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生活中的意义当代著名女性哲学家苏珊

发布时间:2024/11/2 11:26:59   点击数:

美国当代著名女性哲学家苏珊·沃尔夫代表作、普林斯顿大学新生指定读物、近20年关于“人生意义”这一话题引用率最高的哲学书——《生活中的意义》近日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苏珊·沃尔夫为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哲学讲席教授,曾任教于哈佛大学等名校,年当选为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年当选为美国哲学学会成员。主要研究道德哲学与心智哲学。她于年发表的论文《道德圣人》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道德哲学论文之一,著有《理性内的自由》等。许多人认为“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是一切哲学中最深刻、最基本的问题,但在专业哲学家看来,“人生意义”是哲学中最为含糊不清的问题之一。《生活中的意义》一书以分析哲学的方法,对“人生意义”的内涵做了抽丝剥茧的阐释,提出了诸多洞见。它为我们思考如何让生活更有意义提供了非常有用的视角,对我们反思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着深刻的帮助。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作者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来介绍自己的哲学观点,极具感染力同时又很务实,说理清晰、深刻,并且尽可能地减少使用专业术语。本书译者陆鹏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教于四川大学哲学系。主要研究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译有《为什么不平等至关重要》等精研伦理学。译者对《生活中的意义》全书内容有准确的把握,而且有丰富的翻译经验,故译文可靠而流畅。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胡星铭认为,“在研究人生大问题时,如何给出清晰、精妙而严谨的论证?这本书是典范之作。它跟笛卡尔的《沉思录》和罗素的《哲学问题》一样,写得深入浅出,既让专家觉得有创见,又能让外行领略哲学思考的乐趣。”何为有意义的生活苏珊·沃尔夫学术界中的哲学家很少讨论有意义的生活。神学家或治疗师,以及那些在某种程度上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但又无法确定原因的人,更有可能使用“有意义的生活”这一短语。人们有时候会抱怨自己的生活缺乏意义;他们渴望获得意义,努力寻找意义。此外,人们有时候也会认为别人正在过着非常有意义的生活,从而对别人产生嫉妒之心或羡慕之情。意义通常与某种深层次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如果一个人渴望获得意义,这通常意味着他觉得自己的生活过得很空虚或很浅薄。另外,一个人在临终之时或者在他想到自己终有一死的时候,往往也会对意义产生兴趣。当“有意义”这个词用来描述某种生活(或用来描述某种生活所缺乏的东西)时,它会让人联想起某种东西,但我们并不清楚这种东西是什么,也不清楚这个词是否在所有情况下都会或想要让人联想起同一种东西。虽然接下来我会解释“有意义”意味着什么,但我并不打算主张人们一直都在以相同的方式使用这个词,也不打算主张我为“有意义”所提供的解释在所有语境下都可以用来替代这个词。另一方面,我确实相信很多关于意义的讨论都是为了捕捉同一个抽象概念,并且我对这个概念的解释与“有意义”这个词的很多用法都非常匹配。而且无论我对“有意义”的看法是否捕捉到其他人在使用这个词语时所表达的意思,这种看法都具有一定的哲学价值,因为它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my/2731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