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出幸福,才能得到幸福。俗话说泼水难收,泼出去的水,会蒸发成为水蒸气润湿空气,在其中的人也能感受到自己泼出去水的温润。如果泼出去的是脏水,那么也无法避免呼吸自己制造的异味。
佛法说人的感觉分为“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这六种感觉器官对应的、感觉到的东西是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用于生活,是否可以如此解读:人人都爱看漂亮的,这就是色,人人都喜欢听好听的,就是声,人人都爱闻香的而不是臭的,这就是香。
同样的,人人都爱吃好吃的,这就是味。人人都喜欢接触一个好的环境、友善的环境,这就是触。人人都喜欢美好的感觉、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这就是法。
既然是人类,既然拥有感觉,就难以破除这样的第一感觉;哪怕是自己用强大的意志去扭转,你同样不可能忽视一个肮脏的乞丐身上的异味,你同样无法忽视一个风姿卓越的女郎的你致命的吸引力。
既然承认了人都是感觉动物,都受到生物感觉的控制和驱动,那么我们应该有意识地为他人提供好的东西。出门之前,打扮自己不是为了纯粹取悦自己,至少也应该是为了给他人起码的尊重。喷香水不是说明自己臭美,也许是为了遮掩自己的瑕疵。
给世界好的东西,世界会给你好的反馈。给世界差的东西,那东西转一圈还会反诸己身。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是其次,那余香绕梁又何止三日不绝。对人友善的好处就在于此。也许有人说,我的善意总是得不到回报。我想说的是:首先这种回报不是瞬间到达的,可能是滞后的;你不给出因,哪里能有果?
再者,这种回报也许是循环的,你让他人感到高兴,他人再将这种情绪传递给下一个;总有一天,这种愉悦的感觉会从意想不到的角度切入你的生活。
另外,人是什么?我想把人类比作蜡烛。我们一生都在燃烧,那么何不燃烧得热烈,何不主动释放我们的热情?即便得不到回报,这种燃烧,也让我们的生命变得灼热,变得有意义。即便我们不能将热情和美好,犹如星星之火传遍整个大地,也不妨碍我们做一颗璀璨的小星星。
不要放射冰冷和寒意。一则不利于自己,不利于他人从而影响带坏了环境;二则,人总要有长眠不醒的一天,总要有你迸发寒意的一刻;但是活着就该努力燃起来,在你能燃烧的年纪点燃自己,在你能付出热情的年纪,付出这个年龄应有的热情。
保尔柯察金说:人,应当赶快生活。也许就有人应当燃烧的含义。他是为了这辈子不碌碌无为;而我是为了收获更多的情感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