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当代中国人到底有没有信仰

发布时间:2025/3/18 15:47:26   点击数: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网络及各种便携设备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获取咨询的方式也更为丰富和便捷。但与此同时,我们突然发现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似乎在发生着越来越多的道德问题,博士或者教授的论文剽窃、种种所谓的“恨国党”的言论、网络上的种种言语暴力,还有近几日的“大头娃娃”奶粉事件。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为此,近些年不少人产生了一种疑问:是不是我们当下的中国人存在信仰缺失?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先弄明白什么是信仰,包括很多人容易联想到的宗教。信仰从概念上来说,是指原始意义上的天地信仰与祖先信仰,亦指对某种思想或宗教及对某人某物的信奉敬仰。而宗教指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特殊意识形态。从这里可以看出,宗教可以成为一种信仰,但信仰不只是宗教。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社会的主体信仰一直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道家、佛教以辅助教化的方式在发展和延续。但直到近代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变,致使中国的传统文化信仰在延续上发生了断裂。这当中自然有所处的“批林批孔”的特殊历史背景,也有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种种弊端已不再适合社会的发展,僵化、落后、迂腐的思想必然会被抛弃。但在这一破旧立新的过程中,我们未能很好地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思想把好的文化继承和发展下来,而是同那些糟粕一起被统统扔掉。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另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开始的改革开放,使国家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得到了飞速发展,百姓的物质生活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整个社会的价值观都有些自然而然地偏向了金钱、地位、声誉等物质方面,而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信仰问题却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重视,这也是当下社会易发生道德及教育问题的一个根本因素。我们追求思想层面的解放,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这种解放并非是随心所欲、任意妄为、不加约束、是非不分的,而解放什么、不解放什么、如何解放等问题却也未能形成一个明确的、硬性的标准而融入当代的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虽然我们从小在学校就接受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但同时我们也继承了批判糟粕思想的观念,可问题是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哪些是优秀的该继承、哪些是糟粕的该批判有时并不能很好的加以辨别,致使在生活中,不乏提到儒家仁、义、礼、智、信就被冠以迂腐的帽子,说到《易经》就觉得是迷信,聊一下宗教就是人生态度不积极。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其实客观来讲,我们现代的中国人并没有缺失信仰,为何这么说呢?孝敬父母长辈、尊敬师长、爱国敬业、诚实守信、宽以待人严于律己……这些说出来几乎人人都听过,也知道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甚至于教育子女或者引导他人也都是这么说的,那为什么有些事情在一些人身上发生的时候却变了味?我觉得这是对系统化的传统文化或者思想“信”的程度不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够。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前段时间网上的papi酱给孩子取名事件,我想很多人都知道,具体的细节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不过我觉得这个事件很有代表性。Papi酱本人给外界和她的粉丝的感觉是一个独立自主、积极乐观,而且是当代女权主义的坚定支持者及践行者。然而却在给孩子取名时随了父姓而被很多的女权支持者痛骂,认为她屈服于中国传统,不配“独立女性”的身份。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从中国传统来讲,孩子随父姓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男女平等的思想已深入人心,一味的强求随父姓已不再合时宜,那么这种观念也需要在新时代下做出改变。当然,中国的现代社会对于孩子随父姓的观念仍然占多数,但这种观念毕竟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传统观念的改变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而且国家从法律的层面规定了孩子即可随父姓也可随母姓,所以,孩子具体和谁姓主要由父母二人商量来决定的。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而对于挥舞着女权主义大旗痛骂papi酱的这些网友,他们之中我估计真正懂得何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不能说没有,但绝对少之又少,知道何为传统文化之“精华”更是极个别,但要说到传统文化中该舍弃之“糟粕”部分,我却能肯定他们能说出一箩筐。问题在哪?我觉得他们这种较为极端片面的思想,与当下中国人接受了太多要“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的观念、与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观念和系统知识的普及度不足等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我们的教育和社会要更进一步的梳理中国传统文化延续至今的“精华”,并与当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融合,加强在校学生和社会公民的教育、宣传和普及,以形成符合当代中国人的系统、全面的信仰体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zs/2765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