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同代人middot周一评论李忠中

发布时间:2018/6/21 7:06:52   点击数:

中国当代作家年谱编纂芹献

近年来,随着中国当代文学学科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学术界对史料逐渐重视,在文献搜集和研究中整理出版了一大批论著,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在作家年谱编纂方面还有若干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谱主的遴选对象需要系统性和计划性,以扩充年谱编纂的格局。当代文学从年至今已经走过近70年的发展历程,但是作家的年谱编写目前主要集中于新时期以来的代表性作家,尤其集中于“50后”和“60后”等中坚作家,如铁凝、阿来、韩少功等,而对于其他代际的作家,如“20后”和“30后”作家,除了《人间送小温——汪曾祺年谱》《刘绍棠年谱》《王蒙年谱》《柳青年谱》等少数几种,还未有其他成果问世。这一时期的大多数作家已故去,由于他们在世时研究者的史料意识不强,造成大量一手材料的散佚,对后来的年谱撰写造成一定影响。同时这些作家生前未能接受有效的访谈和记录,自己也没有自述、自传、回忆录等相关作品,以致相关研究缺乏基本史料依托,难以从年谱透视的角度有所突破,进而在对作家创作的重要转捩点、生平际遇、文学活动等方面的史实考据还是空白。

对此,学术界应该加快对于健在老作家的史料抢救性发掘和年谱编纂工作,对于已经去世的重要作家更应该加强史料搜集、整理、研究。研究者可以从写作详细的采访提纲着手,对健在老作家展开访谈,从基本的史料积累做起。对于已经去世的重要作家,可以有计划地组织相关人力物力,深入作家创作现场,还原文学史语境,从外围角度整理重要文学事件、文学经典作品和重要文学活动的相关口述史料,逐渐积累年谱写作的文献基础。在谱主选择中,我们以代际为尺度,逐步建立起当代作家年谱写作的学术系统,点滴积累,扎实推进。

其次,除年谱编制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之外,在材料搜集方面,应开阔视野,尽力扩充史料来源,以作家创作历程的不同阶段为依据,以非虚构文本为基础,以查阅原始报刊为主体,梳理作家的人生经历和创作活动。从目前已经出版的一些作家年谱来看,有些年谱内容比较单薄贫乏,仅仅从作家创作和学者研究成果两个方面来进行历时性和线性梳理,成为流水账式的记录,史料比较简略,研究视野不够开阔,没有构建出立体的文学场域,从而无法全面反映作家文学活动的丰富图景,不能够彰显出作家成长成熟、创作演变、文坛交往、社会性文学活动乃至时代文学的复杂风貌。

众所周知,由于散文、回忆录、自述、随笔、创作谈、访谈等非虚构类文体特质的内在规定性,相对于小说、诗歌、戏剧等文体,具有高度的真实品格。我们可以从阅读作家的散文等非虚构文本着手,以编年体创作为线索,分时段、分面向、多元地进行详尽的史实考订。

在史料来源上,应当重视作家手稿和原始报刊,特别是通过地方报刊的阅读和积累,积极搜寻作家的诸多手稿和不同版本,注重创作活动的还原和版本史料的考辨分析。随着网络技术和数据库的发达,用搜索引擎检索作家作品越来越便捷,但是由于大部分数据库系统本身建设并不完善,收录作品难免会有遗漏。许多作家早期的创作处于起步阶段,其研究成果和非代表性论著的收录工作还需要从原始报刊和手稿等方面进一步加强。

在原始的文学报刊中,不仅有作家发表的文学作品,而且及时保存了作品发表时责任编辑为作品撰写的导语和编后记,以及报刊在转载、选载、连载时作家本人的创作谈、作品内容提要、编读往来信件、作家读者往来信件、普通读者读后感、学者的即时评论、作家与文坛诸多文友的交往活动及其他文友和故旧写作的作家印象记、怀人散文等极其丰富且鲜活的历史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我们了解和还原作家创作活动的历史现场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然而在网络数据库收录文章时,这些史料则往往被舍弃。这就需要我们从第一手文献,尤其是地方报刊下苦功夫,对相关史料进行打捞。

此外,由于一些作家在早期写作时知名度有限,保存史料的意识不强,当代研究者在写作年谱时可以从当时的文坛背景和文学大事等方面着手,着重分析作家成长环境、教育和学习经历、阅读书目、思想演变等方面对于其后来文学创作的影响。这种以文学为本位的研究,抓住作家个人生命史的重大事件和写作史上的重要转折点,重点突出作家成长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和作家与文坛的风向和环境的互动呼应,使得早期比较单薄的年谱内容更为充实和丰沛。

最后,在史料的甄别和剪裁方面,当代学者应坚持文学本位的精神,以艺术性品格和经典性文学因素作为甄别史料的依据,同时顾及文学史意义的阐释。着重







































儿童白癜风能治愈吗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公益抗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bb/1572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