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人生的全部容量只有185G

发布时间:2017/10/27 15:01:32   点击数:

工作的时候,我们总是期待休假来临;然而真开始休假,往往又不如想象中那般惬意,仿佛休假最快乐的就是在开始之前。人一生处理的信息总量是G,容量还不足一个主流硬盘。我们时常讲专注,本文谈到心流,谈到番茄钟,先讲道,后荐术。

很多文章让你看完后还忍不住刷刷刷,这篇文章想让你看完后把手机放下。

来源

BetterRead(ID:BetterRead)

作者

王烁

只有极少数人成为赢家;我们都有机会成为赢家。这两句话都对。

慢慢看。

“斯通纳凝视自己的手,惊奇于手指的黄褐色,惊奇于指甲精巧地镶嵌进粗壮的指端,感觉到血液在无形中穿过纤细的血管和动脉流淌,微弱而不安的悸动从指尖扩散到全身。”

在微末到无厘头的地方,于毫芒见妙理,一次巅峰体验降临斯通纳。

斯通纳(Stoner),同名小说的主人公,一个无名大学里的无名副教授,在生活的循环往复中蹒跚向前。小说50年前出版,不文不火,在小圈子里相传不绝,却在去年出版50周年纪念版后横扫各大书榜。

徐征在书评《静默的反叛》中说:

“普通人但凡经历过些许生活的坎坷,就能或多或少从斯通纳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出身低微、事业不顺、婚姻不幸、女儿离去,‘向前看不到任何能享受的事,回首过去也几乎没有什么值得费心记住’。但也许不会有太多人能像他这样,找到灵魂深处的热情,又能为之付出一生的心血。也正因如此,斯通纳是幸运的。”

静默的反叛。反叛什么?

反叛生活。

斯通纳是幸运的。哪里幸运?

他活过。

生活是无意义的,如果从生活之外来看的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释迦说活着无非生老病死;曹雪芹说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白头宫女说玄宗,古今多少事,无非一抔土。

反叛生活,就是反叛生活的无意义。可怎么才做得到?

像斯通纳一样。

“就是擦地板,我也要擦得比别人亮一点。”

许多年前,胡舒医院做护士。回看只是人生的一段插曲,当时自然不知道。

前途茫茫。擦地板有什么意义?没有特别意义。在这种地方也能找到让自己获得成就感,将乏味任务升华为愉快体验的那些人,与做出成就的那些人,常常重合。

这是一类人。他们哪里都有,身居高位,屈身市井,玉树临风,貌不惊人,但只要是手上的事,不管高低贵贱,定要做到更好,做到超出预期。

把地板擦亮,不是为了别人。他们这样做,是因为擦得好地板就会更亮这件事本身让他们感到快乐。擦,擦干净点,再干净点,努力就是回报。

没有活在当下,就没有志存高远。这种人,机会降临能飞很高,但哪怕灾难到来也不会摧折。穷则独善吾身,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切磋琢磨中,他们找到了心流。

心流是一种完美体验:面临需努力方能克服的挑战,目标清晰,反馈明确,专注到忘我之境,终于一切尽在掌握。

MihalyCsikszentmihalyi有名著《心流:完美体验的心理学》(Flow:ThePsychologyofOptimalExperience),详述心流来龙去脉:心流多的人生更充实更满足。

至于心流因什么而发,因人因地因事而异,治大国,烹小鲜,都可以。

主称会面难

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

感子故意长

夜雨中,杜甫与友人在韭菜黄梁前深情叙旧——对话可以产生心流。

少年时,我常从山上往下奔跑,感受地形变化,控制速度、落脚顺序,体会从脚底传来的回馈,在间不容发之际,踩到正确的立脚点。山路崎岖陡峭,如果出错,受伤无疑,而我甘之如饴——完美的身体控制可以产生心流。

我曾坐到棋盘之前,浑身颤抖,双手紧握茶杯也压制不住,却在计时钟摁下之后,一步步落子之间,逐渐不知此身何处。在蔓延棋局的落后之中,始终追赶,终于在一处折冲占得上风,收官结束还在几十手后,但那一刻已清楚知道会半目取胜,头部冒烟,热气蒸腾,仿佛大脑充分燃烧——极致的智力挑战可以产生心流。

一个人的人生不可能贫瘠到从没有过心流。你的心流起因与我多半不同,但体验不会相差太远。

我们都想再多来几次。

心流与其他高峰体验有何区别?吸毒,用药物直接带来高峰体验,有何不一样?

最直观的差别,就是高峰体验结束之后你是感到空虚还是感到充实。心流体验之后,你感到充实,对自己的技艺、能力更有信心,对挑战更有自信,自我提升更有动力。药物刺激则不然,直接刺激你的神经系统,绕过挑战,也绕过了成长的可能,高峰之后空虚难填。

成功者常说自己做一件事不是因为事功驱动,而在于做这件事本身的乐趣。这倒不是他们成功以后惺惺作态。如章太炎说自己平生所长不在著述而在医术,也不是找到了自我褒扬的新角度。无论在踏上一条修炼道路之初是什么原因,沉浸到这条路上的挑战-应对-进阶的反馈螺旋体验之中,度过那通常所谓一万小时高强度训练,成长过程带来的自我提升感受,无与伦比,不可取代。即使最后未达巅峰,你也能感受路上的风景壮美。

如果你说上面都是废话,是成功者会做人的证据、失败者爱听的心灵鸡汤,那么首先你说的没错。生于天地之间,总是要有输赢,输就是输,赢就是赢,许多时候这是清清楚楚的:能不能吃得饱?能不能穿得暖?温饱之后方有其余。饿着肚子还说自己快乐?说全世界都羡慕你们?好吧,祝快乐。

不过,温饱以上,快乐渐渐地不再与财富线性相关。诺奖得主、经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说,以美国为例,家庭收入8万美元以上,收入的进一步增加不再显著地带来更多快乐。

为什么?

令人信服的答案是:温饱之上,人的幸福感与企图心高度相关。企图心越高,幸福就越难获得。

无论什么社会,如果企图心的指向,集中于外在可见的事功,那赢家就总是只有那么多。财富、权力、荣耀,这些事功标志的分配总是呈幂律分布,所谓二八定律。

以财富来说,20%的人拥有80%的财富,而且层层递进,在那20%的人群中,仍然是20%的人拥有80%的财富,如此几番迭代,大约是1%的人拥有50%的财富。

二八定律是概而言之,我的朴素观察,财富的分配还到不了这样集中的程度,权力的分配则必然是超二八定律。不过,大意如此。

二八定律跟社会形态没有多大关系,封建社会是这样,资本社会是这样,差别在于不同社会的流动性不同。那些构成20%的人群是固化还是流动,进入这个人群依据的是血缘还是才能,有差别。但不管怎样,一个人群中,总是大体只有20%的人享有80%的财富、权力、荣耀。

剩下的80%怎么办?

造反?

造反对个人也许有用,但对社会不能解决问题,因为仍然还是只有20%的人享有80%的财富、权力、荣耀。

若说不管社会如何如何,只要自己攀登到20%里头,不就行了?哪管洪水滔天。

也不尽然。

在事功的金字塔上向上攀登,没有止境。每一层都是二八分布。把身处80%当作失败身处20%当作成功,人生的路越走越窄。就算攀到顶层,把所有人踩到脚下,却发现自己还是不快乐,我是没有这种体验,但有这体验的人不止一个(参见公号文章《人生博弈论》)。因为人生就是一场输家也付费的游戏(allpayauction)。以结果论输赢,除最后赢家以外都是输家,而赢家自己也只不过是惨胜。

这样的人生意义何在?到这里,释伽、曹雪芹又该登场了。

志存高远,活在当下,缺一不可。

活在当下这件事,有一个意外的发现。

工作的时候,人们总是期待休假来临;然而真开始休假,往往又不如想象中那般惬意,仿佛休假最快乐的就是在开始之前。Csikszentmihalyi调查发现,人们自述心流来临的时刻,大多数时候发生在工作时,而不是休假中。

为什么?

因为大多数人只是被动地等待心流到来。但产生心流这件事,工作比休闲有优势,哪怕只是朝九晚五的工作,也给你带来要解决的问题、要克服的挑战,然后,不知何时何地,你沉浸于其中,心流降临。在工作之外,闲暇之中,有更多的时间、更少的约束,那些坐等心流降临的大多数人,发现闲暇近于无聊。无所事事是心理能量的杀手。

你是不是休完假还觉得很累?要当心了。

只有很少人能够主动创造心流,于是把工作变成了娱乐。别人看他是工作狂,他则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工作过一天。巴菲特说自己“每天跳着舞去办公室”。坚持原则、准确判断、果断下注、最终收获市场认可和财富。这样的日子,巴菲特80多岁了,还乐此不疲。财富增加对他只是数字,财富增加的过程仍然令他沉醉。

我们不能企望自己都像巴菲特这般幸运,工作与生活合一不适合大多数人,好在从生活中获得更多一些心流这件事,犹可为。

首先,你得专注。

专注是心流之源。

《高效能人士的执行4原则》书中援引斯坦福大学社会心理学家克里夫·纳斯的研究:在多任务处理实验中,神经回路需要浏览、略读,然后才能够扩展加强处理多任务的能力,但是与此同时,深入阅读和思考的持续专注能力被削弱了。习惯同时做多件事的能力,是以牺牲在主要事务上的专注换来的。它们只会使人分心,而那些主要事务才是我们的最重要目标。

美国国家神经失调和中风研究所的乔丹·格拉夫曼说:“提高我们处理多任务的能力会妨碍深入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你处理的事情越多,专注就越少,你思考推理的能力就越差。”

不幸的是,专注这件事,当代人有大敌当前。

手机。

从年苹果发布iPhone以来的新时代里,智能手机解决了如何利用碎片时间的问题。古人有三大碎片时间:马上、枕上、厕上,我们的碎片时间与此相似,各种等待和过渡将生活切割开来。在碎片时间中,我们获得智能手机的拯救。

然而,“我的剑留给能挥舞它的人”,手机同理。工具只是工具,运用之妙全在于工具背后的那个人。对包括我在内的绝大多数人来说,当发现自己连看电影都要不停刷







































白殿风用醋
北京白癜风权威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zs/1402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