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悟人生论孝德
序言
古往今来,至善之道,以孝为首。上善若水,能含容万物。下德不德,以执着做善而成就善功德。依古德道理修行既能由愚转智,由恶转善,渐入无为境界。仁人志士,以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来圆满性德。
这样发心的人,内修则利己而正其身心,宣教则影响亲朋即能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这是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古有圣人倡导,今有贤士高歌。追根寻源,忆念宗祖。普设上堂圣斋,祭奠古圣先贤,供养十方圣众,是炎黄子孙的义务。释迦如来宣讲一代圣教,梵音传遍娑婆国土,如同七重罗网传递信息,令此世界的慈情父母普沾慈光,令炎黄子孙不失善道。善道是善解人意之道,是以善结缘之道。以善成德,增福延寿。众善之本,孝道为先。孝德之行,行在于心。心静是幸福,妄想苦恼增。心是众生之主,万灵之魂;所以称心为王。心王在位,吉神随之,心不守舍,凶神侵犯。教人修道,是修养身心之道。修养身心,就是趋吉避凶,改恶向善;这个道理,说时是教理,行时积功德,身体力行,增长智慧,能打开幸福之门,趋向解脱之道。“劝君切莫错过宿头,直下便是福地长安”。中华文明大国,每逢节日,人神共欢,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用不同的民俗文化,过共同的节日。
炎黄子孙依圣人教诲,过传统节日,体现人生价值。
■此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