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价格 >> 人生十论钱穆关于人生问题的答案集结本
第本书
(点击下方音频,带给您视与听双重体验)
书篮签约作者:菲琴|插图:网络
|关于本书
钱穆,江苏无锡人,史学家,出生于晚清末年,自幼熟读四书五经,著作有《先秦诸子年系》《国史大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等,面对他的历史专业,考据派的胡适,也曾自叹不如。
95岁高龄时,钱穆被人诬陷侵占公家财产,他不过多地辩解,毅然决然地搬离了由妻子亲手设计,居住了20多年的家。这位儒学大家展现的风骨,被学者称赞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
活出更好的人生,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身处新、旧时代交替的重大历史关口,面对一味学习西方的思潮,和物欲横流的可悲现状,钱穆认为:“中国人,不要忘记了中国”。
他从传统儒家文化出发,结合西方近代哲学思想,思考出一套现代新儒家关于人生问题的答案,《人生十论》就是年—年间,钱穆对于人生问题答案的集结本。
由于时代局限性,《人生十论》有一部分内容,已经失去现实意义。但其中的思想精髓,如何活出属于中国人的一生,钱穆的哲学思考依然发人深省。
接下来,我会分三个部分,将本书的精华内容分享给你。
第一部分:现代新儒家五种价值观。在西方“真、善、美”三种价值观上,加入合乎儒家思想的“适、神”两种价值观,形成圆满的、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人生价值观。
第二部分:现代新儒家自由论。否定传统儒家性善论,否定传统西方宗教原罪论,引入西方近代自由观念,认为自由是现代人塑造人生的最大动力,也是现代人所追求的最高人生目的。
第三部分:现代新儒家人格论。西方观念中崇尚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忽略普罗大众,引入儒家中庸思想,认为最伟大的人格,具有普世价值,人人都可以效仿。
真善美
具体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西方有“真善美”三种价值观,钱穆认为这三种价值观,存在三点不足,最致命的是第二点,西方思想家将“真善美”定义为,宇宙中客观存在的、永恒的价值观。
原因在于现实中,人人都有自己的立场,你认为是善的,我认为是恶,你认为是美的,我认为是丑,各行其是,社会会乱套。
所以干脆将“真善美”三种价值观,绝对化、标准化,不管什么时候、什么人都必须遵循三分价值观,并以此来指导现实人生。
但钱穆认为,这样的做法反而适得其反。首先绝对的、客观的“真善美”价值观,脱离人生现实,经不起人的主观逻辑推敲,因为人世间根本不存在绝对的、客观的事物。
要人去追寻一个,永远追寻不到的,想象中的美好事物,会被认为是愚民做法,人自然不会按照三分价值观去生活,三分价值观因此形同虚设,失去意义,大家依旧各行其是。
书中举出了一个关于“真”的例子,西方传统宗教认为,太阳围绕地球运行,这是不变的真理,现代科学却证实,事实上,是地球绕着太阳运行。
要是对一个从没有接触过现代科学的人,说这番话,他大概会觉得你是个疯子。
因为他亲身感受到的,是地球静止不动,他亲眼看到的,是太阳不停地运行,一天之内东升西落,他也正好好的,在地面上直立行走,当初布鲁诺因支持哥白尼推翻地心说,被众人当作疯子,遭遇被火烧死的悲剧。
真,取决于现实生活中人的主观立场判断,即便有真理存在,但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认为的真。
面对这样的现实困境,钱穆认为加上“适”,这一条价值观,就能弥补三分价值观对于人性的遗漏。
“适”就是儒家的“时”,适合此时未必适合于彼时,“适”有相对性和现实性,提醒人们,不要安于现实,要学会变换思路,接纳“真善美”。
西方观念中“真善美”是永恒的,但永恒不变的真理,存在吗?
人有能力把握永恒不变的真理吗?钱穆认为,整个人类认识世界是有限的,我们所能认识的,最大的真理极限,就是从古至今,人类立场的总和而已。
按照西方近代哲学思想中的“辩证法”来看,人类基本上是在重复着“肯定—否定—肯定”的真理无极限中,也就是说人类不断推翻过去认识的“真理”,建立起新的“真理”。
加上人类生命的短促,想用有限的人生,去认识一个绝对、终极的真理,对于人类来说,可望而不可及。
再举一个例子说明,“人生总有死”,这是一条目前来说,人人都认可的真理,但总有人要反抗它。
年美国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宣称,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经有多人接受了人体冷冻或大脑冷冻,等待科技发展到能再造身体的时候,将解冻头部,完成“复活”。
还有科学家提出,人类可以将思维,储存到云端,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机器人身体,在真实世界里继续活动,这种永生科技,科学家预测未来10——15年就可以普及。
连死亡都不再是真理,不如老老实实地承认宇宙的无穷,自然的神奇,而人类用短促的人生,居然能窥探神迹,然后用来改造人类社会生活,不能不说一个“神”字。
儒家不推崇宗教,也不信鬼神,“神”就是“心性”,人依靠自身,去认知无穷神奇,这种行为本身就是“神”,因此在“真、善、美、适”的价值观上,再加入“神”,就形成了完美的价值观体系。
这一部分,我们讲述了,钱穆察觉西方价值观的不完整,结合儒家经典,分析总结出“真、善、美、适、神”五种,符合中国现实的新儒家价值观。
什么是有意义的人生
再来看第二部分,钱穆首先带领我们思考了一个问题:什么是有意义的人生?人生分为自然人生、文化人生两个层次。
自然人生受求生本能驱使,主要在于获取物质,保证生存,比如饿了就要吃、冷了就要穿衣。
钱穆认为,人维持生存需要的物质,其实很少,要是一味追求物质生活,那就是为了生存而生活,生命被生存奴役,手段变成了目标,也就失去了做人的自由。
有意义的人生,应该是为了生活而生存,从自然人生中超脱出来,人自己经营生命,完成求生目的以外的目的,比如:散步、阅读、旅行等等,这就是文化人生,这种人生意味着自由。
那什么又是自由呢?自由是由我做主,但这个“我”又是什么呢?
钱穆引用心理学家詹姆斯的观点,“我”分为“肉体我”“社会我”“精神我”,只有“精神我”才会追求“文化人生”,才能拥有自由。
接着,钱穆从两个方向论述了自由的重大意义。第一个方向是,伟大的人,常常拥有高级的文化人生,为了实现最高的自由,他甚至可以舍弃求生的意志。
南宋名将岳飞就是这样一个人,秦桧主张议和,皇帝连发十二道金字牌,催逼他班师回朝,他坚持“精神上的最高自由”,不受社会关系的制约,坚持抗击金兵,最终在风波亭受刑。
第二个方向是,人性不分善与恶,处于具体的环境中,人只有选择某种人生目的的自由,选择的好坏,形成了善恶。
原始社会中,人们将杀人无数的人,推举为英雄,近代战争中,牺牲无数人生命的惨痛教训,使平等民主的观念终于深入人心,直到现代,人们才形成共识,杀人是罪大恶极的事。
人受环境影响,如果所处的环境,并没有给我们太多的选择,为了生存,只能根据当时的情况,选择当时可以做出的,最好的人生目的,这只是人的自由选择,并不带有任何先天的善恶区别。
现代社会不断进步,宗教、哲学、艺术为人们创造出更多人生选择,政治、法律、教育引导人们做出好的人生选择,人类的“精神我”觉醒,自觉地追求最高人生自由。
这一部分,讲述了钱穆关于现代人生存的思考,不被物质束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jg/23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