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知识 >> 中国地质史上的第一篇论文竟然是鲁迅
鲁迅先生由于学习成绩优良,获得过校方颁发的金质奖章,但他不爱虚荣,将它变卖后买了一些新书,这个故事曾在当时成为人们传诵的美谈。他在毕业前夕,即一九○一年冬,还去过江苏句容县的一个煤矿实习,到野外进行实地考察,下矿井挖煤,历时十二天之久。他还亲手采集了一包矿石样本以致留念。这次实习,不仅使他学到了地质和采矿的实践知识,更重要的是使他对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的苦难生活有了初步的并且是真切和实在的了解。后来鲁迅先生追忆当时的情况,在《朝花西拾》一文中写道:“到第三年我们下矿井去的时候,情况实在颇凄凉,抽水机当然还在转动,矿洞里积水却有半尺深,上面也有点漏水下,几个矿工便在这里鬼一般工作着。”
鲁迅先生在矿路学堂于一九○二年一月毕业,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但毕业后不久,他为了寻求祖国和人民的解放道路,于八月份去日本求学。先是学医,后几经曲折,立志以文学作为武器,改造“国民精神”为己任最终成为伟大的文学家,自觉的共产主义战士。
鲁迅先生当时对于学习地质学、矿物学有深厚的兴趣,完全是出于对祖国的热爱。他“慨祖国地大物博之无际”,撰写了《中国地质略论》,于一九○三年发表。
在《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中,鲁迅曾明确地表示过:"我首先正经学习的是开矿,叫我讲掘煤,也许比讲文学要好一些。"足见他对自己所掌握的地质矿物学知识,一直都充满了自信。鲁迅在南京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学习时,曾花了很长时间把英国著名地质学家赖尔的《地学浅说》译文抄录、装订成两大本,连书中精密的地质构造图都描摹了下来。这种地质学理论,对于鲁迅当时学习、掌握达尔文的进化论帮助很大,也为他后来撰写地质学著作奠定了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思想基础。
《中国地质略论》一文发表于年8月出版的《浙江潮》杂志第八期,署名"索子",是《中国矿产志》一书的缩写。完成于年至年间的《中国矿产志》(附《中国矿产全图》一幅),由上海普及书局于年5月出版;同年12月,增订再版;年1月增订三版。在8个月内,连续出版3次,可见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了写作这部专著,鲁迅"特搜集东西秘本数十余种。又旁参以各省通志所载。撮精删芜。尤其是鲁迅发现日本农商务省地质矿山调查局的秘本《中国矿产全图》后,"急转借摹绘。放大十二倍。付之写真钢版以供祖国。图中并附世界各国地质构造图二张,尤便于学者之参考"。鲁迅还为此书的出版亲撰广告,评价它"搜辑宏富。记载精细","实吾国矿学界空前之作"。鲁迅当时计划把这项编著《中国矿产志》的工作继续进行下去,力求详细、全面而精确。在第三版出书时又特地刊登了《〈中国矿产志〉征求资料广告》:"hellip;hellip;惟望披阅是书者,念吾国宝藏之将亡hellip;hellip;凡有知某省某地之矿产所在者,或以报告,或以函牍,惠示仆等hellip;hellip;则不第仆等之私幸,亦吾国之大幸也。"鲁迅具体开列出所需资料的详细要求:"现用资本若干,现容矿夫若干,每日平均产额若干,销路之旺否,出路之便否"等等。这里,充分表现出一位地质科学工作者的严谨学风和在当时堪称世界一流的专业水平。
《中国地质略论》共分六章。第三章"地质之分布"以"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为理论基础,系统介绍了至今公认的各个地质年代及其生物情况:在原始代(或太古代,ArcheanEra)的劳伦纪(LaurentianPeriod)和休伦纪(HuronianPeriod)基本上没有什么生物,但通常已有了金、银、铜、宝石等矿物质的存在。鲁迅据此推测我国"黄海沿岸地方,亦当如是
他还指出:古生代的矿藏最为丰富,尤其是中国大陆的煤炭,"蔓延分布"到处都有,总储量远远超过欧洲,堪称世界第一。鲁迅生动地描述了中生代侏罗纪时期,恐龙奇形怪状,称霸于陆地,长牙齿的大鸟,在天空飞翔,认为"自有生物以来,未有若斯之瑰奇繁盛者"。而新生代的第三世(TertiaryPeriod)也产煤,"然以新成,故远逊于石炭世"接着又以整个第四章详细考察了中国地质发展史。
鲁迅彻底摈弃了地质地理学中的唯心主义糟粕,明确指出:地质学者,地球之进化史也;凡岩石之成因,地壳之构造,皆所深究。取以贡中国,则可知栾然尘球,无非经历劫变化以来,造成此相;虽涵无量宝藏,足以缮吾生,初无大神秘不可思议之物,存乎其间,以先配吾人之命运。
这种唯物史观的地质学思想,在当时是弥足珍贵的,也决定了鲁迅的科学思想必然表现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他的地质学研究在《人之历史》篇中,与生物进化论、种系发生学说结合在一起,详细地指出:"以古生物学个体发生学及形态学证人类之系统,知动物进化,与人类胎儿之发达同,凡脊椎动物之始为鱼类",发生于地质学上的古生代志留纪,后来发展为泥盆纪的肺鱼,石炭纪的两栖类,二迭纪的爬虫类,以及中生代的哺乳动物,到"近古代第三世,乃见半猿,次生真猿,猿有狭鼻族,由其族生犬猿,次生人猿,人猿生猿人",最后才发展成会说话的人。"此皆比较解剖个体发生及脊椎动物所明证者也"。这样,就完成了从单细胞生物到人类的发展系统,
鲁迅在世纪初年的这些努力,为中国现代科技史研究,尤其是地质史、生物史等学科的建设,提供了相当扎实的文献基础和历史借鉴。
附:
鲁迅和中国近代地质史上的第一篇论文(年)
文豪鲁迅其实为自然科学出身。他在日本留学时,不仅以自树、索子、庚辰等笔名在《浙江潮》发表有译作《哀尘》(法国雨果原作)、《斯巴达之魂》、《地底旅行》等文学作品,也在该刊发表有《说鈤》(鈤即镭)和《中国地质略论》两篇自然科学论文。这在文理融通的人文素养养成实践方面给人以很多启示。
地质学是鲁迅一生中首先接触和系统学习过的第一门自然科学知识,他于清光绪二十四年(年)入南京陆师学堂,半年后即转入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学习矿业。清光绪二十八年(年)他东渡日本后,仍注意地质学,除《中国地质略论》外,还发表有《中国矿产志》、《中国矿产志例言》、《中国矿产全图》等6篇文章或图件。他还曾手抄赖尔的《地学浅论》两大册,作《地学笔记》,译《金石识别》(原作者为美国地质学家德纳)。他于年10月10日在《浙江潮》第八期以索子笔名发表的《中国地质略论》,虽非过去所说是中国近代地质史上的第一篇论文,但仍不失为早期重要的中国地质学论文之一。这篇近万字的论文分绪言、外人之地质调查者、地质之分布、地质上之发育、世界第一石炭国五大部分,并介绍了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论述地球与宇宙的起源。
鲁迅另以自树笔名于年10月10日在《浙江潮》第八期发表《说鈤》一文,虽晚于王希琴等人年于《亚泉杂志》发表的《昨年化学界》等文,但也有其独有的科学价值。居里夫人发现新的放射性元素钚和镭时是年,年提取出氯化镭结晶,测定了镭的原子量,获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从而奠定了原子核科学的发展。《亚泉杂志》时隔3年予以报道,《浙江潮》也在提取镭后一年又予以报道。这反映了中国人开始注视世界科学前沿的最新发现。鲁迅的《说鈤》也表明了他对科学新发现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他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浙江潮》是浙江留日学生出版的文理综合性月刊,清光绪二十九年正月二十日(年2月17日)创刊于日本东京。浙江同乡会杂志部编辑,总发行所设在上海四马路的中外日报馆。负责编辑出版的主要撰稿者有孙翼中、蒋智由、蒋方震、许寿裳、马君武等。其每册60~余页,32开本,印册,有几期还曾重印。约在同年底停刊,今存1~10期,第10期广告中有第11~12期合刊目录,是否出版未详。刊名“浙江潮”是用来“作革命潮汹涌的象征”,是一份颇具革命倾向的刊物。其主要栏目有:《社说》、《论说》、《学术》、《教育》、《哲理》、《历史》、《科学》、《记事》、《图画》等。
在科学思想方面,《浙江潮》极力倡导无神论,抨击封建迷信思想。其1、2、3期即连载有陈榥的《续无鬼论》。在主张中国自建路矿、抵制帝国主义依路矿掠夺中国方面,先后发表有《杭宁铁路问题》、《刘铁云欲卖浙江全省路矿乎》、《卖浙江全省路矿者非刘铁云一人也别有人也》、《驳刘铁云之矿事启及呈晋抚禀》等,极力主张中国自建铁路。在其《科学》、《地理》等栏内,还先后发表有《原质观念之进步》、《气体说》、《水力说》、《植物与人生之关系》、《说合金》、《地人学》、《猿语研究谈》、《进化论泛论》等科学技术文章。另外,在《图画》栏内,还发表有《浙江全省十一府地图》、《浙江沿海港湾图》、《日俄战要地图》、《海盐演说会摄影》、《绍兴通艺学堂》等科技图片资料。
中国地质概论(年)
作者:鲁迅
第一绪言
觇国非难。入其境,搜其市,无一幅自制之精密地形图,非文明国。无一幅自制之精密地质图(并地文土性等图),非文明国。不宁惟是;必殆将化为僵石,供后人摩挲叹息,谥曰绝种Extractspecies之祥也。
吾广漠美丽最可爱之中国兮!而实世界之天府,文明之鼻祖也。凡诸科学,发达已昔,况测地造图之末技哉。而胡为图绘地形者,分图虽多,集之则界线不合;河流俯视,山岳则恒作旁形。乖谬昏蒙,茫不思起,更何论夫地质,更何论夫地质之图。呜呼,此一细事,而令吾惧,令吾悲,吾盖见五印详图,曾招颭于伦敦之肆矣。况吾中国,亦为孤儿,人得而挞楚鱼肉之;而此孤儿,复昏昧乏识,不知其家之田宅货藏,凡得几许。盗据其室,持以赠盗,为主人者,漠不加察,得残羹冷炙,辄大感叹曰:“若衣食我,若衣食我。”而独于兄弟行,则争锱铢,较毫末,刀杖寻仇,以自相杀。呜呼,现象如是,虽弱水四环,锁户孤立,犹将汰于天行,以日退化,为猿鸟蜃藻,以至非生物。况当强种鳞鳞,蔓我四周,伸手如箕,垂涎成雨,造图列说,奔走相议,非左操刃右握算,吾不知将何以生活也。而何图风水宅相之说,犹深刻人心,力杜富源,自就阿鼻。不知宅相大佳,公等亦死;风水不破,公等亦亡,谥曰至愚,敦云不洽。复有冀获微资,引盗入室,巨资既虏,还焚其家,是诚我汉族之大敌也。凡是因迷信以弱国,利身家而害群者;虽曰历代民贼所经营养成者矣,而亦惟地质学不发达故。
地质学者,地球之进化史也;凡岩石之成因,地壳之构造,皆所深究。取以贡中国,则可知栾然尘球,无非经历劫变化以来,造成此相;虽涵无量宝藏,足以缮吾生,初无大神秘不可思议之物,存乎其间,以支配吾吾人之运命。斩绝妄念,文明乃兴。然欲历举其说,则又非一小册子所能尽也。故先掇学者所发表关于中国地质之说,著为短篇,报告吾族。虽空谭几溢于本论,然读此则吾中国大陆里面之情状,似亦略得其概矣。
第二外人之地质调查者
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可容外族之研究,不容外族之探捡;可容外族之赞叹,不容外族之觊觎者也。然彼不惮重茧,入吾内地,狼顾而鹰睨,将胡为者?诗曰:“子有钟鼓,弗鼓弗考。宛其死矣,他人是保。”则未来之圣主人,以将惠临,先稽帐目,夫何怪焉。左举诸子,皆最著名。其他幻形旅人,变相侦探,更不知其几许。虽曰跋涉山川,探索秘密,世界学人,皆尔尔矣;然吾知之,恒为毛戴血涌,吾不知何祥也。
千八百七十一年,德人利忒何芬Richthofen者,受上海商业会议所之嘱托,由香港入广东,湖南(衡州,岳州),湖北(襄阳)遂达四川(重庆,叙州,雅州,成都,昭化);入陕西(凤翔,西安,潼关),山西(平阳,太原)而之直隶(正定,保定,北京)。复下湖北(汉口,襄阳),往来山西间(泽州,南阳,平阳,太原),经河南之怀庆,以至上海,入杭州,登宁波之舟山岛,遍勘全浙。复溯江至芜湖,捡江西北部,折而之江苏(镇江,扬州,淮安),遂入山东(沂州,泰安,济南,莱州,芝罘)。碧眼炯炯,击节大诧若所悟。然其志未熄也;三涉山西(太原,大同),再至直隶(宣化,北京,三河,丰润),徘徊于开平炭山,入盛京(奉天,锦州),始由凤皇城而出营口。历时三年,其旅行线强于二万里,作报告书三册,于是世界第一石炭国之名,乃大噪于世界。其意曰:支那大陆均蓄石炭,而山西尤盛;然矿业盛衰,首关输运,惟扼胶州,则足制山西之矿业,故分割支那,以先得胶州为第一着。鸣呼,今竟何如?毋曰一文弱之地质家,而眼光足迹间,实涵有无量刚劲善战之军队。盖自利氏游历以来,胶州早非我有矣。今也森林民族,复往来山西间,是皆利忒何芬之化身,而中国大陆沦陷之天使也,吾同胞其奈何。
千八百八十年,匈牙利伯爵式奚尼初丧爱妻,欲借旅行以漓其恨。乃偕地理学者三人,由上海溯江以达湖北(汉口,襄阳),经陕(西安)甘(静宁,安定,兰州,凉州,甘州)而出国境;复入甘肃(安定,巩昌),捡四川(成都,雅州)云南(大理)由缅甸以去。历时三年,挥金十万,著纪行三册行于世。盖于利忒何芬氏探捡未详之地,尤加意焉。
越四年,俄人阿布佉夫探捡北部之满洲,直隶(北京,保定,正定),山西(太原),甘肃(宁夏,兰州,凉州,甘州),蒙古等。其后三年,复有法国里昂商业会议所之探险队十人,探捡南部之广西,河南(河内),云南,四川(雅州,松潘)等。调查精密,于广西,四川尤详。是诸地者,非连接于俄法之殖民地者欤?其能勿惧!
先年,日本理学博士神保,巨智部,铃木之辽东,理学士西和田之热革命河,学士平林,井上,斋藤之南部诸地,均以调查地质为目的。递和田,小川,细井,岩蒲,山田五专门家,复勘诸处,一订前探捡者报告之谬,则去岁事也。
第三地质之分布
昔德儒康德Kant唱星云说,法儒拉布拉Laplace和之。以地球为宇宙间大气体中析出之一份,回旋空间,不知历几亿万劫,凝为流质;尔后日就冷缩,外皮遂坚,是曰地壳。至其中心,议者綦众:有内部融体说,有内部非融体说,有内外固体中挟融体说。各据学理,以文其议。然地球中心,奥不可测,欲辨孰长,盖甚难矣。惟以理想名地面之始曰基础统系Fundamentalformation,其上地层,则据当时气候状态,及蕴藏僵石Fossil之种类,分四大代Era,细析之曰纪Period,析纪曰世Epoch。然此诸地层则又非掘吾人立足地,即能灿然毕备也。大都错综残缺,散布诸方。如吾中国,常于此见新,而于彼则获古。盖以荒古气侯水陆之不齐,而地层遂难一致。犹谭人类史者,昌言专制立宪共和,为政体进化之公例;然专制方严,一血刃而骤列于共和者,宁不能得之历史间哉。地层变例,亦如是耳。今言中国,则以地质年代Geolo—gicalChronology为次。
(一)原始代或太古代ArcheanEra
地球初成,汽凝为水,是即当时之遗迹,居基础统系之上,而始为地质学家所目击者也。故吾侪目所能见之地层,以是为极古。其岩石以片麻,云母,绿泥为至多,然大都经火力而变质。捡眎石层,略无生物,惟据石类析之为:
(12)老连志亚纪LaurentianPeriod
(11)比宇鲁亚纪HuronianPeriod
二纪。后虽有发见阿屯(意即初生生物)之说,而经德人眉彪研究以来,已知其谬;盖尔时实惟荒天赤地,绝无微生命存其间也。所难解者,岩石中时含石灰石墨之属。夫石灰为动物之遗蜕,石墨为植物之槁株,设无生物存,何得有是?而或有谓是等全非由生物之力而来者,迄于今尚存疑焉。索之吾中国,则两纪均于黄海沿岸遇之。虽未能知其蕴藏何如,然太古代地层中,则恒产金银铜铂电石红宝石之属,意吾国黄海沿岸地方,亦当如是耳。
(二)古生代PalaeozoicEra
以始有生物,故以生命名者也,分六纪:
(10)寒武利亚纪CambrianPeriod
(9)志留利亚纪SilurianPeriod
(8)泥盆纪DevonianPeriod
(7)石炭纪CarboniferousPeriod
(6)二叠纪PermianPeriod
岩石繁多,以水成者,若砂,硅,粘版,石炭等;以火成者,若花刚,闪丝,辉丝等。石类既自少而至多,生物亦由简以进复,然当(10)纪时,尚鲜见也。递及(9)纪,则藻类,三叶虫,珊瑚虫之族日盛,然惟水产物而止耳。入(8)纪,而鱼,而苇,而鳞木,而印木,渐由水产以超陆产。然亦惟隐花植物而已,高贵生物,未获见也。降及(6)纪,而两栖动物及爬虫出,盖已随时日之变迁,以日趋于高等矣。是即造化自著之进化论,而达尔文剽窃之以成十九世纪之伟著者也。
蕴藏矿物以是代为最富。(10)纪之见于中国者,自辽东半岛直亘朝鲜北部;虽土质确荦,不宜稼穑,而所产金银铜锡之属,实远胜于他纪诸岩石,土人仅耕石田,于生计可绰有余裕焉。其(9)纪岩石,则分布于陕西至四川之山间,以产金著。其(8)纪岩石,则在云南北境及四川之东北。变质岩中,常含玉类,而岩石脉络间,亦少产银铁铜铅,搜全世界,以此纪岩石为至多,而石类亦均适于用。其上则(7)纪矣,产煤铁綦多,故以石炭名其纪。而吾中国本部,实蔓延分布,无地无之,合计石炭之量,远驾欧土(详见第五);是实榜陀罗Pandora之万祸箧底之希望,得之则日近于光明璀灿之前途,失之则惟愁苦终穷以死者也,吾国人其善所择哉。
(三)中生代MesozoicEra
组成是代之岩石为粘版,角,硅,及粘土等,或遇如含有岩盐石炭石膏之地层,分三纪,即:
(5)三叠纪TriassicPeriod
(4)侏罗纪JurassicPeriod
(3)白垩纪CretaceousPeriod
是也。前纪生物已日归于消灭,故(5)纪时,鳞印诸木,衰落既久,而松柏,苏铁,羊齿诸科,乃代之握植界之主权。至(3)纪则无花果,白杨,柳,槠等诸被子植物出,与现世界几天大异矣。动物则前代已生之爬虫,日益发达,有袋类亦生,为哺乳类之先导。至(4)纪而诡形之龙类(旧译作鼍),跋扈于陆地,有齿之大鸟,飞翔于太空,盖自有生物以来,未有若斯之瑰奇繁盛者也。且菊石,箭石之属,亦大繁殖,其遗蜕遂造成(3)纪之地层,即学校日用之垩笔,亦此微虫之余惠耳。至(3)纪时,生物界乃大变革,旧生动植,或衰或灭,而真阔叶树及硬骨鱼兴。
(5)纪之在中国者,为西藏,有用矿物则有岩盐石膏铜铁铅等。
(4)纪则自西伯利亚东方,以至中国之本部,虽时有矿物,而极鲜石炭。
(3)纪则并有用矿物亦鲜见矣,中国之极西方是也。
(四)新生代CenozoicEra
新生代者,地质时代中最终之地层,而其末叶,即吾人生息之历史也,别为二纪曰:
(2)第三纪TertiaryPeriod
(1)第四纪QuaternaryPeriod
其岩石为粗面,流纹,玄武,及粘土,砂砾,柔石炭等。其生物虽与今几无大异,然细察之,则不同之点綦多,如象,貘,张角兽,恐鸟是也。如是盛衰递嬗,益衍益进,至洪积世Diluvium而人类生。
(2)纪分布于中国全部,其矿物有金属,且产石炭,然以新成,故远逊于石炭纪者。(1)纪则全世界无不见之,如中国扬子江北部之累斯Loess(黄色无层之灰质岩石),即为是时积聚之砂土;黄河附近之黄土,亦是时发育之垆坶之一种也。
第四地质上之发育
地球未成以先,吾中国亦气体中之一份耳,无可言者,故以地球成后始。
(一)太古代之中国太古代之地球,洪水澎湃,烈火郁盘,地鲜出水,奚言生物,瞑想其状,当惟见洪流激浪而已。然火力所激,而地壳变形,昆仑山脉,忽然隆出;蒙古之一部分,及今之山东,亦离水成陆,崛起海中,其他则惟巨浸无际,怒浪拂天已耳。
(二)古生代之中国地壳地心,鏖战既久,其后地心花刚岩之溶液,挟火力以泉涌,流溢海陆,地壳随之隆出水面,乃构成东方亚细亚之大陆。秦岭以北断层分走于诸方,即为台地,大苇鳞木印木等巨大植物,于焉繁殖。以北,则地层恒作波折形,似曾为山脉者。厥后经风雨之剥蚀,海浪之冲激,秦岭以北,渐成海底,无量植物,受水石之迫压,及地心热力,相率僵死。然地心火力,则犹冲突而未有已也,故复隆出水中,成阶级状之台地,所谓支那炭田者,实形成于此时焉。然其南部,尚潜海底,迨因受西北方之横压力,而秦岭以南之地层,遂成波状之崛起,即所谓支那山系(南岭)者是也。
(三)中生代之中国火山之活动,至是稍衰,惟南方之一部,渐至沦陷,成新地中海,是实今日四川省之洼地(四川之赤盆砂地),而南支那之炭田也。迨喜马拉牙山崭然显头角,而南部中国始全为陆地。厥后南京与汉江之北,生分走北东之两断层,陷落而成中原,即为历代枭雄逐鹿地,以造成我中国旧史之骨子者也。
(四)新生代之中国入新生代之初,水火之威日杀,甘肃及蒙古地方,昔为内海,至是亦渐就干涸,砂漠成焉。然以暴风所经营,故土砂埃尘,均随风飞动,运入黄河流域地方,积为黄土。扬子江北部,亦广大之砂漠耳,后以风之吹拂,雨之浸润,遂成累斯,故累斯大发育于中国。其他则与今日地形,几无大异矣。
第五世界第一石炭国
世界第一石炭国!石炭者,与国家经济消长有密接之关系,而足以决盛衰生死之大问题者也。盖以汽生力之世界,无不以石炭为原动力者,失之则能令机械悉死,铁舰不神。虽曰将以电生力矣,然石炭亦能分握一方霸权,操一国之生死,则吾所敢断言也。故若英若美,均假僵死植物之灵,以横绝一世;今且垂尽矣,此彼都人士,所为抚心愁叹,皇皇大索者也。列邦如是,我国如何?利忒何芬曰:“世界第一石炭国!……”今据日本之地质调查者所报告,石炭田之大小位置,图眎于左,即:
●满洲七处
芜河水
赛马集}辽东
太子河沿岸(上流)
本溪湖
锦州府(大小凌河上流)
宁远县}辽西
中后所
●直隶省六处
石门塞(临榆县)
开平
北京之西方(房山县附近)
保安州
蔚州西宁州
●山西省六处
东南部炭田西南部炭田
五台县大同宁民府间炭田
中路(译音)西印子(译音)
●四川省一处
雅州府
●河南省两处
南召县鲁山县附近
●江西省六处
丰城新喻
萍乡兴安
乐平饶州
●福建省两处
邵武县建宁府
●安徽省一处
宣城
●山东省七处
沂州府新泰县
莱芜县章丘县
临榆县通县
博山县及淄川县
●甘肃省五处
兰州府大通县
古浪县定羗县
山丹州
等四十三处是也。或谓此外有湖南东南部有烟无烟炭田,无虑二万一千方迈尔,虽未得其的据,然吾中国炭田之未发见者,固不知其几许,宁止湖南?今仅就图中(见13页)山西省有烟无烟大炭田计之,约各一万三千五百方迈尔,合计七百万步。加以他处炭田,拟一极少数,为一千万步。设平均厚率为三十尺,一立方坪之重量为八吨,则其总量凡一万二千亿吨,即每年采掘一亿二千万吨,亦可保持至一万年之久而未有尽也。况加以湖南传说之炭田,五百六十六万步即约六千八百亿吨乎。吾以之自熹,吾以之自慰。然有一奇现象焉,即与吾前言反对者,曰中国将以石炭亡是也。列强领土之中,即将告罄,而中国乃直当其解决盛衰问题之冲,列国将来工业之盛衰,几一系于占领支那之得失,遂攘臂而起,惧为人先。复以不能越势力平均之范围,乃相率而谈分割,血眼欲裂,直睨炭田。而我复麻木罔觉,挟无量巨资,不知所用,惟沾沾于微利以自贼,于是今日山西某炭田夺于英,明日山东各炭田夺于德,而诸国犹群相要曰:“采掘权!采掘权!!”呜呼,不待十年,将见此朊朊中原,已非复吾曹之故国,握炭田之旧主,乃为采炭之奴,弃宝藏之荡子,反获鄙夫之谥。虽曰炭田有以诲盗,而慢藏不用,则谁之罪哉。
第六结论
吾既述地质之分布,地形之发育,连类而之矿藏,不觉生敬爱忧惧种种心,掷壁大叹,思吾故国,如何如何。乃见黄神啸吟,白眚舞蹈,足迹所至,要索随之,既得矿权,遂伏潜力,曰某曰某,均非我有。今者俄复索我金州复州海龙盖平诸矿地矣。初有清商某以自行采掘请,奉天将军诺之,既而闻其阴市于俄也,欲毁其约,俄人剧怒,大肆要求。呜呜,此垂亡之国,翼翼爱护之,犹恐不至,独奈何引盗入室,助之折桷挠栋,以速大厦之倾哉。今复见于吾浙矣。以吾所闻,浙绅某者,窃某商之故智,而实为外人伥,约将定矣。设我浙人若***,起而沮尼之,度其结果,亦若俄之于金州诸地耳。试问我畏葸文弱之浙人,老病昏瞆之***,有何权力,敢遏其锋;阖口自臧,犹将罹祸,而此獠偏提外人耳而促之曰:“若盍索吾浙矿。”呜呼,鬼蜮为谋,猛鹫张口,其亡其亡,复何疑焉。吾尝豫测将来,窃为吾浙惧,若在北方,则无瞢耳。彼等既饱尝外人枪刃之风味,淫掠之德政,不敢不慑伏谄媚,以博未来之圣主欢,夺最爱之妻女,犹不敢怨,更何有于毫无爱想之片土哉!若吾浙则不然,台处衢严诸府,教士说法,犹酿巨灾。况忽见碧瞳皙面之异种人,指挥经营,丁丁然日凿吾土,必有一种不能思议之感想,浮游于脑,而惊,而惧,而愤,挥梃而起,莳刈之以为快,而外人乃复得口实,以要索,以示威,枭颅成束,流血碧地之惨象,将复演于南方,未可知也。即不然,他国执势力平均之说,群起夺地,倏忽瓜分,灭国之祸,惟我自速。即幸而数十年后,竟得独立,荣光纠纷,符吾梦想;而吾浙矿产,本逊他省,复以外族入室,罗掘一空,工商诸业,遂难优胜,于是失败迭来,日趋贫病。呜呼,浙人而不甘分致戎之谤也,其可不谋所以挽救之者乎。
救之奈何?曰小儿见群儿之将夺其食也,则攫而自吞之,师是可耳。夫中国虽以弱著,吾侪固犹是中国之主人,结合大群起而兴业,群儿虽狡,孰敢沮者,则要索之机绝。乡人相见,可以理喻,非若异族,横目为仇,则民变之祸弭。况工业繁兴,机械为用,文明之影,日印于脑,尘尘相续,遂孕良果,吾知豪侠之士,必有悢悢以思,奋袂而起者矣。不然,则吾将忧服箱受策之不暇,宁有如许闲情,喋喋以言地质哉。
赞赏
长按白癜风诊疗规范北京中科白颠疯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zs/16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