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汇川耄耋老人高桂芳手工编织人生巧手剪出幸

发布时间:2022/11/18 10:09:42   点击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价格多少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210/5218115.html

 

满头银发,微胖,精神矍铄,这就是汇川区巧手工程乌江恬苑培训班创办人、市管专家、今年84岁的高桂芳。      7月30日,走进上海路街道乌江恬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在二楼一间教室里,高桂芳正在手把手教授几个小学生学习剪纸。   小女孩张瑞洋暑假才到高桂芳的少儿培训班学习剪纸,她剪的毛泽东、雷锋头像十分逼真,让人想象不到是出自一个幼女之手。   已是77岁的居民张玉兰也来拜师高桂芳,这位老奶奶心直口快:“我跟高老师学习两个月了,学剪纸、学编织。学会后,教我孙孙,让剪纸这门中国传统文化子子孙孙传承下去。”   走进高桂芳的工作室,上百种剪纸、布贴、编织挂件等作品琳琅满目,五彩缤纷。   房屋另一侧墙上,张贴着全国56个民族妇女形象的剪纸作品。走近细品,但见剪风细腻,刀工精良,人物形象个个栩栩如生。这是高桂芳同她的学生刘咏梅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历时2个月才完成的剪纸作品。   一幅《松鹤长春》布贴图,松枝、羽毛、花瓣均展示高贵芳在艺术上的深厚功底。苍松古朴翠绿、丹顶鹤跃跃欲飞、几朵牡丹国色天香,构图巧妙,似如自然真物。   高桂芳还把贵州18个少数民族妇女头饰精心制成18幅布贴画。观者无不眼前一亮:“真美。”

这位已逾耄耋之年的剪纸专家,从小受妈妈热爱剪纸的熏染,从10岁起学剪纸。少女时的高桂芳聪明伶俐,善动脑筋,一看就会。迈入青年时代,高桂芳在剪纸上已是才艺过人,炉火纯青。   进厂后,在工作之余,高桂芳时不时重拾兴趣。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高桂芳退休。   赋闲在家,而高桂芳有一双“巧手”的消息不胫而走。红花岗区和遵义市两所老年大学先后聘请她办班任教。   她欣然应允,先办剪纸班,后改为民间工艺班,一干就是26年。   期间,高桂芳还特聘为遵义师范学院的“特聘教师”专门传授剪纸等手工工艺。    “26年,你培养了多少学生?”   “吧。”高桂芳笑答。   年,高桂芳辞去老年大学有报酬的教学,回家义务兴办“巧手工程乌江恬苑培训学校”。   每逢暑假,每周二、周四开办幼儿班。每周一、三、五常年开办成人班。   “我不收钱,主要目的是把剪纸这门艺术让更多人掌握,传承下去。”高桂芳如是袒露她的心声。   “3年多来,高老师义务教的学生有千多人,最小的4岁,最大的与高老师同龄。”高桂芳的“关门弟子”汪贵英言语中溢满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在工作室,高桂芳特地给记者现场演示剪纸。不到一刻钟,这位剪纸专家就把一幅剪纸作品呈现眼前,只见4个娃娃每人举着一个大寿桃。高桂芳说:“4个寿桃刚好写上祖国万岁。”   “今年是我们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剪此作品祝贺祖国70诞辰。”这位老人说她对祖国母亲一往情深。   “我的每件作品都有意义,作品没有意义不行。”她说。   近年来,高桂芳到汇川区泗渡等地传授民间手工编织技术,帮助无事可做的留守妇女学习编织技术,培养健康有意义的兴趣爱好。   跟着高桂芳已学习6年剪纸、编织的汪贵英对工作室展示的作品如数家珍:“这是布贴画,这是布衣画,这是手工编织、手工贴画、立体手工、手工剪纸……”   一位北京专家到遵义办事,慕名参观高桂芳工作室。看到几个挂件布贴蝴蝶,他问高桂芳:“你在哪里学的?我是美术学院毕业的,还从未看到做得这样漂亮的蝴蝶。”   “我自己琢磨,没向任何人学。”   那位北京来的专家听后惊叹不已。   如今,高桂芳已有18幅布贴画珍藏于遵义市博物馆。   年高桂芳设计制作的香包挂件获“‘国酒茅台杯’多彩贵州旅游商品能工巧匠选拔大赛优秀奖”。   年,高桂芳工作室被贵州省妇联命名为“贵州省‘锦绣计划’巧手脱贫基地”。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通讯员刘文先张晓娅熊晓明

编辑黄霞

编审向永东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zs/2540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