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有言:山水皆相,相由心生。短短一行字,却道出了人生不同年龄面临的心态境界。
?3-15岁,满眼山水人间。此时,他们处在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境界里,天真烂漫,不谙世事。偶尔会思考自己的未来,但山依旧是山,水依然是水的思维,禁锢着他们的思想,想法也不切实际。
?15-20岁,经过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对自己,对人生,对世界有了自己的看法,这一段是人生思维的精华,影响着一生的命运。叛逆,执念,还有根深蒂固的思维,让他们很难跳出山水规则。有的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就算所有人告诉他面前是山,只要他觉得是水,那就是水。谁的告诫劝导都不会听。顶多顺应时代,成为滚滚红尘中的一抹尘埃。就算有亮点,也只是局限在服从规则,踏实做事的方面。但有些人看山已不是山,看水也不是水了,他们具有慧根,能听懂高人的点悟。知道山可以是山,也可以叫水,认真专研,努力奋进,打破规则,脱颖而出。
??20-40岁,他们已经经历了社会的洗礼。知道山已不是山,水也不是水了。他们明白了是谁制定了山就是山,水就是水的规则,必要时,他可以说山就是水,水就是山。他们不在固执己见,也不再好高骛远,收敛起自己的锋芒,沉淀着自己的灵魂。知道跟着强者一起打拼,跟着优秀的人共同进步。只要可以接近规则,他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适应这个社会。他们知道了社会的黑暗,也知道了很多无能为力的事,慢慢的变得圆滑世故,收起了自己的天真。
??40-60岁,经过自己的努力沉淀,他们早已经游刃有余的玩弄山水规则,甚至开始制定规则。但他们眼里,山依旧是山,水依然是水。因为这是他们制定的这个规则。当然,山可以是山,可以是土,可以是石头。他们不拘一格,带领着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自己想做的事。他们希望跟着他们的人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所以他们眼中,山依旧是山,水依然是水,游历半生,又回到了最初期盼。
??60岁以后,眼中已无山水。回顾一生的风景,有山有水,不再患得患失。看透舍与得,知足常乐。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