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18岁就准备结束自己生命的年轻人,最终活到了95岁。在经历了漫长的人生和无数动荡的岁月之后,他被人们称为“中国的脊梁”,以及“最后的儒家”,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文化符号。他的名字叫梁漱溟年10月,梁漱溟出生于北京紫禁城旁边的安福胡同一个书香家庭。六岁时,他的启蒙书籍并不是一般家庭常读的四书五经,而是《地球韵言》。父亲希望他知道国家的危难,关心天下大事。7岁时,梁漱溟进入北京第一所洋学堂——中西小学堂,学习英文,之后又考入北平顺天中学。学习成绩出类拔萃的他,做文章却喜欢标新立异,学校有位老教员对此很不满,他曾在梁漱溟的作文上恼恨地批示到“喜欢众人所厌恶的;厌恶众人所喜欢的,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的,必定要有灾祸”;但另外一位很欣赏他的国文教员却常说他“语不惊人死不休”。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一生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是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他在中国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并获得了丰富的经验。梁漱溟一生著述颇丰,存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乡村建设理论》、《读书与做人》与《人心与人生》等。23岁的梁漱溟在上海的《东方杂志》上连载自己的《究元决疑论》一文,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看到这篇文章,邀请梁漱溟来北京大学授课,梁漱溟因此登上了北京大学的讲坛。然而就在第二年,他的父亲梁济沉潭自尽了,曾经数次出世入世摇摆不定的梁漱溟终于决心入世,由佛教徒变成了儒者。离开讲坛的梁漱溟开始进行乡村建设,寻找“中国向何处去”的答案,并在这一问题上与毛泽东进行了探讨。然而,他们两人在如何改变中国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后来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还是以失败告终。在《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一书中这样描述到:暮年的梁漱溟是一个幸福的,惬意的老人,世间万事都不足以动其心。有的人也许认为,他在历史这场大游戏中是失败的一方,然而他说:“我并不失望也没有遗憾,我做完了我这一生要做的事情。”《先生梁漱溟》《人物》播出时间:3月24日22:46
点击“阅读原文”
玩诗词抢红包
赞赏
长按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在哪里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儿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jg/13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