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高尔基最后所有的人都忘了托尔斯泰夫人

发布时间:2020/1/13 21:48:53   点击数:

《文学写照》收录了苏联作家高尔基对同时代多位作家的回忆录,包括列夫·托尔斯泰、索菲雅·安德烈耶夫娜·托尔斯泰夫人等等。

托尔斯泰与高尔基

俄国文学家史家德·斯·米尔斯基认为,高尔基在《文学写照》中关于托尔斯泰的回忆录是“关于伟人托尔斯泰最有价值的文字”。

今天是托尔斯泰逝世周年纪念日,借由高尔基“具有穿透力的视线”,我们一起认识托尔斯泰夫人其人。

《索菲雅·安德烈耶夫娜·托尔斯泰夫人》节选

高尔基文

巴金译

我在追叙我有着认识列夫·托尔斯泰的莫大光荣的那些幸福日子的时候,我故意完全不谈到索菲雅·安德烈耶夫娜的事情。

我并不喜欢她。我看出来,她有着一种始终是强烈的而且也许还是带病态的猜忌的欲望,想把她在她丈夫的一生中所负担的大得无比的任务特别表现出来。

我觉得她有点像那个在定期市场的马戏场里看守一只老狮子的人,他起先把狮子的气力大吹一通来吓唬观众,然后再向他们证明世界上就只有他,这个驯狮人,是狮子所爱的,而且狮子就只听他一个人的话。

据我看来,这一类的表现是完全多余的,有时还是滑稽可笑的,而且拿索菲雅·托尔斯泰夫人来说,多少是一种自卑的举动。

当时在托尔斯泰的周围没有一个人在才智和精力两方面能够跟他的妻子相比,所以她也不必这样地表现她自己了。

今天我看见并且知道了契尔特科夫和别的跟他同类的人对她的态度之后,我觉得她对外人的猜忌,她只想一直坐在她丈夫面前的明显的愿望,以及她的另外一些古怪脾气,都可以用别人在托尔斯泰生前和他死后对待她的态度来解释、来辩护了。

我有机会在好几个月中间,观察了索菲雅·安德烈耶夫娜,当时他们住在克里米亚的加斯卜拉,托尔斯泰正病得厉害,政府在等待他的死讯的期间中已经从辛姆费罗波尔派了一个检查官来,另外还有一个官员驻在雅尔达,据说,预备来没收那个作家的手稿。

托尔斯泰全家住在潘宁伯爵夫人的别庄里,这个宅子的四周都布满了侦探;他们一天就在花园里面徘徊,列奥波立德·苏列尔席次基常常赶他们出去,就像把一群猪赶出一个菜园那样。

苏列尔席次基已经把托尔斯泰的一部分手稿秘密地拿走,藏在雅尔达了。

倘使我没有记错,那么托尔斯泰全家的人当时都在加斯卜拉:儿子,女儿,女婿,媳妇。我有一个印象:他们中间大多数人都是软弱多病的。

我看得非常清楚索菲雅·托尔斯泰夫人在那磨人的“生活小节”的漩涡中怎样地辛苦挣扎:她专心照料病人休息,保护他的手稿,使她的儿女们尽可能地过得舒服,躲开那些“真心同情的”客人和那些职业的看热闹者的放肆的吵闹,使得每个人都有吃有喝。

此外,她还得费神调解医生中间相互的妒忌,因为每个医生都相信治好病人的大功劳应当归他一个人。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些艰苦的日子里(这是在不幸的时日里常常遇到的事),一股恶风把一堆垃圾吹了进屋里来:那是一些细小的冲突,一些琐碎的焦虑不安。

列夫·托尔斯泰并不是像一般人所想的那样有钱:他是一个靠自己文稿的收入生活的文人,他有一大堆儿女,他们都长大了,可是什么事都不会干。

在这种使人睁不开眼睛的日常生活的尘沙中间,索菲雅·安德烈耶夫娜一天从早累到晚,神经紧张地露着牙齿,审慎地皱起她那对聪明的眼睛,施展她的不倦的活动,她那在适当时候赶到各处的本领,以及她那使得每个人高兴、并且及时制止那班互相嫉恨的小人物的叫人厌烦的嗡嗡声音的才能,这一切都使她周围所有的人非常吃惊。

安德烈·托尔斯泰的害贫血病的妻子走起路来老是带一种害怕的神情:她在怀孕的时候跌了一跤,大家担心她会小产。达季雅娜(托尔斯泰长女)的丈夫呼吸困难,又气喘:他有心脏病。

谢尔盖·托尔斯泰(托尔斯泰长子)是一个四十左右的人,谦虚,平凡,愁眉苦脸地到处找赌伴打胜牌,总是找不到。

他从前也试过作一些乐曲,有一天他在我家里当着钢琴家戈尔登淮塞尔的面,弹了一首他根据丘特切夫的诗句“晚风,你对我们吼些什么?”写成的短歌。

我记不起戈尔登淮塞尔的批评了,不过我还记得那个对音乐有相当的修养的亚·尼·阿列克辛医生说,他在谢尔盖·托尔斯泰的作品里面看到了法国小曲的确定的影响。

我再来说一遍,我有一个奇怪的印象(这也许是没有什么根据的):托尔斯泰的那个大家庭里面所有的人都是身体不好,他们彼此都不满意,都很厌烦。我记得亚历山德拉在她父亲病愈的时候害着痢疾。

大家全要索菲雅·托尔斯泰夫人注意他们,照料他们。并且许多的事情对于那个准备安安静静跟人世分别的大艺术家都可能是很大的烦扰。

我还记得索菲雅·托尔斯泰夫人怎样小心地提防着,不让她的丈夫看见某一期的《新时代》,杂志上刊登着小列夫·托尔斯泰的一个短篇小说或者维·布列宁写的关于这篇小说的批评文章。

人们很容易弄错,因为小托尔斯泰发表他的几个短篇的那份报纸上,同时也刊载了那个恶毒的小品文作家布列宁的文章。布列宁粗鄙地拿他开玩笑,故意署名“季格尔·季格罗维奇·索斯金-姆拉坚采夫”。而且甚至在文章的结尾写下那个一无所成的作者的通讯处:某某疯人院。

小列夫·托尔斯泰极力避免别人疑心他在摹仿他那个有名的父亲;他一定是因为这个心思才在雅辛斯基的坏杂志《每月文章》上面发表一个“反托尔斯泰主义”的长篇小说,讲到苍铅的效用和砒素的毒害。这不是一个玩笑:这正是那部小说的目的。

在这个杂志上,雅辛斯基还发表了一篇论《复活》的下流文章,里面居然谈到俄国书报检查官不许发表、而且只有在柏林版《复活》(比俄国版先发行)中印出来的几章文字。所以索菲雅·安德烈耶夫娜认为这篇文章有告密的作用,她有正当的理由。

其实我并没有多大的兴致讲上面这一切的事情,我这样做只是因为我相信我应当反复申说索菲雅·托尔斯泰夫人那种非常复杂的处境,以及为着应付它们所需要的才智和机警。

列夫·托尔斯泰跟所有的著名人物一样,他生活在一条大路上,而每个过路的人都认为自己有正当权利,可以随便把这个不可思议的非常人物碰一下。

无疑地索菲雅·托尔斯泰夫人能够不叫那许多自私自利的脏手挨到她丈夫的身体,她还能够推开那许多好奇的手指头,它们正打算无情地试探她所爱的这个叛逆者那些深的灵魂的伤口。

有人责备索菲雅·托尔斯泰夫人在一九〇五—〇六年的土地革命时期的行为,认为这是一个特别重大的错误。

可是她在那个时候的做法不过学着许多别的俄国地主的榜样罢了,那班地主居然雇了些好战的土人来“保卫遭受野蛮人威胁的俄国农业文化”。索菲雅·托尔斯泰夫人好像已经雇了一些高加索山民来保护雅斯纳雅·波良纳了。

人们指出来,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个否定财产权利的人,那么他的妻子就不应该阻止农人收用他的领地。

可是这个女人有责任照料列夫·托尔斯泰,使他得到休息和安静,他正住在雅斯纳雅·波良纳,在这儿他找到了他所习惯的、而且是他的精神的劳作所必需的安静的条件。

在他准备永离人世的晚年的时日里,这种平静是他所不可缺少的。而他一直到五年以后才离开了雅斯纳雅·波良纳。

有远见的人也许以为我这最后的一句话里面含得有暗讽的意思:列夫·托尔斯泰,革命者,无政府主义者,在革命爆发的时候就应当离开(或者最好是已经离开)他的领地。

不用说,这儿完全没有这种性质的暗讽。我想说什么话,我就会公开地说出来。

照我的意思,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根本就不应当出走,而且那些帮忙他出走的人,原本应当做得更聪明一点,阻止他出走才对。

托尔斯泰的“出走”缩短了他的生命,这个一直到最后的一分钟都还是宝贵的生命: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有人写文章说托尔斯泰之所以离开他的家,是因为他那个精神上起变态的妻子使得他活不下去了。拿我来说,我也弄不十分明白当时在托尔斯泰身边有些什么人在精神上是完全正常的。

而且我也不懂,那些正常的人既然认为他的妻子精神错乱,他们为什么又不想到应当给她以必需的照料,不能够把她隔离。

列奥波里德·苏列尔席次基是极其正直的人,彻头彻尾的无政府主义者,他对财产有一种天生的憎恨心,而且他并不喜欢索菲雅·安德烈耶夫娜·托尔斯泰夫人。然而他批评她在一九〇五—〇六年的行为时,说过这样的话:

“托尔斯泰家里的人不会高高兴兴地望着农人们把雅斯纳雅·波良纳的产业一点一点地搬走,砍掉托尔斯泰亲手栽的桦树林。

我想连他自己也会为这树林懊悔的。这种寻常的、可能并没有表示出来的烦恼和懊悔,就引着、逼着索菲雅·安德烈耶夫娜采取了一种她知道会给她招来责骂的行动。

她是一个聪明的女人,她不会不知道这个,而且也不会没有考虑到这个。可是大家都很烦恼,没有一个人敢出来保护自己:于是她来冒险了。

有一天我要到雅斯纳雅·波良纳去,对她说:‘我尊敬您!’然而我始终相信她是暗中被逼着采取那种行动的。况且,只要托尔斯泰本人平安,那一切都是无关紧要的了。”

我对人多多少少有一点了解,我以为苏列尔席次基的假定是对的。没有一个人敢说列夫·托尔斯泰宣布放弃财产的时候他不是真心的;然而我也相信他还是为他的树林懊悔。这是他亲手栽的,是他个人劳动的成绩。

于是就发生了古老的本能跟理智间的冲突,就是在理智真诚地反对本能的时候,那种冲突仍然是有的。

我还要说,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里面,人们正在作一个广泛而大胆的试验,要把劳动工具和土地的私有制度完全废除;而同时我们却看见那个坏的、可恶的本能好像在讽刺我们似地在发展,站牢它自己的地位,使那些正直的人堕落,犯罪。

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个伟大的人物,而且他那光辉的肖像并不会因为下面这一个事实而失色:一般人有的短处他也并不是没有。不过这也并不使他降低到跟我们相等的地位。

伟大的艺术家就是犯了罪过也比寻常的罪人大些,——在心理学上说,这是非常自然的事。在某一些场合,我们看见他就是这样的。

那么究竟出了什么事情呢?

就只有这么一回事:那个女人跟一个富于独创性、而又骚动不安到极点的大艺术家在一块儿生活了五十年的艰难的长岁月,在他整个的人生道路上她又是他的唯一的朋友和他的工作的勤劳的助手,她疲乏了,她疲乏得厉害,这情形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同时她老了,又知道她那个伟大人物的丈夫不久于人世,她觉得自己又孤单,又无用,因此感到了愤愤不平。

据说索菲雅·托尔斯泰夫人看见自己占据了半个世纪的地位给外人剥夺了,非常气愤,她便不大尊重那些道德的栅栏了,那些栅栏,原是人们因为自己腐败堕落,才竖立起它们来保护自己防备他们的同类的。

结果,这种愤怒带了近乎疯狂的性质在她身上表现出来。

最后所有的人都忘了她,让她寂寞地死去,人们只有在高兴毁谤她的时候才记起她来。

这些就是我要说的话了。

点击卡片即可购买↓↓↓◆◆阅读◆◆本文版权所有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联系后台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KEY-可以文化出品

编辑:背背佳◆◆往期◆◆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最好
白癜风病发病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jg/1880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