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读书,是最低成本的社交

发布时间:2022/7/13 16:44:35   点击数:

心里有束光·眼里有片海

拾遗

物语

+

读书,不仅是最优质的社交,也是最低成本的社交。

01

陈丹青《荒废集》中有个故事。

胡适晚年,被人问起:

“要是鲁迅活到今天,你觉得他会怎样?”

胡适答:“你放心,鲁迅是我们的人,他是不会屈服的。”

胡适、鲁迅的差异何其之大,

素来被我们看成是不共戴天的论敌,

可胡适为何会说“鲁迅是我们的人”?

因为胡适透过文字了解了鲁迅,

他清楚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

尽管鲁迅与他有着大为不同的主张,

但他知道鲁迅是条铁骨铮铮的汉子。

这就是所谓的“文如其人”。

02

周国平说过一句有名的话:

“一个真正的写作者,

不过是一个改不掉写日记习惯的人。

他的全部作品都是变相的日记。”

一本书,就是一个人。

看一本书,就是在与一个人对话。

所以木心说:读书如交友。

03

梁文道在给熊培云的书作序时,

有一段话说得特别好:

“有一种书会令人产生幻觉:

你会以为这本书其实是自己写的。

因为它谈的课题,恰巧是你最想谈的;

它走进那个课题的取径,

恰巧也是你自然而然会选上的那条路;

甚至它的语气,它的说话方式,

也和你内在的声音一致,恍如己出。”

读书的快乐,往往莫过于此:

突然发现“我心里潜伏着的某个想法”,

一下就被你唤醒了,忍不住拍腿大叫:

“说得好,痛快,这不正是我想要说的么。”

所以梁文道说:好书如知己。

一个读书人,总可以从书中找到自己的同类。

04

年,一位叫曾国藩的青年,

读罢《了凡四训》后,豁然惊醒。

拍桌而喊:“了凡,吾师。”

遂将自己的名号改为“涤生”。

“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

从此奋然振作,终成晚清中兴第一名臣。

年,一位叫蒋志清的青年,

车中闷坐无聊,深思王阳明《传习录》。

突有所悟,全身一震,

击掌而喊:“阳明,吾师。”

遂将“志清”之名改为“中正”。

“中正”出自王阳明心学之“大中至正”。

从此精勤砥砺,终成一代枭雄。

数学家巴罗说:“读书的乐趣,就在于能结交好多比我们高明的人,指引我们走向广阔的人生。”

阅读一本好书,就是结交一位良师。

05

易中天说:读书是谋心。

“读书不要想着实用,不要有功利心。

读书是为了遇见一群有趣的灵魂。

然后养一颗洁净的心,做最真的人。”

所以我们看书,不妨“杂”一些。

清代批评家张潮说:

“对渊博友,如读异书;

对风雅友,如读名人诗文;

对谨饬友,如读圣贤经传;

对滑稽友,如阅传奇小说。”

反过来说,就是:

“读异书,如对渊博友。

读名人诗文,如对风雅友。

读圣贤经传,如对谨饬友。

读传奇小说,如对滑稽友。”

旅行,能让我们遇见各种美丽的风景。

读书,能让我们遇见各种有趣的灵魂,

从而让我们变成一个有趣的人。

06

周国平在《思想的星空》有一句话:

“一本书之所以能成为我们的经典,

它的力量多半不是缘于它自身,

而缘于它介入我们生活的那个时机。”

也就是说,你正当好的年纪,遇到一本正当好的书,人生可能就会因此发生正当好的巨变。

周国平又说:“读书犹如交友,再情投意合的朋友,在一块耽得太久也会腻味。”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有些书虽是经典,

但随着年岁和阅历增长,

就会不太适合你现在的心境。

这时,你需要另外一本好书介入进来,

在正当好的时候给你正当好的指点。

伏尔泰也说过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

“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时,

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位好朋友;

当我们以后一次次读这本书时,

每次都觉得又和老朋友重逢了。”

也就是说,有些书值得你终身交往。

人生读书便当这样:每个时期都要结交新朋友,但也别忘了找几个值得终身交往的老知己。

07

书架添了罗素,家里就有了罗素。

书架添了庄子,家里就有了庄子。

书架添了鲁迅,家里就有了鲁迅。

书架添了胡适,家里就有了胡适。

读书,是最低成本的社交。

你只需花那么一点点金钱,

就可以把无数先人大哲请回家,

在更深人静的夜里,和他们把手交谈。

读书,也是最优质的社交。

它把我们的社交圈扩展至所有时空。

让我们可以和一切过往雄杰秉烛夜谈——

知道挨多少顿打才能成角儿。

把他们的知识变成自己的见识。

把他们的经历变成自己的经验,

…………

正如周国平所说:阅读是与历史上的伟大灵魂交谈,借此把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占为己有”。

08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提问:

“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忘记了,那阅读的意义是什么?”

有一个回答让我心有戚戚:

“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了很多的食物,

大部分已经一去不复返而且被我忘掉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

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

阅读对你的思想的改变也是如此。”

你看过的书,结交过的“人”,

最后都会沉淀下来,变成你的骨头和肉。

欢迎转发朋友圈。公号转载须经授权,并不得用于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zs/2512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