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别幻想迪拜和月入47万元,解决眼前苟且先

发布时间:2017/10/28 11:48:49   点击数:

最近几天,一则“迪拜乞讨月收入高达47万元”的新闻刷爆了朋友圈。

于是乎,一溜的,各种眼红啊,心痒啊,羡慕嫉妒恨啊,纷至沓来。各路加班狗、文案狗乃至白领们都心有不甘呐。人家躺着就能月入几十万,我窝在世界某个角落里哼哧哼哧累死累活绞尽脑汁忍气吞声月收入还徘徊在三位数,凭啥?

又于是乎,心里不平衡了,蠢蠢欲动了,跃跃欲试了。纷纷地在朋友圈发表心声了:

“约吗?”

“组团吧!”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扔到迪拜去捡垃圾!”

“我带上你,你带上碗,我负责哭,你负责喊,一起赚他个盆满钵满!”

很激动,很亢奋,很信誓旦旦,好像立马拿个破碗办个签证,飞去迪拜分分钟就能守株待高薪。

然后,就没然后了。

为什么别人能在迪拜分分钟收入上千元,而你不能?

首先一点就是执行力不够嘛。

羡慕是真的,行动是假的。别说雷声大雨点小,雨点压根就没有——

在朋友圈转发一下,抒一下情,表一下态,然后就该洗洗睡了。第二天眼睛睁开,照旧面对日复一日的苟且。

不过呢,不好意思,迪拜的乞丐还真不是哪个人想当就能当的。

如果人人都能随随便便去往传说中黄金论斤卖豹子当宠物养的迪拜,闲坐街头巷尾轻轻松松就能月入几十万元,还要警察干吗?还要迪拜那些开凯迪拉克的警察干吗?

一个月47万?!嗅起来的确让人垂涎。迪拜也确实存在以乞丐为生的人,而且根据当地警察介绍,47万元还只是保守估计,要在聚礼日,能够赚取更多。

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乞讨在当地已被明令禁止,因此警方一直以来都在严打类似的乞讨行为。

迪拜警方还表示,沿街乞讨有损于国家形象,妨碍社会治安。所以,“职业乞丐”会被列入签证黑名单,一旦逮着,就会给予相应处罚。

总之,一句话:真爱面子与尊严,远离迪拜式乞讨。

不要看到钱就两眼嗖嗖嗖地放光,有点定力好不好?

别被香车丽舍的海市蜃楼蒙了眼,也别让黄金美女之镜花水月迷了心。

近来看《苏东坡传》,这老头可爱,很懂得人生进退取舍。他在贬谪黄州期间,自己动手,耕地种菜,丰衣足食,还盖了雪堂,在墙壁上写了三十二个字,作为日常警醒。我觉得很好,所以摘抄了下来:

出舆入辇,厥痉之机。

洞房清宫,寒热之媒。

皓齿蛾眉,伐性之斧。

甘脆肥酸,腐肠之药。

翻译成现代话就是,你拼命赚那么多钱,开名车,住豪宅,睡靓妹,吃馐馔,其实呢,是在一边虚幻享受,一边自我戕害。赚钱不在多少,重要的是找寻到赚钱的意义啊,不然真的只是梦幻泡影一场。(好鸡汤啊)

咱不是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住破屋也能呵呵哒,咱虽然身在苟且,却也梦想诗和远方啊,除了诗和远方,还得照应身边的上有老下有下。

前阵子,浙江一位拾荒老人被车撞身亡,遗产惊人。生前默默无闻,死后美名远播。这位平凡而了不起的老人退休前有份体面工作,大学一级教师,退休金五千多。照例说,可以看看报纸喝喝茶,跟老朋友下下棋子扯扯淡。但他偏不,他要折腾,在家人子女都不理解的情况下,坚持捡垃圾过日子。图个啥?出了事,人走了,大家才明白,他把所有的积蓄用来捐助贫困儿童了。这还不算,十多年前就已签了遗体捐献志愿表,自愿捐献自己遗体和所有可用器官……

看看这位名叫韦思浩的老人,平凡又了不起的老人的照片,眉宇间很有弘一法师的慈悲相。

他也是在努力赚钱,同样用看似很low的方式。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亦有道。话说出来,老得掉了一地牙,但道理亘古不变哪。

一位美女同学也在朋友圈发了“迪拜乞丐月收入47万”的图片,然后呼朋引伴着。

我调侃:听说到那里,法拉利凯迪拉克什么随便捡。

这位美女同学说话向来调皮,她是这样回复的:我只想认认真真捡垃圾。完了在后面带上一个害羞表情。

虽是互相说笑扯淡,但她也算说到了点子上——认真。

毛主席曾说过:凡事就怕“认真”二字。

只要认真,做到极致,什么事情做不好?什么工作赚不了钱?

只要认真,还需要大老远跑到迪拜去乞讨才能月收入几十万?

不认真,不专业,即便把你扔到迪拜,照样老无所依,照样穷得哭天抢地。

对于人家倾家荡产节衣缩食靠捡垃圾做尽好事,咱且不喊着向韦老师学习的高调,不管怎样,追求什么,一步一步,认认真真,做好自己,解决眼前苟且先。

本文已授权。江徐:80后女子,《读者》







































石家庄治疗白癜风医院
环孢素软胶囊说明书有没有说用药禁忌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jg/1404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