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研究生通常有的错误认识你知道几个这些认识

发布时间:2024/10/13 12:17:36   点击数:
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pf.39.net/bdfyy/zqbdf/

错误1:搞科研是一件高大上的事情

很多刚刚接触科研的研究生,第一次身披着白大褂、手戴胶皮手套、操纵着实验仪器,感觉已经置身于科研的风口准备起飞,从此立志要清心寡欲,不追求金钱和名利,为了科研事业而奋斗终生。

还是先醒一醒吧!但凡说自己搞科研淡泊明志的,都是没有经历过研究生生活的人,此外,不要认为你在搞科研,别人就要尊敬你,这主要取决于你在科研中所扮演的角色

其实,实验室有些事情找个民工搞搞,说不定做的比你还好,只不过要花更多的钱,毕竟现在请一个民工一天都要几百,而你一个月老板才给几百,有时还不能按时发放。

所以,研究生搞科研没什么高大上的,就是为了顺利毕业。

图片来源于网络

错误2:论文越多的老板越厉害

学生选导师优先选择学术大牛,这当然没错,但头衔越多的老板真的代表他的水平也越高吗?

其实,导师的学术水平就相当于学生的语言、数学、英语等课程成绩,而导师的title则相当于学生诸如班长、学习委员、团支书之类的职务,这二者有一定关联,但并不是强关联。

客观来看,目前科研学术方面最厉害的一批人还是以70后、80后的人为主力军。

当然,如果你读研的目的主要是想利用导师的人脉圈子,那自然title越多、级别越高越好。但如果你真的想潜心做学术,建议还要认真审视一下。

错误3:发文章、参加顶会,是因为我努力

论文这东西,实际上就是在比拼学科、比拼导师、比拼平台,当然也有个人努力的因素,不过占比很小。当一篇论文发给编辑,人家首先要看的不是你,而是你的导师是谁。

错误4:顺着老板的想法,就一定能发论文

有的学生搞科研秉持“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凡是老板说的都是对的”;“凡是顺着老板指示的学生都能发Paper。”

其实,毕竟老板很忙,没时间对每个人的课题进行深入阅读。

毕竟老板也不是神仙,不可能对学科的每个前沿每个方向都精通。

图片来源于网络

错误5:我的ldea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老子天下第一,导师都是XX(此处略去两个字自己去体会吧!)。

我要去拯救世界了,今天做实验,明天拿诺奖,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

我要创新、创新、再创新!

还比如,我无所不能,药品自己制,设备自己搭,表征拟合自己搞,理论计算自己来,反正老子最厉害,这些其实都是错误的想法。

错误6:多发文章就能顺利毕业

硕博毕业延期有两种情况:要么科研做得太差。对于那些平时发表论文不多,科研水平不够high的学生,导师基本上都是一票否决,决不能让他(她)轻松毕业,否则就败坏了自己的名声。

要么科研做得太好。而对于平时发表论文较多、学术科研能力强的学生,为了保证持续的论文输出,导师也是不会轻易放手让他(她)过关走人的,希望你再多干一两年。

错误7:论文作者排名先后不重要

即使说成功发Paper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导师,但这并不意味着发论文时导师一定要排在第一位,现实中,有些不够厚道的导师喜欢抢学生的第一作者(身兼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但如果你继续选择走科研道路,失去第一作者绝对是个重大损失,因为国内科研环境一般只认可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

错误8:抓紧一切时间看文献

有的研究生看文献喜欢把时间切成块,上午看一点,下午看一点,晚上再看一点,美其名曰:不容易产生“文献厌恶综合症”,事实上,看文献必须用整块时间,利用碎片时间去看文献不仅看不进去,无法前后连贯思考,还会令实验时手忙脚乱。

错误9:课题实验数据无备份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时刻记得备份!

时刻记得备份!

时刻记得备份!

对于经常有几百GB数据的学科,在下奉劝一句,每个数据至少要有三个备份。

因为,现代的办公电子设备由于中毒、物理损坏等原因,哪怕是自己一不小心把咖啡洒在笔记本上,其中的数据就丢失。

不过幸运的是,还好老板那有备份,最终逃过一劫。

错误10:听学术报告是浪费时间

听学术报告、参与学术交流是科研的一个重要内容,如果有本领域的国内外大牛学者前来做报告,最好还是去听听,一般会有收获,是能使你及时了解本领域的学术前沿动态;是能拓宽你的研究视野。

以上就是在网上搜集到的关于研究生容易想的错误想法,希望对小伙伴们有用呀!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bb/2727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