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鲁迅之下,就是张中晓

发布时间:2017/8/11 8:05:28   点击数:

图片来源:雅昌艺术网,孙建平作品

爱思想原创首发,转载需获授权

一个人清醒地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苦难,因为纷扰多变而又充满悲剧的现实生活使人的感情无法忍受和不安。于是人们在麻木不仁和幸福之间画上了等号,并把内心冷漠和死气沉沉看作最高尚。

——张中晓《狭路集》

1

思想之与威权,正如自由之于奴役,是永恒的死敌,但在某种程度上说,如果从来就没有威权,没有破壳而出的抗争和激愤的呐喊,我们的思想史也将平庸得多。奴化社会不可能培育人格健全的知识分子和公民群体,但最优秀的思想者,也必然出身于奴隶之中。哈耶克的理论高度、学术成就,固然远高于顾准,但我无论如何都更佩服后者,因为哈耶克这个英国绅士是在安全的环境下研究和写作的,如果把他放在奴隶集中营里,人格是否经得起考验是未知之数。

中国思想长河浩浩汤汤,其实浊流多于清流,若以自由精神观照,从先秦到晚清,达标的思想者两只手数得过来。经历所谓“四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后,风气渐开,但仍为沉重的旧物所拖累。孤独的复仇者鲁迅“战死”在无物之阵之后,呐喊的枭鸣渐被小人的喧嚣淹没,无声的土地仍然无声。

我曾试图在当代思想界寻找真正登堂入室的人物,在学术上登堂入室的固然有一些,而在思想上登堂入室的实在寥寥,没有办法,只好回看前三十年,在书卷中遇到胡风、顾准等。在这些不可多得的人物中,多病的张中晓给了我空前的震撼,让我惊叹:人的灵魂真的可以超越时代而相通!

2

“父亲,我活了三十五岁,除了三本笔记,再没有什么可以存留的了。您为我好生放着,或许将来会有点用处……”

第二年,他死了,留下三个用碎纸片装订成册的笔记本,那就是《无梦楼文史笔记》、《狭路集》、《拾荒集》,这是病中的“胡风集团分子”张中晓留给人世的一切。

因思想而受难,因思想而坚持,因思想而牺牲,思想占据了张中晓,他短暂的一生,一直处于思想的战壕里,战壕里只有他一个,他如同移山的愚公,要凭一己之力,掀开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冻土层。他的文字,也谈西方,也谈中世纪,也谈康德黑格尔尼采,但更多在于中国:中国的历史、文化、学派、政治……他要成为历史总账的清算者,在不可一世的正史和冗杂的野史中,算清一笔笔权力与思想、主子与奴民的老账、新账、坏账、血账。

张中晓的思想锋利如刀。在他笔下,没有任何多余的废话,拨开迷雾,直入主题,指名道姓、干脆利落地击打历代独夫民贼和腐朽思想。由于处于地下写作状态,更由于思想战士的生命形态,他的文字完全不同于长篇大论而言不及义的学者,更类似于禅宗语录和尼采的格言体,却没有那些故弄玄虚的成分,简短有力、平实真挚、直面现实、感情饱满、一语中的。试看他评点中国道德:“小人畏刑,君子畏天,恐惧和畏罪,是中国道德实践的基础。”何等警醒、精辟,当代学者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论著多矣,动辄数十万言,实际上还没张中晓一句话深刻。近现代知识分子中,在这方面,除了鲁迅,我很难想出有谁能与之匹敌。

3

张中晓是抗争者。

他抗争,扎根现实又不局限于眼下,在他那里,几千年的沉积连成一条线索,新晋的当权者身上往往附着着旧物的幽灵。他闯入无物之阵中,洞见混沌,在各色好名目下识破杀机,寻觅敌手。在他的洞见力下,孔孟、老庄、商韩不过是一丘之貉,均属于“老练的世故哲学”。他批评孔子:“执著于一种僵硬的,漫无边际的区别”;批评老子:“本质是厌世主义,是鬼魅和幽灵的世界观,是禽兽的哲学”“强调相对现象成为绝对原则,在相反的方式上成为杀人灵魂的软刀”“以撒赖取胜,以扫帚战术取胜”;批评庄子:“消灭了人生的庄严感,彻底的虚无主义,市侩主义和厌世主义”“无是非——无情操,精神萎缩,彻骨的冷淡,冷酷的理智”“迁就,取消,不负责任,一副死相,以苟活为得计”“放逐了道德性”;批评申韩:“残酷的功利原则是毁灭道德性的”“没有心肝”。他总结道:“中国人不接受一种彻底的思想方式,不习惯过一种彻底的生活方式,而安于空浮、马虎、四平八稳、得过且过、自我欺骗、折中妥协的方式下过活。”“中庸并不是和谐。不是智慧的和谐,而是平庸的折中,和一种自然性的并列。这种和谐的基础,是自然性,而不是精神自由。”

张中晓是偏激的,这种偏激,是一种异端思想者的偏激,是伟大的偏激,是一个思想犯血肉中的真实气质,他的偏激,是现实压迫煎熬和灵魂自我选择的合力,他容不得丝毫的虚伪、犬儒与奴性,容不得世间有人吃人。在笔记中,他愤怒地喊道:“中国人的所谓心术,是一整套没有心肝的统治手段,残酷地进行欺诈和暴力行为。”“人心之险远超出山川,而心术,行险之道耳,然中土古哲名之为大道!”这个被时代放逐的人,朝不保夕地从事着地下写作,却恨不得跳出纸外,拉着每一个人的手,劝他们要爱生命、爱真理、爱自由,要真诚地生活,使人间成为真正的人间!

从《顾准日记》来看,顾准在文革前期,有一段时间,也或多或少地被群体狂热迷惑,思想上有些反复,(参加林贤治《两个顾准》一文),而张中晓始终是清醒的,他的笔记名称清清楚楚——无梦楼!

4

作为现实主义者,张中晓对形势判断很清醒,而作为人道主义者,他毕竟还有梦,像鲁迅寄望于青年、“救救孩子”一样,因肺病抽取了五根肋骨的张中晓,在他孱弱的身躯里,始终包裹着深沉的梦想,那就是正义战胜邪恶、思想战胜威权。

他爱人类,在他看来,人的尊严是不可亵犯的,在他笔下,反复提到“人生的庄严感”。当代一些精神侏儒,喜欢把思想漫画化,把人文主义理想解构为一些消闲的、徒劳的、可有可无的废物,夸大体制、秩序、商业、科技、传媒、经院教育甚至娱乐业的作用,唯独贬低独立人格,贬低精神反抗。张中晓与这些小矮人截然不同,他坚称:“一切美好的东西必须体现在个人身上。一个美好的社会不是对于国家的尊重,而是来自个人的自由发展。在历史上曾存在过无数显赫的帝国,但它却藏着无数的罪恶,它的人民为了皇帝的文治武功而牺牲生命,受尽苦难,这是对过去的历史所必须注重的一个方面。”

“道德的民主:建立在对于人性有获得个人自由的能力的信心上,同时,有伴随着尊敬的关怀别人,以及基于团结而不是基于胁迫的社会稳定性。”张中晓如是说。这个命中的孤独者,生于中国,死于中国,却属于“德先生”的精神谱系,这也证明了,无论形势何等严酷,只要有一颗追求真理的心,思想就能穿透层层冻土,直面天穹,冻土之上,才是自由的天空!

作为一个人,他几乎被剥夺了一切,时代使他伤痕累累,而他从来不打算去自欺掩饰,而是顺着人我的伤口剖析时代,在与古人和今人的搏斗中,他鲜血淋漓,却不曾抛却义愤,越到生命尽头,斗志越是旺盛,试听他那慷慨激昂的独语,他是何等热爱和渴望光明啊!然而他等不到光明,等不到平反,等不到地火燎原之日,在思想国中击败所有对手之后,他终于倒在冻土层之下,这个世界太荒凉,淹没了他挣扎的痕迹。

5

胡风集团获得平反之后,张中晓的遗著出版,王元化等人给予了很高评价。但由于张中晓的激进姿态和文字风格,可能还与他没有深厚的学术背景有关,不讨一般学院派人物的欢心,没像陈寅恪那样引起“文化热”。有人认为他的著作只是一些感想,没什么学术含量,也有人认为他批判传统文化太过粗暴。总之,生前身后,他都孤独都很。

就思想深度、人格高度而言,张中晓和顾准一样了不起,一样可敬,只是就个人阅读体验而言,张中晓给我的精神触动更大一些,可能与性格有关,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家之中,只有鲁迅能对我造成更大的触动,题目没别的意思,只是缅怀这位孤独者而已。

何谓孤独者?人们普遍畏惧孤独,却有那么一种人偏爱孤独,让我们听听,张中晓自己是怎么说的:

孤独是人生向神和兽的十字路口,是天国与地狱的分界线。人在这里经历着最严酷的锤炼,上升或堕落,升华与毁灭。这里有千百种蛊惑与恐怖,无数软弱者沉没了,只有坚强者才能泅过孤独的大海。孤独属于坚强者,是他一显身手的地方,而软弱者,只能在孤独中默默地灭亡。孤独属于智慧者,哲人在孤独中沉思了人类的力量和软弱,但无知的庸人在孤独中只是一副死相的挣扎。

责任编辑:蔡翔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知名医院
北京白癜风哪里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jg/1324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