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新闻 >> 廖家朗bull在脱贫攻坚路上秀美人生
点击上方“河池文艺圈”
和万人一起品读河池看世界!
廖家朗,现供职于凤山县某乡镇机关,爱好文学、写作,曾在《法制文萃报》《广西法治日报》《河池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
在脱贫攻坚路上秀美人生
廖家朗
《秀美人生》终于公映了。这部由骏马奖获奖作家红日和著名作家朱山坡联袂担纲编剧的扶贫攻坚题材电影,讲述了黄文秀作为一名优秀的研究生,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的故事。这部电影让我感触颇深。
首先,从影片内容看,编剧肯定在扶贫攻坚实际工作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只有深入扶贫攻坚第一线,用心、用情感受,才能写出如此贴切翔实、感人至深的剧本。
在电影《秀美人生》中,60多岁的老人班银匠,一个人带着两个孙子在山上四处漏雨的危房住着,每天都用马驮着两个孙子去学校。黄文秀一直很想不明白,为什么老银匠宁可住着危房,不愿意去山下生活教育条件良好的异地扶贫搬迁新房住;为什么新来的扶贫工作队员好意要用摩托车帮他送两个孙子去学校他简单粗暴一句“滚”;为什么廖支书也不愿意提还直接把摩托车开走,只说一句“以后不要在老银匠面前提摩托车”。后来经过黄文秀不断沟通,廖支书才说出这一段痛苦的往事——班银匠的儿子、儿媳去广东打工骑摩托车回家路上,因雨天路滑,摔下山崖,连尸体都找不齐全......只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才能理解别人的痛苦。当黄文秀看到其中一个孙子对其流露出渴望新生活的眼神,就把自己的红帽子送给他,希望他能健康快乐成长。此时班银匠没有说什么,但是内心还是有一点点感激。
当班银匠的马在踏过简易木桥的时候,木桥坍塌祖孙三人跌落河中,老银匠死死地抓住两个孙子。黄文秀知道事情后,立即和同事用摩托车赶往出事地点,途中摩托车搭着三人还翻车了,但是顾不上自己和驻村工作队员是否受伤,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老人家因为自己用工钱换来的马受重伤不能救治,悲痛万分,因为这匹马是他全家生活的来源。黄文秀委婉地提出要老银匠重拾银匠手艺,但是老银匠还是沉默......
深夜的百坭村下起大暴雨,刚躺下的黄文秀想到住在危房的祖孙三人,立即通知驻村工作队员前往。冒着闪电和倾盆的大雨赶到老银匠房子的时候,还是被眼前的情景给震惊,屋内也下着大雨火塘已被雨水熄灭,祖孙三人抱在一起瑟瑟发抖......黄文秀立即和驻村工作队员背着老银匠,抱着小朋友转移到他们的驻村地点。黄文秀告诉老银匠,为了供自己读书,母亲把一个银手镯给卖掉,她工作后买个金手镯给母亲,母亲说要个银手镯,她请求银匠给她母亲做一个银手镯。银匠被黄文秀的真心所感动,终于答应搬到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居住。
黄文秀作为在市宣传部上班的年轻人,主动要求驻村工作,沉下心驻村,一天想着如何带领百坭村的群众脱贫致富。她经常向廖支书“发火”,是因为很多事情廖支书知道也不说,让真心想为群众办实事的黄文秀心里很窝火。黄文秀通过自己真心实意的为老银匠一家考虑,慢慢的感动了廖支书,也感动了老银匠一家,最后事情得到圆满的解决。这一点让观众产生了强烈共鸣:想要在基层干事必须要沉下心,付出真心。
好的作品总是能启迪人生,看完《秀美人生》,我得到了一个启示:一个好的团队,是干好扶贫工作和其他工作的重要保证。
在电影《秀美人生》中,驻村工作队员李贺前来报到,连行李都没带。黄文秀的开场白很有深意,欢迎来到地表最强驻村扶贫工作队。作为第一书记,肩上担负的事情和责任很多,单靠一个人是不能很好完成扶贫攻坚工作的。影片中,新来工作队员李贺问你来扶贫的目的是什么,潜台词“是不是为镀金”。黄文秀的回答“这些事情总有人要做”,李贺眼里满是惊讶,在他眼里市宣传部下来的人就是来镀金的,而黄文秀让他第一次被触动。
影片有一个镜头,氛围轻松贴切:新来驻村工作队员李贺看到黄文秀在吃桶装快餐面,直言不讳地说你这样吃会胖的,黄文秀一开始没反应过来,认为他在说她吃相难看,后来吃得比较斯文,李贺说这样吃一样会胖。黄文秀停顿一下,然后想明白了,李贺已经融入这个团队了。
还有一个镜头:李贺骑着自己私家公用的摩托车,带着行李来到驻村工作队驻地,一个队员热情的帮他拿行李,居然提不动。这个队员开玩笑地说,李贺你这个是把家搬来百坭村。
黄文秀之所以驻村工作做得好,是因为她亲力打造出一个“地表最强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她身先垂范什么急难险重任务第一个上,既分工又合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有专门负责电脑材料制作的,有负责下队的,在她的感召下驻村工作队员的工作能力都得到长足的发展,原来不会煮菜的工作队员,后来暖心的煮了一碗老友粉给因为长期忘我工作经常只能吃泡面的黄文秀。一个好的团队,是干好扶贫工作和其他工作的重要保证,黄文秀的优秀在于通过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做事能力,将百坭村的驻村工作队员和村两委干部凝聚成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在老银匠冒雨转移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电影《秀美人生》还向我们传达了以黄文秀为代表的扶贫工作者身上那股韧劲以及他们不畏艰苦、坚信胜利的勇气。
扶贫不怕自然条件有多艰苦,最怕人没有改变的想法和勇气。
影片中,廖支书看着脱贫攻坚作战图上感叹,脱贫钉子户黄大贵我是再也不想去啦。脱贫钉子户黄大贵:因为定亲前摔断腿,耽误了要八字,原来的女友桂芳失踪,变得颓废一天除开酗酒就是躲在火塘旁的黑暗角落里一言不发,家里只靠70多岁的老母亲下地干活维持生计。黄文秀和廖支书到他家,迎接她的是扔到驻村工作队员身上的一个不明飞行物。黄大贵直言——给我老母亲办个低保我死后也算没有念想。黄文秀当时就感觉到不可思议,医院治疗,当黄大贵母亲说出你很像桂芳的时候,黄大贵居然说你干嘛说她像死人。看着黄大贵母亲那空洞无奈的眼神,听到黄大贵母亲祈求她找回桂芳的时候,她明白黄大贵的问题出在心病上。经过多次的打探无果,最后还是村里妇女主任拍案而说,是黄大贵亏欠桂芳的。原来桂芳未婚先孕,在村里无法立足,只有自己带着女儿在外租房生活,日子过得很不容易。
成熟的剧本总是能够把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影片通过几组镜头向观众述说文秀工作上的细心和温情。
镜头一:黄文秀停车买粽子,通过手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xw/22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