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新闻 >> 当我写完人生第一篇论文以后
Hello各位北鼻
今天是年10月24日星期六
(当然不是今天)
天气晴
(因为我周六开始写公主号写到今天)
(我终于发出来了~)
今天(也就是上个周六)我完成了人生一件大事!
我写完了第一篇正儿八经的论文
自己想主题,自己查数据,自己学着用软件分析数据做表格然后自己整理写出来的论文!
起因是我自己导师说我们专业有一个年会今年要开了,然后杂志在征稿,让我们研究生投稿一下
我反正就啥都不会开始胡思乱想中
然后就想到了一个我觉得我老师会觉得极其天真的idea
然后我就思考了两天决定着手去做
顺便和我老师交换了意见
我老师居然没有嫌弃我(感谢老师)
还帮我解答了很多问题
也给我出了很多主意
还帮我联系了病案室的老师
(因为论文需要调病历资料)
然后接下来的几天
我过着上午八点去查房,查完赶紧跑去病案室抢电脑看病历的日子
病案室管理比较严格
我本来以为老师帮我联系了就万事大吉
但是第二天病案室的老师就要我写申请,找我老师签字,科室盖章,教学管理部盖章
那会已经下午五点
我想着赶紧去把字和章签到手
然后我就真的迈着我的小短腿
在五点半教学管理部下班前盖到了章!
好不容易病案室的病历拿到手了
加起来有多号人
还得一个个查指标
每个病人入院起码有五六个相关指标,都在检验报告上
病案室只有扫描版病历,需要自己一个个找
我找了几个发现扫描版不全
有的指标没有
这就意味着我的样本量会比较小,会直接影响到结果
然后我又去找我老师
最后解决了看指标的问题
但是真的写的时候
问题也还是存在
我一直理不清楚思路,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怎么写,甚至分析用的软件都没装最新版
反正就又绝望了
然后我老师帮我一把
我突然茅塞顿开,觉得思路有了,下笔如有神了
好,没过多久,问题又来了
在统计学中,我们用p<0.05认为一个研究有统计学意义,也就是两个指标存在统计差异性(具体的不解释了)
但是我做的时候,做出来的每个指标p都>0.05……
谁能想到,完全跟我一开始不一样
但是截止日期越来越近
只能退而求其次,写趋势分析
其它中间的过程就不赘述了
重点不是这个
重点是在这个过程里,我没有感觉到崩溃和难过,即使是做出来的结果不尽如人意的时候,我都没想过放弃。
这是让我觉得很神奇的事
我一直习惯性回避
喜欢逃避自己做不到的事
喜欢就在自己舒适圈里生活
不管是社交还是工作
讨厌变化,喜欢安稳
我很难想象自己怎么在一周之内真的按照老师的要求一步步做出一个结果
即使这篇文章没有参考文献,没有meta分析卡方检验那些高大上的东西
甚至没有森林图
我依然觉得它就像我的孩子
我一步步看着它从idea
经历了数据统计分析做表然后写论文
一步步变成实体
变成我电脑里实实在在的多个字的时候
那种感觉还是难以描述
我本科的时候有个老师
是个热爱科研的人
(真的天天泡在实验室)
我真的不明白为啥他喜欢科研
我是第一没有天赋,第二不肯努力的类型
即使偶尔跟他说几句也和科研不搭边
但是这次写论文的过程
让我突然明白了
这种事就像我们治病救人
你看着一个人送进来啥都不好,一点点能坐起来,能走,能吃能睡最后出院
这是一个获得成就感的过程
虽然中间可能会有失败,有困难
但是在经历中的时候很难体会到这种痛苦
只有当你走出来
你回头看的时候
才会觉得
“哇,我已经走了这么远了吗?”
不论如何
我都一直希望
不要走了很远以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希望你们也能记得初衷
晚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