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新闻 >> 年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柱端
各二级研究生培养单位:
湖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旨在促进博士硕士创新能力和提高学位论文水平。在年的湖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中,我校获得了28篇“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73篇“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较去年有很大增长。本栏目将陆续推出优秀学位论文介绍及作者经验分享,期望广大研究生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不断提高学术水平,提升学位论文质量,有力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
个人信息
论文:柱端带拉筋多层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体系抗震耗能与损伤定量评估研究
作者:尹国安
学院:土木工程
学科:结构工程
座右铭:仁、忍、认、韧
年9月~年6月获中南大学硕士学位;
年9月~年7月获中南大学博士学位;
毕业至今在临沂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专业任教,职务:党支部书记,兼社会服务处处长助理
导师介绍
丁发兴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领域研究,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发表论文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4篇,EI收录论文41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
——博士学位论文简介——
历次震后灾害调查表明,地震波作用下设计上的“强柱弱梁”而事实上的“强梁弱柱”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铰”的形成是造成结构垮塌的主要因素,因此采取结构构造措施避免“柱铰”过早形成且不增大结构刚度是结构工程师们积极思考的课题。多层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柱端带拉筋能进一步提高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因此深入研究地震下“强梁弱柱”柱端带拉筋多层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体系塑性耗能分配机制及其损伤定量评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强梁弱柱”普通及柱端带拉筋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混凝土组合梁多层大跨停车场框架结构体系的抗震耗能及损伤定量评估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拟静力荷载下组合框架结构的耗能分配机制以及以柱耗能为主的组合框架结构的工作机理,揭示了拟静力荷载下柱端部拉筋对“强梁弱柱”组合框架结构承载力和耗能能力的影响,揭示了组合楼盖中楼板以竖向承载力为主、耗能为辅的工作机理,确定了大跨多层组合框架结构体系“小震、中震、大震、极大震、破坏失效”时的地震强度及框架结构体系的塑性耗能、刚度和承载力损伤阈值。——论文主要创新点——
(1)以单层单跨圆钢管混凝土柱-钢混凝土组合梁平面框架结构实为分析模型,阐明了梁-柱弯矩比值对平面框架结构塑性耗能分配机制的影响,揭示了拟静力荷载下单层单跨组合框架结构的耗能分配机制;
(2)开展了2榀“强梁弱柱”2/5普通及端部带拉筋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混凝土组合梁平面框架结构拟静力试验研究,揭示了柱端拉筋提高钢管混凝土柱端极限弯矩引起梁-柱极限弯矩比值改变从而影响组合框架结构塑性耗能分配机制的工作机理;
(3)建立了足尺六层三跨三开间大跨多层“强梁弱柱”组合框架结构体系有限元分析模型,揭示了柱端部拉筋由于提高钢管混凝土柱端极限弯矩并改变梁-柱极限弯矩比值使得其影响甚至改变组合框架结构体系梁柱耗能分配机制的工作机理,揭示了组合楼盖中楼板以竖向承载力为主,耗能为辅的工作机理;
(4)提出了地震作用后组合框架结构体系的塑性耗能损伤、刚度损伤和承载力损伤的定量损伤计算方法及其阈值确定方法。
——代表性创新成果——
科研论文:
[1]Yin,G.A.,Ding,F.X.,Wang,H.B.,Bai,Y.Connectionperformanceinsteel–concrete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xw/21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