疲惫。

在师生关系方面,导师强占学生研究成果、恶意延期毕业、学生抑郁甚至自杀、将导师的“恶行”公之于众的消息,近些年来大已经见怪不怪了。

在发展前途方面,即使研究生毕业了又如何,真就意味着好工作、高收入?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由于新冠疫情和高校扩招的双重影响,几乎各个行业都在裁员,找工作并不是一件易事。很多清华与北大的博士、硕士都去应聘街道城管、县城编制。

对于“读研,到底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我的回答就是:当你开始想要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就已经拥有了读研的意义。

因为,是读研教会了你去思考自己的人生。

02

正如杨绛先生曾经说过:“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与之类似,我想:读研的意义,大概就是用人生感悟去读研,用读研所得去感悟人生。

如果把读研比作人生的一场修行,从准备考研开始到拿到毕业证书结束,我们所读的每一本书、遇到的每一个人、经历的每一件事,无论是好是坏,是高兴还是忧郁,无不是在丰盈自己人生的厚度。

因而,读研过程之中,那些看似无用甚至刺痛心扉的人和事,往往决定了一个研究生一生的心胸与格局。

读研的快乐大致相当,但经历的痛苦却各有不相同。

其实,面对无数的痛苦,我们大可不必忧郁,更不应想不开而去自寻短见,而应时刻保持乐观的心态。

最近几天,在看《杨绛传:生活不易,保持优雅》的书,从中对读研又有了新的感悟。

纵观杨绛先生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曲折。前半生,她历尽战乱与饥荒的困境;后半生,她又饱尝生离与死别的孤苦。

然而,即便生活对她施以连番重拳的打击,她却始终从容回击。她的豁达心境,离不开她读过的书,遇过的人,扛过的事。

这更令人深信:那些岁月化作的履历,都一桩桩构成了她生命里最美的风景。

作家黎戈评价杨绛时曾说过:杨绛让我看到了“过去的品质”,这是一种哑光却不暗哑,低调却不哽咽,醇香却不刺鼻的品质。它像北极光:明亮、坚韧、耐寒,在人格的高纬度闪闪发光。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的摆渡人?”

这句话,出现在现象级畅销书《摆渡人》的封面上。

每一位研究生在求学的过程中,都免不了会遇到几条汹涌的河流,诸如与导师关系紧张,与同门无法和谐相处,实验久久得不出理想的数据,论文投稿三番五次被编辑退回,甚至延期毕业……

那些藏在暗处的苦难和意外,构成一个又一个令人室息的漩涡。我们无人不像《摆渡人》书中的迪伦一样,在其中挣扎、沉沦,渴望得到救赎。

可是,等待沉舟侧畔千帆过尽,你到头来才人发现:生活能渡的,都是愿意自渡的人;能救你于水火的,也只能是你自己。

风雨人生,学会为自己撑伞;苦厄境遇,要坚持为自己种花。

铁凝在《长街短梦》里写道:假若人生如一条长街,我就不愿意错过这街上的每一处细小的风景。假若人生不过是长街上的一个短梦,我愿意把这短梦做得生机盒然。若是能如此,人生再苦,遇到再难的事,也不虚此行。

作为研究生的你,当遭逢困境时,不妨去读一读《淮南子》里的一句话:“人多欲亏义,多忧害智。”

在读研期间,我们无论做什么,都需要首先摒弃浮躁,不追求短期效益。

与其惶恐被导师批评甚至责骂,无法毕业,害怕毕业后找不到理想的工作,都不如专注于我们当下的手中事,把它做到极致,成功便水到渠成。

给时间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间。

对于那些内心丰溢的研究生而言,读研的所有过程都是美妙的。读研的趣味不在别处,就在你读的每一篇文献、所做的每一次实验、所撰写的每一篇论文之中。

03

读研,实际上是在给我们一个缓冲期,从学生身份慢慢过渡到社会人,在于让我们比已经工作的同龄人,稍微慢一点认识到社会的残酷。

其实,研究生已经算是半个社会人了。该经历的各种打击和黑暗也会慢慢接踵而至。

但幸运的是,我们至少可以有3-4年的时间去慢慢适应,不用像本科毕业即工作的同学一样,成天疲于奔命。

读研之前,我们很多人对自己的期望是要功成名就,找到最好的工作,遇到最好的爱人,过上最好的生活,走上人生的巅峰,把其他人远远甩在身后。

但读研之后,我们大多数人剩下一个最卑微的愿望:能够顺利毕业,并且好好活着。

我们会逐渐意识到,自己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普通人。读研过程中,知识上的提升其实很有限,关键在于思想上的成熟,在于历练与修心。

我们不妨好好静下来,给自己一段缓冲期,冷静思考、分析、研究自己。去想清楚:我是谁?我喜欢什么?我将来要干什么?我活一辈子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思考这些问题,对于我们的人生能否过得幸福是很重要的。

读研时间很短,我们不妨去做一个乐观的人,去过有趣的人生。

实际上,读研的每一天也很短,我们不妨在卸去伪装后,在躺平之前,先放下形影不离的手机。

捧一本书,或薄或厚;品一杯茶,或浓或淡;读一篇文献,或深或浅。让操劳的心灵和奔逸魂灵都于此刻归位,安守当下,静谧如斯。

当我们把人生的坐标系定位到30年之后,我们会清晰的看到:

拥有足够积累和知识储备的我们,具有向上发展的加速度,上限也变得相当高。

而对比那些比我们早几年工作的同学,他们的上升速度是接近于匀速的,也许10年之后,就会触碰到职业的天花板。

这时候的我们,会深刻地体会到那句话的含义:30岁之前,最好的投资是读书。

这,大概就是读研的意义所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bb/2705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