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调身调息调心三调合一,层次机理要看懂

发布时间:2024/8/2 15:44:45   点击数:
三调合一是健身气功的核心技术,更是练习者长期追求的一种境界。那么,怎样理解三调合一?它的生理基础、主要因素又是什么?在实际教学练习中,怎样划分阶段才能到达三调合一的境界?如果这些实际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回答,练习者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结果呢,只能是随着兴趣的淡薄,而退出该项目的练习,这样就不利于健身气功的普及推广。对三调合一的理解健身气功的养生机理就是在调身、调息、调心的不同比重下,通过阴阳平衡规律,来协调脏腑、气血的偏盛偏衰,逐渐朝着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发展。“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意思是说阴气平和,阳气固密,阴阳平和协调保持相对平衡,则身体健康,精神愉乐。如果是通过练习健身气功来获得了这种精神愉快,那就是达到三调合一的境界。因为,此时“吐唯绵绵,纳唯绵绵,有意无意,绵绵若存”(《胎息铭》),使机体达到最佳有序的稳定状态。而且,在“三调”中没有主次,紧密联系。也就是说,不调“三调”,而“三调”自调,整个躯体内的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相对增强,使内脏的惰性大大降低,以尽快的速度与躯体神经机能相协调,此时处于低耗能的状态,机体在这种状态下,对不平衡的部分进行修复和整合,使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此时就形成意、气、形三者融为一体的境界。三调合一的生理基础“调身”是在意念引导下进行的全身规律性运动,通过启动本体感受器和内脏感觉构成的复杂反射活动,将身体保持在最适生理状态。学习健身气功技能是在本体感受器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借助本体感受器就能感知每一动作中肌肉、肌腱、关节和韧带的缩短、放松和拉紧的不同状况;“调身”必须依赖五脏六腑的协调配合才能获得能源物质、氧气和清除代谢产物,而五脏六腑的活动受植物性神经支配,植物性神经的机能惰性比躯体性神经大,且传导速度慢,传导途径中突触联系较多。所以,在本质上,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机能动员速率明显滞后于躯体系统,要想提髙植物性神经系统,与躯体性神经在较短的时间内相协调,必须通过某一手段,来带动内脏器官的活动。在练习健身气功“调身”的初期,练习者只是获得一种感性认识,对健身气功的内在规律并不完全理解。在本体感觉的作用下,引起大脑皮质细胞强烈兴奋,而皮质内抑制尚未确立,大脑皮质中的兴奋与抑制都呈现扩散状态,使条件反射暂时联系不稳定,此时,参与的运动单位数目是少的,当然,运动神经元活动的功能整合也无法真正发挥作用。此时的状态与练其它体育项目没有本质的区别。而为了提高植物性神经系统,健身气功就有自己的优势,通过“调息”能提高肺泡通气量,加强胃肠道蠕动等,来减少内脏的生理惰性。另外,实验和事实证明,“调心”也能间接支配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进而影响到内脏的活动。总之,通过“三调”,使植物神经机能尤其是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与躯体神经机能以最短时间来达到动态平衡,这种动态平衡就是三调合一技术在生理学方面的体现。三调合一层次划分的依据笼统的讲,三调合一就是“身心和谐”。要达到“身心和谐”,根据“和谐协调理论系统”,则需要一个渐进深入的层次:第一层次是功法形式的整齐一律、平衡对称,这“纯粹是外在的统一和秩序,所以,它们主要属于数量大小的定性。”在这个阶段,初学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xw/2705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