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第三版信德论坛作为典范的伊甸家园不

发布时间:2018/11/16 10:16:27   点击数:

1、作为典范的伊甸家园

天主预备了人类的第一个家庭

我们始祖的伊甸家园,乃是天主亲自为他们预备的。当祂以人心所能想望的一切美物来装饰了那个家庭之后,祂便说:“让我们照我们的肖像,按我们的模样造人。”(创1:26)主深爱祂最后的,也是最高贵的受造之物,并计划使他在完美的世界上有一个完美的居所。但祂的旨意并非叫人孑然独居。祂说:“人单独不好,我要给他造个与他相称的助手。”(创2:18)

所以天主亲自给亚当造了一个伴侣。“给他造个与他相称的助手”是专为作他的伴侣而造,并能彼此相亲相爱,合而为一。厄娃是由亚当的一根肋骨造成的,表明她不应作他的首脑去管辖他,也不应作他的奴隶任他践踏,乃要以平等的地位站在亚当的身边,为他所亲爱,所保护。女人既是男人的一部分,是他骨中之骨,肉中之肉,她便是他的第二个自己,这是要说明夫妻之间应有亲爱密切的联合。“因为从来没有人恨过自己的肉身,反而培养抚育它,”(弗5:29)又说:“为此人应离开自己的父母,依附自己的妻子,二人成为一体。”(创2:24)

天主主持第一次婚礼

第一次婚礼,乃是天主亲自主持的。可见婚姻制度是由宇宙的创造主所设立的。“婚姻,人人都当尊重”。它是天主起初给人的恩赐之一,也是人类堕落之后,亚当从乐园中带出来的两个制度之一。人若在婚姻关系上承认并遵守这神圣的原则,婚姻就必成为人间的福乐。婚姻足以保障人类的纯洁和幸福,供给人类社交的需要,并促进人类德、智、体三方面的发展。

那位将厄娃赐与亚当作内助的主,祂的第一个神迹,就是在一次婚礼中施行的。在摆设婚筵的厅堂中,当亲友们欢然共聚之时,基督就开始从事为公众传道服务的工作。如此,他认可了婚姻制度,并视之为祂自己所制订的圣礼。基督极其尊重婚姻的关系,以之象征祂与祂所救赎之民的关系。祂自己是新郎,教会则是新妇,论到祂所拣选的,祂如此说:“我的佳偶,你全然美丽,毫无瑕疵。”

应有尽有

环绕着亚当的一切,全都是他的心所能企慕的东西。应有的一切尽都齐备了。在富丽堂皇的伊甸园内没有罪恶,也没任何败坏的迹象。天主的天使和这对圣洁的夫妇自由而亲切地交语。亚当正在他的全盛之年,乃是创造主的杰作。

他们与创造主之间,并无丝毫阴影的存在。他们认识天主是他们仁慈之父,而在一切事上,他们的意愿与天主的旨意都是合谐一致的。因此天主的圣德就从亚当的品格中反映出来。自然界中的万物都彰显祂的荣耀。

劳动乃是为人类的幸福而命定的

天主是爱美的。关于这一点,在祂手中所做之工已给予我们无误的凭证了。他为我们的始祖在伊甸栽培了一个美丽的园囿。祂使各种参天的树木从地里生长出来,以供应用和装饰之需。又造出美丽的花朵,珍奇可爱,多彩多姿,散发出馥郁的香气。天主原已定意要人从照料祂所创造之物的工作中寻得乐趣,并要以园中树上的果子来满足他的需要。

亚当奉命看守修理乐园。创造主知道亚当若终日无所事事,必不会快乐。园中的佳美情景虽能使他喜悦,但这样还不算十全十美。他必须劳动,使身体各部奇妙的器官得到适当的运动。倘若幸福只在乎休闲,那么人类在圣洁无罪的情况下,就无需从事什么工作了。然而创造人类的主知道人类的幸福所最需要的是什么,因此祂创造人类之后,随即就将当作之工指派给他。未来荣耀的应许,以及判定人必须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的命令,乃是从同一个宝座颁布出来的。

天主因基督化的家庭而得荣耀

凡在自己家中尊天主为首,并教导自己的儿女明白敬畏主乃是智慧之开端的父母们,由于在世上表现一个井然有序,循规蹈矩的家庭——一个敬爱天主、顺从天主而不背叛祂的家庭,便是在天使和众人之前归荣耀于天主了。基督在他们的家中并不是外人,他的圣名是全家人所时常提述的,备受尊崇,大得荣耀。凡是天主可以全然作主,而子女们也受教尊重宗教、圣经和他们的创造主的家庭乃是天使所乐意逗留的地方。这样的家庭才配承受这个应许:“只有那光荣我的,我才光荣他”作父亲的从这样的家庭出发,去履行他日常的义务时,由于与天主交谈,他便带有一种柔和而顺服的精神了。

惟有基督的临格才会使世人饱享福乐。人间的一切凡泉俗水,基督都能使之变为天庭的醇醴。因而家园也可化作极乐的伊甸:家庭也就成为天上的美妙象征了。

樊中华荐《基督徒处世生活详尽指南》

2、不要让别人放大你的痛苦(张家口王雅卓)

生活中,有好多人在努力付出,但却没有达到认可和关怀;或是正在经历痛苦挣扎时,旁人却若无其事甚至还在埋怨你无所作为。这导致他们的心里极其脆弱,原本是可以坚持下来的,却时时刻刻用旁人的冷漠来刺痛自己,直到自己崩溃。要知道,真正让你崩溃的不是困难与痛苦本身,而是你一直在将自己的痛苦放大,放清晰,还用别人的“无情无义”来折磨自己。

纵使我们的坚持与痛苦万分汹涌,纵使别人应有千万个理由来支持和关怀我们,可是当别人的做法无情又冷漠时,难道我们就不需要正视困难,不需要坚强吗?既然必须要面对,为什么要把动力和希望建立在别人的态度上呢?

主耶稣在受难的前夕到山园祈祷,祂知道接下来要发生的一切,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帮祂分担和给予祂安慰,可是祂依然顺服了父的旨意。主耶稣在受审时,群众都高呼钉死祂时,祂依然选择为他们接受十字架,主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被人侮辱耻笑时,祂依然选择为他们祈祷!不理解,无情,冷漠的表现还有比这更淋漓尽致的吗?

记住,我们的坚持、付出、和忍耐,是出于责任,出于天主的爱,天主自会降福和照料!

3、送给耶稣的礼物,每个人都送得起

一颗童心:耶稣喜欢小孩子,我们都曾有过童心和单纯,如今的我们可以拿出来送给耶稣吗?其实不是送不起,而是很难拿出来。

一颗真心:就是真爱耶稣,而不是在有需求的时候拼命祈祷,没有需求的时候就把祂放在一边。真心,不是没有,而是很难维持下去。

一颗爱心:如今,人与人之间不知为何如此冷漠,一颗爱心,不仅仅是耶稣想要的,也是每个人想要的。爱心,不是送不起,而是麻木了,冷淡了,不愿送出来。

一颗信心:当我们遭遇困苦时,那颗对天主的信心是否会动摇?信心,每个人都愿意送给耶稣,只是有时候送出得不坚定。

一颗虚心:耶稣贵为天主子,却取了人性,又偏偏这样屈尊地生活,没有谁比耶稣更谦卑。送给耶稣一份虚心吧!不是我们送不出来,而是我们骄傲的时间太久了。

一颗恒心: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颗恒心,对待信仰生活也要如此。一颗恒心,我们送得起,不要把自己的恒心全用在娱乐和消遣上,用在对耶稣的信仰上,我们会收获更多。

来源:天主教中文网

4、做有修养的人,就要养心修身(河北凌阳)

“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必在哪里。”(玛6:21)

做一个有修养的人,就要养心修身。在我国历史上,视“修身以做人”为人生大事。儒家把修身做人,提高到能否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度去认识。曾参说:“想要修养自身的人,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性”,又说:“一个人做事,如果不从最根本的地方入手,将不会有大的建树。”修身就是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纯洁。

现代人已经不大知道什么叫“养心”了。相反,生活却日趋复杂,竞争越益激烈,节奏则步步加快,于是心理失衡、精神出偏差的人越来越多,什么忧郁症、焦虑症、狂躁症、精神分裂症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与此相对应,便有了所谓的“心理门诊”“心理咨询”“心理医生”等。

在中国古代只知道“养心”,并将之看得与“养身”一样重要。概括古人有关“修身”或“修养”思想的全部,主要包括守静、存养、自省、定性、治心、慎独、主敬、谨言、致诚九大范畴,这样的修养不一定要静坐,不一定要盘腿,随时都可以修养,站在那里也好,走路也好,都可以修养心性的宁静。以此通过自我调适、疏导、修养,在道德上升华自己、智慧上优化自己、能力上强化自己。不论你是什么职业,什么地位,只要你做人都是以此为基本修养,否则,人在错综复杂的人事纠纷、顾此失彼的重重矛盾中,消极情绪积聚在心里,各种各样的精神性疾病都来了。

在基督信仰看来,也有同样的说法。经上说:“人生活不只靠饼,而也靠天主口中所发出的一切言语。”(玛4:4)人的成长不仅需要丰富的物质营养,更需要有精神食粮来滋补,在不断的修养中,通过“四枢德”的伦理之德,“真福八端”的成义之德,“信望爱”的三超德作为修身养心的准则,促使人内心意识到天主的爱(罗5:5;8:15,16),用心生活出天主的爱,最终在天主的爱内,获享心灵的宁静、平安与喜乐。

人生的幸福最终还是来自于心灵的丰盈。真正的幸福从不依赖于外在的事物,而是内心的一种清楚、愉快与平静的状态。约翰·弥尔顿说:“相由心生,病由心生,境由心生,心之所向可以让天堂成地狱,也可以把地狱变天堂。”若想健康,心先健康,若要强大,心先强大。生存的法则,即心的法则。

当一个人力图完善自己的时候,他将不再向外界寻求什么,也不向外界推诿什么,回到自己的内心,保持内心的清洁。不再让凡俗的事物扰乱内心的平静,回到生命的初心。一颗安静的初心涵养着人类文明最纯净的思想;一颗美丽的初心是一朵蓓蕾,它将吐露出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一颗缤纷的初心,是一片云雾,它牵引出的是彩霞满天。

欢迎投稿(文字、图片、音视频皆可),投稿邮箱:

qq.







































北京白癜风专业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zs/1729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