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价格 >> 鲁迅周作人分则各自为王,合则天下无
本文共个字,阅读需要5分钟
建议对着迅哥照片“横眉冷对”一会儿
今天是鲁迅逝世82周年。
回忆鲁迅,人们大都讲“民族魂”,
并配上“横眉冷对千夫指”的这张:
比他小4岁的二弟,周作人,
则提醒我们不要忘了“鲁迅的微笑”,
因为鲁迅最爱表情丰富的这张:
▲作者:陶元庆
跟着周作人,我们会发现
鲁迅一直都有点“稳中带皮”。
※从小就是社会哥在三味书屋念书的时候,
老师把他放在靠近园门的位置——
小伙伴们梦寐以求的偷溜宝座,
被他一本正经地以“有风”推脱掉了。
但他其实也喜欢到处逛,
甚至还会带头“打群架”:
带队袭击私塾腐败的老师——
因为他会没收学生的点心;
群殴“武秀才”——
因为他总是恐吓路过的小学生。
尽管两次都没碰着人,
但武秀才那一次,鲁迅是带了真刀的。
▲社会我迅哥儿,人狠话不多
不过,鲁迅童年快乐的日子并不多。
年,祖父周福清卷入了清末重大科考舞弊案。
按照常规,关节处的人是要论斩的。
但晚清比较松,祖父只被判到杭州监禁。
兄弟俩都被送往外婆家避难。
8岁的周作人对这段生活的记忆,颇为愉快。
有许多同伴,哥哥和他一起看书,哥哥还会描图。
但2岁的鲁迅,比弟弟懂的更多,
比如“要饭的”感觉和议论。
虽然这并不妨碍他后来把自己描的《荡寇志》
卖给书房里的同窗。
▲《荡寇志》
第2年冬天,父亲开始咯血、水肿,
并在两年后去世。
长子鲁迅承受了一连串的变故和打击。
他长大后一再谈起: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
我以为在这途路中,
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而弟弟周作人则没有受到过多冲击,
甚至到杭州陪侍祖父,也没有太多不愉快。
虽然住在拘束的小楼颇为困窘,
但他却是在愉快的初恋中度过的。
这一年,周作人2岁,
与哥哥“要饭的”2岁迥异。
后来,受尽冷眼的鲁迅离家,去往南京。
7岁,鲁迅开始接触更广的世界,
他写回的信则勾起了二弟对外面的羡慕,
也加深了二弟对他的倾佩。
连笔名也是要同款的。
鲁迅叫“戛剑生”,
周作人就取了一个“躍剑生”。
※梦想仗剑走天涯年,2岁的鲁迅到了日本,
第一时间就写信、寄照片给弟弟周作人。
但弟弟在前一年才刚到南京。
两年后,鲁迅转到仙台学医。
在他面临重大危机和转折的时候,弟弟还在南京。
又过了两年,25岁的鲁迅退学回老家,
领受母亲赐予的“礼物”——妻子朱安。
▲朱安
没多久,兄弟俩一同前往东京。
周作人也在2岁开启了他的日本留学。
与哥哥的挫折感全然不同,
周作人在日本的那几年,是非常愉悦的。
日本宁静、文气的一面深深吸引了他,
他在这里学了许多知识,尤其是语言,
如日语、希腊语、古英语、俄文、梵文等。
应该说,周作人读书的广度是超过了鲁迅的。
于是周作人早早的拥有了眼镜和高发际线。
▲周作人年青时
不过没有鲁迅,周作人不一定那么勤奋。
年,发生了这么一件事。
章太炎托周作人翻译邬波尼沙陀(梵文),
来来回回商量定了,周作人却开始犯懒:
大夏天的,和鲁迅挤在一个小屋,闷……
不想工作
鲁迅催他,他只是沉默。
可想而知,鲁迅在沉默中爆发了:
挥起他的老拳,在周作人头上打了起来。
几十年之后,周作人如实记下这件事,
并在书里坦诚地写道:
“鲁迅向来勤苦作事,为他人所不能及。”
周作人不止佩服他哥的勤劳,还佩服他的才思。
他说自己写文章最羡慕两种,
一种是平淡自然、不做作,一种是深刻泼辣。
鲁迅正是后一种,但这是难“学”的。
但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什么都不怕。
学就学!
※梳你们一样的小辫子呀97年,新文化运动正兴盛,
32岁的周作人追随大哥的步伐来到了北京。
大哥的小说杂文与二弟的理论文章双剑合璧,
“周氏兄弟”C位出道,威震江湖。
▲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三弟却不能有姓名
那时候,他们俩真的有些连体的感觉。
一起讨论、写新诗、编课堂讲义就算了,
有时候还混着投稿,更要命的是风格还有些像。
弟弟有几篇“杂感”混到哥哥的《热风》里,
如果不是弟弟在回忆录里说,估计没人会分得清。
鲁迅也有好几部作品用了周作人的名字。
人们说那是兄弟情谊。
周作人则用《阿Q正传》署名“巴人”的事,
一并说,外人不懂,那是鲁迅:
“不求闻达,但求自由的想或写
不要学者文人的名,自然也更不为利。”
时间又过了两年。
99年,“北漂青年”鲁迅卖掉老宅,
拿出0年工作积蓄,还借了点钱,
买下了八道湾的一个四合院。
年底,三兄弟拖家带口,住进了北京二环。
一家人在一起还算和睦。
鲁迅和周作人的孩子相处起来,也是俏皮可爱。
“大爹,大爹,你为什么老不剃头?”
“大爹要留长头发,梳你们一样的小辫子呀!”
但周作人可能不是真正的快乐。
一下子从地方中学调到北大教书,他有很多不适应。
比如说所有南方人都不能幸免的——口音。
周作人在讲台上常常是手足无措。
冰心晚年回忆:
“他很木讷,不像他的文章那么洒脱,
上课时打开书包,也不看学生,小心地讲他的,
不像别的老师,和学生至少对看一眼。”
其实他大哥鲁迅也被讥讽是“南腔北调”。
不过,鲁迅直接写了一本《南腔北调集》甩回去了。
至于上课氛围,鲁迅完全是idol式存在。
这一点,从学生+妻子许广平,我们就可以知道。
▲许广平
周作人不免得出结论:
自己在北大是“不受欢迎的”,是个“多余人”。
工作不如意就算了吧,私底下还可以找点好吃的。
毕竟他的人生信条之一是:
“我们看夕阳,看秋河,
看花,听雨,闻香,
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
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
而且是愈精炼愈好。”
但北京这个美食荒漠令他感到绝望——
“我在北京彷徨了十年,终未曾吃到好点心。”
▲周作人
他这句话可能暗中diss他大哥。
要知道鲁迅常跑北京稻香村等铺子——
任何甜到忧伤的点心,鲁迅都喜欢。
多年后,周作人依旧有些嫌弃地提起:
“传说鲁迅最爱吃糖,这自然也是事实,
他在南京的时候常常花两三角钱到下关‘办馆’买一瓶摩尔登糖来吃,
那扁圆的玻璃瓶上面就贴着写得怪里怪气的这四个字。”
※大家都是可怜的人间年7月9日上午,
周作人突然给了鲁迅一封绝交信。
信里说,大家都是可怜的人间,
愿你安心,自重。
鲁迅一头雾水,而周作人拒绝谈话。
于是在2周内,鲁迅带着母亲妻子搬进新住处。
次年6月,鲁迅回去取书,被周作人夫妇大骂。
说到激动处,周作人拿起铜香炉砸向哥哥,
而鲁迅也忍无可忍,抓起一个陶瓦枕回掷。
这一次吵架,许多人都在场。
闹翻的矛头指向了周作人的妻子,羽太信子。
▲羽太信子(左一)及周作人(中)
她的挥霍、嚼舌根都是可能的原因,
但这件事,双方都保持了沉默,也就成了悬案。
曾经的“周氏兄弟”就这么彻底解体了。
没3个月,周作人就出了一本书,叫做“自己的园地”。
在这片园地里,他说起苍蝇:
“不要打呐,
苍蝇搓他的手,
搓他的脚呢。”
谈到饮酒:
“酒的趣味只是在饮的时候,
我想悦乐大抵在做的这一刹那,
倘若说是陶然,那也当是杯在口的一刻罢。”
谈到人群与我:
“人是喜群的,
但他往往在人群中感到不可堪的寂寞,
有如在庙会时挤在潮水般的人丛里,
特别像是一片树叶,与一切绝缘而孤立着。”
这是一块重情理、知识,冲淡平实的园地。
迥异于他的哥哥,充塞着刀光剑影,热与冷快速交替。
他们终究是成了“南鲁北周”所指的双峰。
联系只能是远远问候。
年5月,埃德加·斯诺访问鲁迅,
问鲁迅:中国新文学运动以来,最好的散文杂文家是谁?
鲁迅答:周作人、林语堂、周树人、陈独秀、梁启超。
※人总是只有人的力量排行第与第3的散文家,应该没有料到,
5个月之后,他俩永远都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年0月9日,鲁迅逝世。
▲鲁迅遗容
不同于众人写的怀念文章,
周作人写的《关于鲁迅》,对于情感一字不提。
而是一笔不落地记下鲁迅这些年文字成果。
后来又写了一篇《关于鲁迅之二》,
开头算是做了解释:
一个人的平淡无奇的事实本是传记中的最好资料,
但唯一的条件是
要大家把他当作一个人去看待,
不是当作“超人”。
那种克制,
比无节制的嚎啕大哭更为婉转、心碎。
平淡之下波涛汹涌。
这是周作人的文字纪念方式。
并且这种情绪,不知道什么时候
就冷不丁地冒出来。
鲁迅去世0年后,
周作人写《知堂杂诗》的题记,突然说:
“昔日鲁迅在时最能知此意,
今不知尚有何人耳。”
又一次,他讲到鲁迅的小说:
“《伤逝》不是普通的恋爱小说,
乃是假借了男女的死亡哀悼兄弟恩情的断绝
……
我也痛惜这种断绝,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人总只有人的力量。”
鲁迅逝世20多年后,他写了《知堂回想录》。
讲到40年前自己生了一场大病,
病中他写了一首白话诗,
“当时说给鲁迅听了,
他便低声的慢慢的读,
仿佛真觉得东西在走过去了的样子,
这情形还是宛然如在目前。”
我们只能知道这诗了:
《过去的生命》
这过去的我的三个月的生命,哪里去了?
没有了,永远地走过去了!
我亲自听见他沉沉地缓缓地一步一步地,
在我床头走过去了。
我坐起来,拿了一支笔,在纸上乱点,
想将他按在纸上,留下一些痕迹,——
但是一行也不能写,
一行也不能写。
我仍是睡在床上,
亲自听见他沉沉地他缓缓地,一步一步地,
在我床头走过去了。
他们大起大落的生命也这么走过去了。
一个搏击、挣扎,一个空手、苦隐,
各自完成了对平凡人生的叛逆。
空手苦隐的人,为搏击挣扎的人
写下了暗流汹涌的纪念。
他们终将相聚。
小新的每日赠书
●你了解的鲁迅是什么样子的?
请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将综合留言质量和热度选出位书友,赠送新经典好书一本。
点击图片可购买此书
限时单本包邮
《鲁迅的青年时代》
周作人著
有别于当时诸多片面化、概念化的神化鲁迅之作,知堂尤为强调的是鲁迅作为“人”的一面,如《鲁迅的笑》《鲁迅与弟兄》各篇,让我们看到了“横眉怒目”而外“和蔼可亲”的鲁迅。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新经典公司所有
图片来自网络/本期编辑:夏花
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大头赞赏
长按治白癜风乌鲁木齐哪家医院好芥子气软膏质量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jg/17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