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外交官的留学生涯,就像一场人生的突围战

发布时间:2018/6/15 5:34:52   点击数:

上一次,小财君为大家推荐了一篇由冯丛丛撰写的留学文章,受到大家的点赞和好评。今天我们再来看一篇曾在韩国留学的财务司“财女”李颖娟所撰写的留学感悟文章。相比上一篇的清新文艺风,这篇文章更多讲述了外交官留学期间所学到的知识。

喜欢一篇文章,有时候因为一句话。在这篇文章里,会有人和小财君一样喜欢这句话:留学,就像一场人生的突围战。

作者:李颖娟,年8月,赴韩国发展研究院留学,攻读“公共政策管理”硕士学位一年。

想想离开校园也有十年了。从走出校园来到外交部,成为一名外交官,到赴驻阿根廷使馆常驻,然后回国,再选择出国留学,这是一段很特别的人生经历。再次走进校园,获得如此难得的充电、沉淀、思考和提升的机会,确实有不少的感悟。

一年的留学时光就像一场绮丽又孤单的旅行,一路上品尝着学习带来的酸甜甘苦,感受着善良和爱带给自己的欣喜与感动。而最终,无论你愿意与否,它都画上了一个休止符。可是,无论留学的味道是甘、是苦、还是五味杂陈,它都是每个参与其中的人一段无法磨灭的记忆。

三点一线?No!

在去韩国学习之前,我一直觉得中国学生之间竞争尤为激烈,学习辛苦程度在世界上绝对名列前茅。可谁知,到了韩国才发现,韩国学生学习的辛苦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不少韩国学生说,他们为了努力学习,从初中开始每天就只睡四个小时左右,有的甚至是直接住在自习室里。在职读研的韩国同学,在每天完成忙碌的工作后,晚上还要上课到十点半,住的远的同学回到家就已经是第二天了。

韩国,一个国土面积不大、资源匮乏的弹丸之地,在世界竞技舞台上的竞争,拼的就是人力资源。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校、老师对我们的要求特别高。每学期都有做不完的展示,写不完的论文,考不完的试。48小时限时论文,24小时小组课题讨论,12小时不间断考试……老师都默认我们不用吃喝也不用闭眼。

课堂上,不同肤色的同学们专心致志听讲

学校里的同学大多都有海外留学的背景或者自己的母语就是英语,因此语言对于他们来说就不是一个问题,而对于我这个非外语专业出身的人来说,要过语言关,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学习压力异常之大,缺觉、视力大幅度下降、想家……感觉自己高考前夕也没有这么拼,也没有这么累。每天的日程就是从教室到宿舍,再从宿舍到教室。除了学习基本上就是睡觉了。

学校食堂的泡菜饮食让人有些无所适从,每日三餐得靠自己在宿舍搞定,于是,传统的三点一线也就在无形中幻化成了两点一线。出国之前想象中与韩国明星在街头偶遇的情形也渐行渐远……

自己动起手来学做韩式泡菜

放大你的人生格局

留学期间,来自多个不同国家的同学们学习、生活在一起,千差万别的成长背景使每个人的价值理念、处世方式、学习模式、生活习惯都大相径庭。

韩国的教学和中国有些类似,都习惯灌输型教学方式,老师在台上海阔天空,学生在台下认真笔记;欧美同学则喜欢讨论与参与,欧美老师也喜欢引导学生实践头脑风暴。

韩国发展研究院美丽的秋景

有一次,一位澳大利亚老师在课堂上讲述有关台湾问题,作为学生的我自然是埋头苦记,记不下来的还用手机拍照。结果看得老师都心里直发毛,忍不住向我嚷道“Li,Whatareyoudoing?”吓得我一身冷汗。

其实,对中国学生来说,做课堂笔记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估计老师知道我是来自中国外交部的官员,生怕把他课堂上讲的东西记到“小黑本”上带回去“打报告”,所以情急之下,忍不住朝我嚷起来。不过倒是因为这件事,我和这位澳大利亚老师建立了良好关系,学期结束,这门课我获得了很高的分数,也算是意外的收获吧!

和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在一起也会遇到很有意思的事。比如,穆斯林同学,正跟你好好聊着天,突然就消失,原来已俯身在地,面朝麦加方向进行一天五次的定时礼拜;而那些来自拉美及非洲同学的热情奔放有时会让你频频咋舌……

春日里,竞相开放的樱花

正是这些丰富的差异让我对之前不曾接触到的事物有了更深入的体会,也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去尊重、包容与欣赏与自己截然不同的人和事。

留学一年,我一共选修了十五门课,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历史等多个知识领域。从日本的债务泡沫到中国的影子银行;从俄罗斯联邦体制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到尼日利亚的腐败独裁者;从美国扩张性的军事化外交政策到朝鲜半岛统一;从以色列的女性兵役制到拉美社会治安问题……

在倾听各国同学们的亲身讲述以及与师生间互动中,一个个国家、事件、人物变得鲜活、生动起来,它们不再只是些遥远模糊的名词。

大长今故居

随着视野的不断拓宽,我发现很多以前感觉陌生疏远的事情渐渐与自己走近。更可贵的是,我惊喜地发现自己对新鲜的事物、广阔的世界产生了更为强烈的求知欲望。每个故事,每次阅读,每段旅行,都像是一扇扇新打开了的门,心里的天地,生命的格局又被无条件扩容。

伟大的祖国,为你骄傲!

留学期间,令我感受最深的还是中国——这头“东方雄狮”正在被唤醒,其影响力辐射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世界刮起了一股汉语的劲风。在校园里,无论是欧洲、非洲、拉美还是中东的同学都会说中文“你好”。韩国同学更是不用说,中韩两个邻国渊源很深,很多韩国同学都在学习中文,并有相当高的水平,学校还专门开设了中文课以及与中国经济政治相关的课程。

我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小伙伴们

几乎在所有的课堂上,老师都会提到中国,他们也非常愿意倾听来自中国学生的观点。国际关系课堂上,老师会强调中国在G20国家中所发挥的领导力作用;宏观经济学课堂上,老师会讨论北京飙升的房价;政府开发援助课堂上,老师会指出中国在非洲援助的不足之处。

课后也有很多同学愿意与我讨论与中国有关的问题,比如:在中国为什么无法使用facebook?中国为什么不支付欠伊朗的亿石油款?中国凭什么说自己是和平崛起,拿什么保证不会称霸世界?

无论是什么样的问题,都说明世界正在高度







































我国著名白癜风专家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zs/1569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