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版本 >> 路遥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本文已获授权,来源:小镇的诗(ID:xzds)
?~?~?~?
我认为每一个人,不论搞什么事,都可能在自己的行业中干得好的,一个人最后的价值不在于干什么。我如果当木匠,全力以赴,也会是第一流的木匠。人的生命是在追求的过程中,不在结果中,结果并不重要。如果论结果的话,人都要死,而且地球也要崩溃,更广阔地看,没有什么伟大与渺小。
——路遥
25年前的今天,一个平平凡凡的日子,这位塑造了一个感动无数人的《平凡的世界》的人,永远离开了我们,年仅42岁。而在他这并不漫长的人生里,创作时间却达二十一年,可以说,他并不漫长的一生,活得比任何人都长。
01
年底,路遥出生在陕北清涧县一个叫王家堡的小山村,因为家庭贫困,他又是长子,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所以八岁那年就被过继到伯父那里。伯父也是农民,但还好可以勉强供他上学。
就这样,8岁的路遥,带着他那早早就懂事的成熟,来到了延川。在伯父的资助下度过了相对轻松的小学时光,毕业那年,养父说什么也不愿意让他参加考试,他也明白,家里没有能力供他上中学了,但倔强的他还是去参加了考试,并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考上当地的重点中学,可是面对中学的“昂贵”费用,同学们的热情并没有让这个“榜眼”夭折,一众“资助”他读完初中。
路遥在陕西延安清涧县石咀驿镇王家堡村的故居
生活确实会让人早早成熟,而且让人过早地拥有过人的精神和毅力。
在延川的三年,饥饿和苦难并没有让这个瘦弱的少年沉沦,他不断地出入县城书店和文化阅览室,在那些与书籍打交道的时光中,他获得了巨大的精神食粮,相比之下,肉体的苦难已经变得微乎其微了。
早年的这些经历,成了他一生的生命记忆。他在《在苦难的日子里》写道:“正是这贫穷的土地和土地上贫穷的父老乡亲们,已经教给了我负重的耐力和殉难的品格——因而我又觉得自己在精神上是富有的......”
他深深地热爱着这片土地,从《人生》到长篇巨制《平凡的世界》,他笔下的土地,永远是那么厚重包容,他笔下的黄土儿女,也都永远是那么朴实可爱。正如他说的,黄土地上的人“像牛一样地劳动,像土地一样地奉献。”这又何尝不是他一生的写照!
路遥(右一)和母亲及胞弟合照
02
和很多农村出身的孩子一样,他也迫切地想了解外面的世界,于是书本成了他最理想的寓所,贪婪地吮吸每一本书,每一页纸,每一个字,全都化为自己的血和肉。
有一天,他在翻阅《参考消息》时,看到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飞船在太空遨游的消息,兴奋得不能自已,彻夜难眠,遥望星空,想象着,寻找着加加林飞行的轨道。这点对他触动很大,后来在他的小说《人生》中,给主人公起的名字叫“高加林”。
更广阔的天地,不在于你闯过多少地方,而在于你对生活的感悟有多少,对生命的思考有多深刻,就像他说,“一个人不论干什么事,都可以在自己的行业中干得好的。”不在于你在干什么事业,而在于你怎样对待这份事业,怎样干这份事业,一是态度的问题,而是方法的问题。而这两点,他发挥得淋漓尽致。
年,他第一次以“路遥”为笔名发表了诗作《车过南京桥》,从此步入文坛。
当很多作家忙于抚平“伤痕”,进行“反思”之时,路遥却早已把眼光放在了更为广阔的地带——用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敏锐地治疗白癜风效果怎么样白癜风可以治疗得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bb/14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