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知识 >> 人的潜能和价值重新认识自我,实现人生
我们是否真的了解自己?
怎样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如何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价值?
《人的潜能和价值》是马斯洛、阿德勒、奥尔波特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关于“人的潜能和价值”讨论的精选论文集,深刻探讨了人的尊严与价值、目标感和意义感以及个体创造力与自我实现等重要话题;只有当人真正认识自我,通过充分实现人的潜在的能力,才能成为独立自由的人,从而获得幸福感和成就感。
·浅聊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理论是美国当代的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创立人就是美国的心理学家马斯洛,也就是本书的作者之一。作为代表人物的罗杰斯的不少言论也收录在本书中。人本主义提出了心理学中的第三思潮,即反对将人的心里低俗化、动物化的倾向。
这本书是分章节的,每个章节都是不同的大师的经典理论之作。这些出自不同名家的文字糅合在一起,让我们看到了人本主义理论的全貌,对心理学的这个分支和流派了解更加深入的一些。
有人说,马斯洛之流行在于其通俗。但是抱着简单通俗的心态去读这本书的话,个人感觉不太适合。但是一本适合全神贯注阅读反思并思考的心理学丛书,也是哲学丛书。如果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应该怎样活着,怎样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价值,那这个世界绝对不是现在的样子。
·心理学的论据和人的价值·
科学伦理是可以构建的,而我们也知道如何去构建。
实验证明,所有动物都与生俱来的选择能力。会选择的知道,哪些选择对不会选择的更有好处。对于人来说,只有健康人的选择品位和判断,才能够告诉我们,从长远来说,什么东西对人类是有益的。病态的快乐不能与健康的快乐相提并论。
作为内在结构的重要部分,人类不仅有生理需求,还有心理需求。就个体本身而言,他们知道自己非常渴望爱和被爱。但在需要得到满足后,会有更高的追求。
人类有一种向着某个方向发展的趋势和需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自我实现,也可以称之为心理健康。这就是说,人类在向着越来越美好的存在前进,这些道路的尽头,也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各种普世价值观:平和,仁慈,勇敢等等。
心理学究竟是什么?是治愈疾病,是让人快乐,是不断的探索发现…但就我看来,它是人类对自我不断的深入和认知。看完这本《人的潜能和价值》,也许你会有自己的答案。
·寻找内在自我,实现自我超越·
在这本书里,马斯洛与其他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结合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法,为我们深度讲解了心理学的论据与人际关系疗法、自我疗法、集体治疗法等,探讨哲学思想、人的尊严及价值、进而寻找到内在的自我,建构目标感和意义感,走向自我实现和超越与自我理解,获得幸福感和成就感,成为自己的心理治疗师,理解人性与自身、他人、整个社会和整个世界的关系。
阿德勒曾断言“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马斯洛也持相似的看法,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必须在人际关系的基础上进行。人际关系主要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品质,主从关系、平均主义和冷漠或放任。
人际关系疗法,自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达到心理治疗的一个必要的或非常可取的先决条件,它通常是分配所有人都需要的最终心理药物的最佳媒介,而满足感是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成果,心理治疗和个人成长通过人际关系获得需要的满足。
马斯洛从存在主义心理学的探索中,为我们寻找到支撑心理学治疗法的潜在哲学原理,丰富心理学,建立本体心理学理论。
“我们已经知道,健康成长的主要先决条件是基本需求的满足。(神经症往往是一种缺乏症,如维生素缺乏症。)但是,我们也了解到,肆无忌惮的放纵和满足有其自身的危险后果。”
马斯洛将人的动机理论与心理病理学的理论相结合,重新审视本能理论,理清高级需要与低级需要之间的差异,为我们寻找到自我实现与超越的心理治疗方法,首先最要紧的是理解个人疾病、个人治疗和社会性质之间的关系:
(1)社会越健康,个体心理治疗的必要性就越小,因为患病的个体就越少。
(2)社会越健康,患者越有可能在没有任何技术治疗干预的情况下得到帮助或治愈,即通过良好的生活经历。
(3)社会越健康,治疗师就越容易治愈患者,因为简单的满足疗法更容易为患者所接受。
(4)社会越健康,顿悟疗法就越容易治愈,因为好的人生经历、好的人际关系就越多,战争、失业、贫困等其他致病因素就越少。
·写在最后·
马斯洛始终认为:我们可以对人类充满希望,因为,从原则上讲,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健康的好人。但是,我们也必须感到悲哀,因为很少有人能真正成为好人。
如果我们希望找出为什么有些人成为好人而另一些人却没有,那么就要去研究自我实现的人的生活史,看看他们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