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陇上山人余振东文化人生说第二篇感悟生

发布时间:2020/9/28 15:51:52   点击数:
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m.39.net/pf/a_4782762.html

.8.26./「原创首发」作者:余振东/编辑:杨永辉

文学是人学,但又不全然是人生学。当我觉得疲惫之极,搁笔不再写小说时,恍惚觉得文学于人生只是说说而已,真正的人生应该是自我感悟。我终于感悟到人在浩瀚的宇宙中只不过是一种渺小的生命的开始和终结。“生是死之因,死是生之果”,从生到死只是一个因果程序。这个因果程序无论是谁都无法回避,人人都在这个程序中不自觉地踌躇着度量完自己。这就是人生。

当我在一片混沌中感悟到这个层次,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撞击的结果。在进入“不惑”之年后,我开始对自己的人生趋向进行了重新抉择和调整。放弃了文学那种曲折描摹人生的情态,进入一种与现实相去甚远的离径叛道,别开生面而曲高和寡的寂寞之极的探索之道:把触角伸向中国古玄学和仙学学说的深邃章节里,醉心于屈原的“吾既有此内美兮,又岂之以修能”,试图想寻出超越人世的生存的轨迹和信息来。

玄学是对未知世界的求索,仙学的精华是修能,人能修行到仙品,便能“拔宅飞升”上天。我仰首望天,那是一座看不透的苍穹。也许天庭的统治者把美丽的云霓留下来交给神仙修饰自己,却把风雨施舍给大地让它来雕塑人生。一地雄风,必有一场豪雨,风很野,雨很狂,它让地球上的千万个亿万个来者如风,去者如烟的人生都不留半点痕迹。陪了一茬又一茬人的死,陪了一辈又一辈人的生。于是浩浩然无边无际的天地间却让泥塑铜铸的天仙神祗长生久视于人间,让那些道观庙宇彩霓缭绕,香火千秋。

人,死过一茬又一茬,走过一辈又一辈,生生死死,永不停歇的滞留在地球上。到底有没有生死轮回,有没有飞升到天庭的?谁也说不清。反正佛家大悲咒的意思是人活着终久都要死,死是最大的悲哀,所以要讲慈悲,要以慈悲为怀。大慈大悲便成了佛家的要旨。只有懂得大慈大悲,在世修行,死后便可往西天极乐世界。

平常人都不能感悟到这一点。说白了,佛道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还是人生观和人死观。提醒人惦量生死二字的份量。

把人的生死放在一起,也就是说,既讲人生观,就得连带人死观,显得特别的不近人情。但冷冰冰的客观规律和自然规律,谁也违反不得,客观事实就这么严酷:年轮加灾厄,人活着的最终目标就是死。没有谁敢拍着胸脯保证:“我永远不会死!”人类的每一代都把生死这个问题高高举起来,又懊丧的放下去,不停止,难终了,既不能割舍,又难以透彻和解决。由生死构成的纷杂人生内容累世累代都在求索中跟进。因为生死的历程不仅仅是人的肉体与深不可测的灵魂相伴相行,而且与不同时代的政治风波、战争纷乱、天灾人祸相伴相行。

从普遍角度讲,人都看重生,珍惜生,期盼生。生为人欲,死为大忌。从落生到死强烈的欲望就是活着。这个常情常理你知,他知,大家都知。然而对死之一字,常都忌讳,都在显意识中回避,潜意识中恐惧。回避也罢,恐惧也罢,死神对人的不客气使每一个人都难逃其厄。如果说在这个世界上无公正可言,只有死对谁都公平。问题只是生死之间的距离和过程有着千差万别。不回避死字,人类便失去乐观,常讲死字,人生世界便是一片阴霾。不恐惧也不客观,死之一字象一把利剑悬在每一个人的头顶,随时都在袭击着每一个人。乐观地认识生死,将生死的距离与人的自然时空拥抱成一个完整的世界,实实在在是一门学问。

浪漫一点说,人生是宇宙大自然创育的恩宠物。如果把它比喻做自然物类一株最耀光彩的花束,有发育萌生、舒枝展叶,含苞待放,姹艳多姿的阶段,也有株黄叶萎,萧条败落,归根复静的时候。上苍把所有的机遇都舍施于人生,人怎样完善自己的生死观念,将大自然的恩施归属于自己,这就是既要树立人生观,又要树立人死观的含义。

再形象一点说,人生原本是一条没有航标的河流,人犹如千回百转中的一叶舟楫,生命的全部流程都消融在这条没有航标的河流中,如何驾驭生命之舟,历经浪击潮颠和风雨冲刷,不迷失航向,让生命之舟靠拢人生航程的彼岸,这就是人的归宿。人生的归宿说得稍透彻一点,是对大自然生命的一次深刻体味,能有这种体味,对人生观、人死观,都会充满乐观,生之悠然,死之坦然。

古今中外记述人死的例子足以汗牛充栋,表述各种对死坦然的例子也枚不胜举。

  ????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

  ????还有后来人。

这是革命烈士夏明翰的绝命词。人都知道砍头是一种非常的死,但他说不要紧,审视他的人死观,为什么不要紧?是人生信仰支撑着他,这又是他的人生观,如果没有人生观的支撑,对死不会这么坦然。人只有在死的面前才能表现出生的实在。(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余振东,男,生于年,甘肃庆阳西峰人。初中未毕业因家境困难而辍学回乡务农,自学写作。年参加工作。曾先后在原庆阳县温泉中学、文工团、文化馆工作,年调甘肃省庆阳市群艺舘,年退休。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庆阳市作家协会原副主席。

年开始发表作品,在各类报刊发表小说、散文、戏剧、论文等多万字。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选《沉重的灵魂》,长篇小说《土匪世家》等。年以后,将精力投入民俗文化研究,出版有专著《庆阳香包》、《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品图典》、《中国香道》等著作。近年出版有散文选集《文化人生说》等。长篇小说《土匪世家》曾获甘肃省第三届优秀文学作品奖、《驼铃》文学一等奖。论文《论贫困地区的家庭文化建设》获甘肃省群众文化论文一等奖、全国优秀奖。《端午五?五探源》获陕、甘、宁三省区民俗文化论文奖。电视连续剧《桥山血魂》,年获甘肃省优秀影视剧本奖。

(免责声明: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zs/1980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